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設計作為重要的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在課程建設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以省級精品課程《特種加工技術》的教學設計為例,簡要介紹了高職實訓類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 特種加工技術 精品課程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0-0236-01
教學設計是一門涉及理解與改進教學過程的學科。任何設計活動的宗旨都是提出達到預期目的的最優(yōu)途徑,因此,教學設計主要是關于提出最優(yōu)教學方法處方的一門學科,這些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發(fā)生預期的變化。簡單地說,可以理解為教師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安排與決策。[1]
《特種加工技術》是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一門省級精品課程,也是數控技術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筆者作為該精品課程的負責人及主講教師,在課程建設當中對課程的教學設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現介紹如下。
1.課程設計思路
《特種加工技術》課程開設的目的是:為青島地區(qū)現代制造業(yè)生產第一線,培養(yǎng)出適應企業(yè)需要的特種加工技術人才,課程的設計過程中秉承“教學以致用”指導方針,在開設課程前我們以“校企合作建設課程”的方式,通過行業(yè)專家、企業(yè)技術人員和課程群教師共同對特種加工技術專業(yè)的職業(yè)崗位進行分析;并基于崗位,分析專業(yè)核心能力;按照核心能力,制定《特種加工技術》課程方案;進而選擇相應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模式。
2.課程內容選擇
《特種加工技術》采取校企聯(lián)合開發(fā)課程的方式,在課程設計選擇上突出“以學生的能力提升為核心”,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教學模式。項目選擇內容“源于真實、服務教學”,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本著典型性、覆蓋性、實用性、可行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并基于認知規(guī)律設計了6個項目,電火花項目:①斷入工件的鉆頭、絲錐電火花成型加工;②徽標圖案型腔電火花成型加工;③手機型腔電火花加工;線切割項目:①車刀線切割加工;②角度樣板的電火花線切割加工;③落料凹模線切割加工電火花加工。
3.課程內容組織形式
在我們的課程之上,我們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我們培訓的目標是使學生由初級工的水平向中級工水平以及熟練工水平過渡。首先通過項目①達到初級工水平,通過項目②達到中級工的水平,項目③具備熟練工的水平。在我們進行課程學習的時候,項目的難度逐漸提高,老師起的作用由多變少,老師指導的內容逐漸減少,學生的學習獨立自主能力逐漸加強,學習結束后學生具備相當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4.教學方法設計
在進行教學設計后我們采用了相應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在我們的特種加工技術教學里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我們采取了豐富的教學方法。
4.1理論課教學方法
本課程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多種靈活先進的教學方法以保證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1)理論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培養(yǎng)目的,主要采用基于問題的學習組織模式,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的方式,力求實現“任務引領,項目驅動,情境真實,學做相輔”的教學模式,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理論教學以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為主,通過大屏幕投影儀動態(tài)顯示教師的實際操作過程;同時,輔以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跟上講課的關鍵步驟,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內容。
3)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如通過網絡瀏覽或下載電子教案、了解教學安排和課程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地學習。學生也可充分利用網站或電子郵件與教師進行交流、探討。
4.2實踐課教學方法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任務驅動和項目引導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對項目的分析和討論了解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效果。
1)在項目教學方法設計中,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yōu)橐浴绊椖俊睘橹行模梢哉n堂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嵱枮橹行?。在設計中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2)操作示范。圍繞當前學習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知識遷移”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小項目,并示范解決項目的過程。
3)以問題為導向,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思考,對知識點進行理解,消化示范項目的要點。
4)課堂上,學生分組安排,組長輪換,這些手段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利用效率。
5)課堂外,學生通過興趣小組或社團的形式,自己籌劃并開展學習項目,將課堂學習的內容在課外靈活應用,大大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我院“教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5.教學手段設計
在課堂教學方面,學生分小組查閱資料,討論完成項目的策劃工作;教師采用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工件的加工;在具備相應的職業(yè)資格能力后學生獨立完成職業(yè)技能鑒定工作。
在校學生的課外時間遠多于課堂內的學習時間,因而我們積極調動學生在課外學習的積極性,并取得良好成效。學生的課外學習具體表現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完成興趣小組開展的各種活動;在校學生每年通過學校集訓、選拔、獨立或以團隊的形式參加各類數控技能大賽;在企業(yè)兼職教師的指導下,以工學結合的形式加工企業(yè)的產品,并在專兼職教師、學生的共同參與下解決企業(yè)實際問題。
在項目實施過程當中教師適當指導隨時檢查,在項目結束時每位學生要提交項目報告,通過報告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以上教學手段的實施過程當中,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成就感,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綜上所述,《特種加工技術》課程經過上述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順利通過省級精品課程評定,其教學設計思路對其它高職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好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李皓月.高職“計算機編制預算”課程的教學設計研究.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 年 12 月 25 日第16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