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松本清張是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先祖。他的推理小說以重視“社會性”和“殺人動機”而有名?!渡捌鳌肥撬杀厩鍙埖拇碜髦?。本文通過對《砂器》的主人公殺人動機的先行研究的分析,來闡述這部作品的殺人動機是 “出世”欲望。
關鍵詞:砂器;出世;欲望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松本清張和文學的淵源頗深,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推理小說家。他同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三人被譽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可見他在日本乃至世界的影響非同一般。
一、《砂器》的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和賀英良是一位前途無量的音樂家,是媒體的焦點人物。一起命案因斷案能手今西榮太郎的不斷調查,浮出水面。原來這起命案的兇手正是音樂家和賀英良。和賀英良原名為本浦秀夫,幼年時候因為父親患有麻風病而受到村里人的歧視和驅逐,七歲的時候,巡警三木謙一將秀夫作為自己的養(yǎng)子悉心照料。但是秀夫很快就從三木謙一那里出走并在大阪被人養(yǎng)育。之后秀夫就趁機將自己的出身謊改為和賀英藏的長男和賀英良,并以新的戶籍開始他新的生活。退休后的巡警三木浦一在出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賀英良就是自己以前的養(yǎng)子本浦秀夫,因此他來到東京和養(yǎng)子見面。但春風得意的和賀英良因為害怕身世敗露而葬送前程,于是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養(yǎng)父并毀尸滅跡。
二、從《砂器》的殺人動機看日本近代社會的出世欲望同犯罪
2.1關于《砂器》的先行研究
苗得侯的《論日本人掩蓋歷史犯罪的意識——從〈砂器〉談起》一文中指出“作者通過這個犯罪故事,首次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犯罪動機——為了抹殺自己的過去而殺人”,他將《砂器》的殺人動機歸納為“為抹殺自己的過去而殺人”在論述過程中用水上勉的《饑餓的海峽》和松村誠一的《人性的證明》兩部作品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秦剛在《松本清張的〈砂器〉與戰(zhàn)后社會》一文中指出“松本清張向讀者展示了一種新的犯罪動機——為了掩藏過去,保住地位”。申秀逸、孫立成在《淺析松本清張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以“砂器”和“點與線”為中心〉》一文中也明顯的指出“《砂器》就是揭露社會對麻風病的歧視。和賀英良害怕暴露自己有個得麻風病的父親這一事實毀掉自己光輝的前程,所以沖動的犯了罪?!?/p>
2.2從《砂器》看日本近代社會的出世欲望
正如苗得侯所論述一的樣,水上勉的《饑餓的海峽》和松村誠一的《人性的證明》的確是掩蓋自己不為人知的過去而犯罪?!娥囸I的海峽》這部作品講述一位身份顯赫的實業(yè)家為了掩藏自己的罪惡的發(fā)家史,在津輕海峽殺死了曾經一夜相親的賣春女?!度诵缘淖C明》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紅極一時的家庭問題女評論家八杉恭子為了保住自己的顯赫地位及名譽,掩蓋自己早年和一個黑人同居的經歷,親手刺死了自己的混血兒子,又謀害知情者以圖滅口。這兩部作品確實和松本清張的《砂器》如出一轍。主人公和賀英良在事業(yè)名譽雙豐收時,養(yǎng)父的出現(xiàn)無疑對他現(xiàn)在的地位是一種動搖。養(yǎng)父意味著和賀英良復雜、凄慘、被人瞧不起的過去,要保住現(xiàn)在的名譽和地位,就只能將過去永遠埋在黃土之下,將知道他過去的養(yǎng)父三木謙一殺掉是他唯一的退路。因此,掩藏過去只是殺人的表面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故事人物所懷有的“出世”欲望。這種極力維護自己現(xiàn)在的地位和前途并且想擁有更高地位和名譽的欲望—“出世”的欲望,才是導致殺人的主要原因?!渡捌鳌分袑τ诤唾R英良和日本保守黨議員的女兒訂婚的事情,作品中的關鍵人物評論家關川重雄談到“和賀英良的內心深處隱藏著出世主義”這里所說的“出世主義”。在日本《新明解四字熟語辭典》中解釋為“在社會上得到高的地位和聲譽。立身——指得到社會地位和名聲,出世指的是得到高的、顯赫的社會地位或身份及聲譽?!睆倪@可以看出“立身出世”的欲望是指人們對現(xiàn)有的境遇或生活狀況不滿,為擺脫過去的狀況,進入到更高的、更有聲望的社會階層的欲望。當這種欲望達到頂峰的時候,欲望就會蒙蔽人的眼睛、良知,使人走向極端乃至犯罪。
