花總丟了金箍棒
三十之前,我好交際,幾乎沒有一頓飯是自己吃的。三十以后,除了必須的應(yīng)酬,我越來越少參與飯局。一人在外,獨食漸成常態(tài)。
好吃的秉性卻依然未改,或循各色人等的推薦,或?qū)W神農(nóng)嘗百草的田野作風(fēng),一家家吃過去,再一家家吃回來。等到四季菜單都嘗遍了,便又過了一年。
傳統(tǒng)中餐廳,但凡不是蒼蠅館子,很少有落單的食客。從座椅擺設(shè)到菜譜、菜量,都不是為吃獨食預(yù)備的。我飯量不大,三菜一湯,結(jié)局總是浪費。鋪張且不說,還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嫌棄菜品。有敬業(yè)一點的廚子,還特地出來征求批評,心下難免愧疚,唯有自我批評了事。
有些館子去得多了,服務(wù)生也見怪不怪??茨銇砹?,只問你是不是照老樣子點。偶爾還會請你試試新菜,賓主盡歡。
相較之下,港式茶餐廳與西菜館,獨食客的比率要高一些。沒有人指指點點,只管埋頭大快朵頤,好不自在。
獨食客之間,也很少有交集。兩年前在杭州雞籠山,有家菜館只有寥寥八間包廂。預(yù)訂時服務(wù)員說,還有個包廂正好也是一個人,干脆你們拼桌好了。我和那位客人都沒有拒絕。但除了默默吃菜,幾乎沒有多一句話。在旁人看來,一定詭異極了??晌覀冎辣舜硕汲缘脻M足,因為樣樣都光盤了,這是默契。
偶爾有失心瘋的時候。有年在南亞,大概是過節(jié)。法式料理館子里全是成雙成對的年輕人,還有老樂手拉大提琴。一道前菜沒吃完就沮喪得一塌糊涂,掏出手機給前女友發(fā)短信。這是落寞。
今天晚上,我從酒店里流竄出來,又去了海邊,點了一桌子菜。吃著吃著就想寫幾個字。獨食是一種病,有沒有藥,繼續(xù)吃下去才知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