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課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美育的作用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融入美育教育元素,不但是豐富完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本文認為,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初中地理美育教育觀,科學合理地利用教材,設計恰當的美育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情操。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學 美育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0-0188-01
美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教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陶冶人的情操的基本功能。因此,各學校都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培養(yǎng),在各門課程中加強了對美育的滲透教育。地理課程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擁有著很多絢麗的地圖和各種曲線,在培養(yǎng)學生美育的作用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正是從這一視角出發(fā),來探尋初中在地理課程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美育培養(yǎng)的對策。
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融入美育教學的意義
(一)是豐富完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需要
初中地理課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重任。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師只是對學生注重知識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美育、德育等各項功能的培養(yǎng),甚至還有些老師認為只要自己完成了教學任務就可以了,對其他的事情不聞不問。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融入了美育元素之后,學生就會抱著美育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并能進一步陶冶自己的美育情操,不但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初中地理課堂走向發(fā)展和完善。由此可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融入美育教學是完善初中地理課堂的需要。
(二)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作為初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初中地理課程,對學生學習科學地理知識自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初中地理課堂教育還具有非傳授知識的功能,對學生的德育、美育、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影響。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之后,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融入美育教育,會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融入美育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初中地理美育教育觀
初中地理課是教育學生產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程,其審美對象是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初中地理課程就具有這個方面的重任。而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認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意義,有個別教師甚至認為其任務只是完成教學任務,對于美育來說,不是他的工作范圍和工作內容。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對于教師來說,必須首先具備正確的美育教育觀,才能搞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原因在于,美育教育可以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課程,最終使得教師在重視自己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感知能力,也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全面發(fā)展人的目的。
(二)利用教材加強美育教育
在初中階段,美育教育是依靠學科進行培養(yǎng)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對教材的深刻把握能力,必須注意把教學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的滲透美育教育,通過利用教材的方式,加強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具體來說,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教師要在整體上把握教材對美育的教育功能。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無數的美麗插圖和各種形式的曲線,這些都可以成為培養(yǎng)學生美育的重要載體。比如,在教授中國地理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中國地圖的外形后,讓學生感知中國地圖看起來像什么,然后有歷史知識背景的教師還可以稍微講解一些為什么我國的地圖會變成這個樣子。學生在用眼睛觀察的同時,用心去深刻體會,就能夠深刻的感覺到美的存在,深深的把學生吸引住,成為引導學生探求地理、歷史學科知識的有效力量。
二是教師上好每堂課,加強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重視,絕對不能半途而廢,這種對美育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突出表現在每次課的課堂教學中。對此,教師可以穿插一些美育教育的內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每一部分每一節(jié)都有豐富的地圖,這些就成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美育的重要載體了。教師只有認真的上好每堂課,用美育的方法去陶冶學生才能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能力。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不但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講課的技巧,還需要教師具有一些美育能力。所以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掌握好各種美育教育方法,才能真正發(fā)揮好培養(yǎng)學生美育的重任。
(三)設計恰當的美育教育方法
教學方法是確保美育能夠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實踐證明,正確的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之則不然。對于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的改善教學方法。
一是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先進產品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中去了。對于初中地理教師來說,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可以完成教授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任務,也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培養(yǎng)。在每堂課中,教師都可以把講授的內容融入多媒體技術中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學習地理知識,同時教師再對這些知識進行有美育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會深刻的感受到社會美、自然美。
二是在課程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繪畫能力。繪畫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美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中國地圖,有美育能力的學生會很快的劃出,而且相似度極高。而缺乏美育能力的學生雖然看過中國地圖,腦海里有中國地圖的印象,但是不能畫出來。至于這一點,教師要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繪畫技能的訓練。通過這種訓練,讓學生逐步感受到美的存在與表達,啟迪學生去創(chuàng)造美和發(fā)現美。
總之,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中融入美育教育不僅僅對于初中地理課程教育本身有重大促進作用,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有很大利處的。教師只有高度重視美育教育,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利用好教材、拓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的美育欣賞能力就會逐漸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杜君蘭、徐寶芳.中學地理美育實施策略[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05年第10期
[2]杜君蘭、徐寶芳.七年級地理新教材美育內容體系研究[J].內蒙古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 . 2005年第6期
[3]黃京鴻. 中學地理教育中的美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