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其筆下的杜麗娘是戲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叛逆者。本文主要是運用與嬌娘、鶯鶯和林黛玉比較,來彰顯杜麗娘的光輝形象,從而揭示其形象具有不可企及的超越性。
關(guān)鍵詞:《牡丹亭》 杜麗娘 鶯鶯 嬌娘 林黛玉 愛情
中圖分類號:I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在明朝時期,我國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戲劇作家——湯顯祖,《牡丹亭》是他的一部驚世杰作?!赌档ねぁ返膯柺擂Z動了當時文壇,而杜麗娘是其作品中的一個光輝形象,也是這部作品的閃光之處。她代表的是封建時代的青年叛逆者,在明代“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xué)甚囂塵上的現(xiàn)實面前,她大膽追求愛情,追求個性解放,并與封建禮教作了殊死決斗,她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杜麗娘精神的覺醒,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對自己的情感的執(zhí)著追求,這種“至情”與重情形象是古代其她女性無法比的。
縱覽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重情的故事層出不窮,有娥皇、女英殉情的神話傳說,有牛郎織女銀河相見的凄美故事,有張倩女的故事,還有崔鶯鶯、嬌娘、林黛玉的故事,無論是先秦神話還是民間傳說,抑或是文人筆下的小說故事,她們都沒有湯顯祖筆下杜麗娘的情深。杜麗娘與一般女子的區(qū)別主要有三點:第一,她不僅是“慕色還魂”,而且是為爭取人性自由、個性解放而斗爭;第二,她不僅反抗家長禮教,而且反抗的是整個社會“存天理,滅人欲”的禁欲主義;第三,其生而死,死而生,對愛情的執(zhí)著非一般愛情劇能比擬?,F(xiàn)在就與古代那些重情的女子進行比較。
(一)與《西廂記》、《倩女離魂》中夢的比較
三部戲都立足于愛情婚姻主體,寫的都是有情人經(jīng)歷磨難終成眷屬的故事,女主人公深受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但為了追求美好的愛情,她們與封建禮教斗爭而獲得美好的結(jié)局。三部戲都運用了夢的意象——《西廂記》中的夢,《倩女離魂》和《牡丹亭》中的魂意象。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草橋店夢鶯鶯”,張生奉老夫人之命進京趕考,由于相思難忍,于是夢到鶯鶯來尋自己,陪同進京趕考。雖然這夢是張生做的,但是夢的主體卻是鶯鶯,是她對張生的真情促使自己夢中的行為。
鄭光祖的《倩女離魂》中并沒有把夢的情節(jié)說的很明顯,但是文中有“自從王秀才去后,一臥不起,但合眼便與王生在一處”,這里的“合眼”表明她與王生在一起是在做夢,而只是這個夢境的情況只是模糊罷了。作者在文中用“離魂”塑造了張倩女的另一種性格,她的魂魄可以擺脫封建婚姻、封建禮教的抑制,而去尊崇自己的內(nèi)心,與心上人私奔。張倩女的靈魂離開身軀私奔王文舉的舉動,的確給了封建禮教一個巴掌,這是較《西廂記》“草橋店夢鶯鶯”更加熱烈熾熱的情感表達。
當然與前兩者相比,《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游園驚夢”是寫夢最成功、最輝煌的。杜麗娘在與紅娘游園時,看見美好春色,觸動了少女的情愫,懷著“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憂傷,在后花園中昏睡,這時夢見手持柳枝的青年書生來到自己面前示愛。杜麗娘深受禮教束縛,但在夢中她把禮教拋于腦后,含羞相隨那個書生開始了閃電似的春情一度。這個熱烈而美好的夢是來自花季少女對愛情的渴望,這所表達的是與封建禮教沖突的愛欲。熱烈而無束縛的幽歡,表達的是杜麗娘那個年齡恰當?shù)膼矍橛?,而夢是她的情感得以表達與滿足的中介。
杜麗娘是因景傷情,因傷情而成夢。在夢中,懷春的杜麗娘第一次見到了一生中的第三個男子——那個年輕的書生,于是她毫不猶豫地與之歡快,并且這次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雖然這只是夢,但是這夢始終是達成了自己情感的滿足。這樣的夢境太美好,而現(xiàn)實中的杜麗娘沒有能找到自己的愛人,因此她因思成病,感夢而亡,她比崔鶯鶯、張倩女的境況更為悲慘。畢竟崔張之間還真正見過面、張王指腹為婚并且還一起度過一段時間,他們的苦痛是愛情受到了阻撓,而杜麗娘在現(xiàn)實中卻根本沒有找見那個俊貌的年輕柳生。她只是做了個美好的夢,卻抱著對愛情的圖然渴望應(yīng)夢而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所以更顯悲傷。