作為《砂器》這部作品中的關鍵角色,評論家關川重雄對在酒吧里工作的情人惠美子說過:“和賀英良是出世主義者,我不會和他那種人一樣,嘴里宣揚著新的風氣,內心卻是最陳腐的東西”并且還說道:“我才不會介意你是否在酒吧里工作,這對于我來說都不算什么?!边@些臺詞無疑是對“出世主義”的強烈批判和對自我人生觀價值的堅決肯定。但是當關川重雄在宣稱自己不是“出世主義者”的同時,卻對自己和惠美子之間的關系小心至極。例如,當他到惠美子的公寓去的時候,不小心被惠美子公寓旁住的學生的朋友看到,關川重雄因此煩惱,便讓惠美子兩次搬家,并強調:“我和和賀英良不同,不是出世主義者”。但在另一邊卻說:“有些時候,我必須犧牲你的利益。我現(xiàn)在是出人頭地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和你傳出什么不好的緋聞,我至此的努力,和我以后的前途都將毀于一旦?!边@樣的前后矛盾的臺詞不正表現(xiàn)了關川重雄的“出世”愿望及人格的自私和狹隘么?齊藤道一在文章《名偵探松本清張氏》中對此進行了赤裸的揭露:“在當今社會,這些想出名的人中有博學、專業(yè)的人,當然也有很多輕浮、骯臟、無聊的人。對于松本清張而言他一定是想對后者進行諷刺和揭露?!标P川重雄的前后行為及臺詞的前后矛盾,無疑是松本清張對類似他這種懷著“出世”欲望但卻不愿承認有這樣欲望的人的一種諷刺。
伊藤整在《近代日本人の発想の諸形式》中指出“近代日本的藝術家,特別是文學家,盡管他們有反對世俗的姿態(tài),或者他們堅信自己自身都是反世俗者,但是實際上他們卻很難從立身出世的意識中走出來。藝術家是孤獨的,他們將自己的藝術達到一種神秘的境界再展現(xiàn)出來,就會被稱為是有能力的人。也就是‘受關注’的人、‘出人頭地’的人?!贝_實如伊藤整所述,這種立身出世主義在《砂器》中的年輕藝術家身上恰如其分的表現(xiàn)了出來。他們立身出世的志向同他們自身懷抱的藝術思想相互矛盾,但他們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矛盾的存在。在近代文學史中也有很多“出世主義”的作品。例如,日本近代文學的領頭人物二葉亭四迷和森鷗外。二葉亭四迷《浮云》這部小說宣揚的是如果不能“立身出世”的話,就不能得到愛情的故事。森歐外《舞姬》中的主人公豐太郎曾經在選擇回國出人頭地,還是選擇愛情和愛麗絲在一起時雖然猶豫過,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立身出世”拋棄了懷孕中的愛麗絲。這種“立身出世”的欲望雖然沒有膨脹到要殺人的境地,但是,似乎這種欲望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充斥著大多數(shù)年輕人的心。
由此可以看出,《砂器》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日本六十年代的年輕人因出世欲望而導致犯罪的長篇小說。主人公和賀英良就是懷著這種“出世”欲望的人,這種“出世”欲望在不段膨脹的過程中,使他蒙蔽了自己的良知,殺害了自己的養(yǎng)父,這種“出世”欲望便成為了《砂器》這部作品中的案件的殺人動機。
參考文獻:
[1] 苗得侯.《論日本人掩蓋歷史犯罪的意識——從〈砂器〉談起》[J],《安徽文學》2010年第7期
[2] 申秀逸,孫立成.《淺析松本清張的社會派推理小說——〈以“砂器”和“點與線”為中心〉》[J],《域外小說研究》2009年10月
[3] 秦剛 .《松本清張的〈砂器〉與戰(zhàn)后社會》[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9年第1期
[4] 三省堂編修所.《新明解四字熟語辭典》[K],三省堂,1998年
[5] 旺文社編.《日語簡明國語辭典》[K],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作者簡介:姜麗(1986-),陜西渭南人,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在讀,渭南師范學院日語系教師,研究方向:日本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