《西廂記》和《倩女離魂》中兩位女主人公都有一定程度地反抗封建世界,但是她們沒有《牡丹亭》中杜麗娘那種情深,正如湯顯祖所說:“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乎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后三年矣,復(fù)能冥漠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彼晕覀兘o予杜麗娘那種至情高度的評價。
(二)與嬌娘的悲劇性比較
《嬌紅記》是孟稱舜的代表作,是《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一,是典型的悲劇。該劇敘述申純與王嬌娘傾心悅慕,王家卻將女兒許給了帥公子,以致嬌娘和申純殉情而死。
該劇的悲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xiàn):首先,申純?nèi)ゾ司思易哂H戚而見到了嬌娘,并且兩人一見傾心。兩人想在一起,但是沒有“正當”的理由,于是申純回家后害了相思病。申純以看病為借口又到舅舅家居住,這次申純和嬌娘私會而結(jié)合。這次的結(jié)合給申純吃了個定心丸,沒過多久他就充滿信心地向舅舅提親,但是舅舅卻找借口推脫他,并把嬌娘許配給了咄咄逼人的帥公子。兩人互相欣賞,并相結(jié)合,但是這些卻沒有獲得封建家長的贊同,這是他們的悲劇,是他們經(jīng)歷愛情之路的悲劇。其次,在其他劇作中,如《西廂記》、《牡丹亭》,男主人公最終以高中狀元而得到封建家長的默許,最終與女主人公結(jié)為連理。而在《嬌紅記》中,即使申純高中,也沒換來喜結(jié)連理。在封建家長的淫威下,他們選擇的是殉情,死后化為墳頭的鴛鴦,是在向世人傳哀示警,從這里悲劇又濃厚地表現(xiàn)了出來。
杜麗娘與柳夢梅之間雖然經(jīng)歷了各種悲情,也因為情而死,但是在女主人公的精神的覺醒下,不斷為自己的愛情而努力,又因情而生。這是任何劇作所無法企及的。杜麗娘的生,給我們帶來的是樂觀的態(tài)度,而嬌娘的故事卻是引來了不少殉情者,所以杜麗娘是人文主義的受益者,具有一定的精神高度。
(三)與林黛玉對愛情觀的比較
傳奇《牡丹亭》和長篇小說《紅樓夢》是兩部讓人驚嘆的愛情作品,這兩部作品都因他們對愛情的的獨特追求而震撼人心。
《紅樓夢》表達的是心靈契合的人無法在一起的悲情故事;《牡丹亭》表達的是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超越生死的愛情,這自然是任何作品中的男女所無法企及的?!都t樓夢》中林黛玉聽唱《牡丹亭》時,她心動神搖、心痛神癡,她是在向往美滿的愛情,也許此時的她真想向杜麗娘一樣為情而死。寶黛的愛情最終是悲劇,這不是說他們兩者的情不夠真,只是兩者都沒有達到向杜麗娘一樣的那種為愛情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高度。
湯顯祖筆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麗娘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們贊賞,她因夢生情,一往而深,上天入地,終于返回人間,與柳生夢梅結(jié)成連理?!赌档ねぁ房梢哉f是一部無法超越的愛情史詩,上承《西廂》,下啟《紅樓》,是中國浪漫文學(xué)傳統(tǒng)中一座巍巍高峰。
參考文獻:
[1] 湯顯祖著,李娜等注,《牡丹亭》,華夏出版社,2001年。
[2] 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3] 郭預(yù)衡,《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湯顯祖,《問棘郵草》,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5] 周傳家,《嬌紅記》,華夏出版社,2000版。
[6] 鄧狂言,《〈紅樓夢〉釋真》,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
[7] 趙依,《夢里夢外都是情》,《四川戲劇》,2011年第5期。
[8] 左鵬,《〈西廂記〉〈牡丹亭〉愛情之淺較》,《北方文學(xué)》(下半月),2010年05期。
作者簡介:陳聰(1988-),戲曲文物研究所,戲劇戲曲學(xué)專業(yè),2012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