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0-0054-02
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1.(師生交流家鄉(xiāng)美景)老師這是第一次來我們香城,對我們香城還不是太了解,哪位同學愿意為老師介紹一下香城的美麗景色?
(生答)大家介紹的這些地方真是美麗迷人,讓人神往,有時間老師一定會去游覽游覽,而且,從大家的言談之中老師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你們對這些美麗景色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從學生喜歡的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入手導入新課,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輕松進入到新內容的學習之中。)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去游覽一座美麗的城市——威尼斯,去領略那里的異域風情。(出示:威尼斯風光圖片。)
同學們,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被這美麗的風光深深地吸引和陶醉了,現(xiàn)在誰能談談自己觀看圖片以后的感受?
(生談自己的感受,教師隨機鼓勵評價。)
2.談起威尼斯,有些同學可能通過網(wǎng)絡、報刊、電影、電視、圖書館等各種信息渠道對其有一些了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呢?
(威尼斯有401座姿態(tài)各異的橋梁橫跨在117條水道上,有“水城、橋城”之稱,水道是這座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小艇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
(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而且能大大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語文內涵,增強學生的語言底蘊,還有利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與表達,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風格獨特的威尼斯的小艇。(齊讀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初讀感知文本
1.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課前自學情況,思考:課文圍繞威尼斯的小艇,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自己發(fā)現(xiàn)了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學生根據(jù)課前的自主學習提示,自由讀書回顧自學情況。)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閱讀課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能結合課外資料的搜集,大膽探索,解決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有目的出示部分重點生字詞。(出示詞語:小艇 船艄 船艙 禱告 縱橫交叉 操縱自如)自由讀,指名認讀,相機糾正強調字音和字形:
這六個詞語你認為哪個字容易讀錯字音,哪個字容易寫錯?給大家提醒一下。(邊說邊寫,指導“艇”、“禱”寫法)
請同學們把這兩個字工工整整地寫在你的練習本上(注意書寫的姿勢)。
(由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把學習的過程建立在學生的學習基礎之上,解決他們在學習中容易忽略和出錯的地方,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之中。)
3.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和掌握情況,誰來說一說課文圍繞威尼斯的小艇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自己讀懂的內容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問題要和大家交流呢?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讓其選擇合適的詞語或句子板書在黑板上,教師及時鼓勵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和學生一起梳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學貴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就本質而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由疑生問,也是一個自主探究,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
三、深入研讀文本,體會異域風情,領悟習作方法
(一)默讀課文,圍繞你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在課文的旁邊簡單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1.生默讀課文思考,做標注,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很多同學養(yǎng)成了這個好習慣。)
2.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成果:請同學們把你的讀書收獲在小組內分享一下。
3.指名小組匯報,師生共同交流。
(二)學習交流小艇的樣子特點。
1.指名讀文中描寫威尼斯小艇的部分,思考小艇有什么特點?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相應板書:長、窄、深、翹。)
2.教師及時鼓勵:同學們通過認真讀書,抓住關鍵詞了解了小艇的特點,來,讓我們讀一讀。把小艇的特點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齊讀。)
3.通過讀書,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記住了威尼斯小艇的樣子,我們能否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把它畫出來呢?(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小艇的樣子特點表現(xiàn)在畫紙上。)
(通過學生動手畫小艇,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直接感受小艇的樣子特點,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透過語言文字進行想象的能力,為培養(yǎng)以后的閱讀習慣打下扎實的基礎。)
4.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描寫小艇的特點的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文中作者采用的比喻的方法介紹了小艇的樣子特點,這種形象生動的比喻,不僅讓我們清晰地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樣子特點,而且能讓我們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和生動。)
很多同學存在這樣的疑惑,這三個比喻能不能換一換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比喻手法的運用不是隨意的,關鍵是要抓住事物的特點,找到其相似性,要通過這種方法的運用,使所描述的事物更形象,更生動,易于讀者理解。)
同樣是比喻,作者卻用了“有點兒像……像……仿佛”這三個詞,知道為什么嗎?
(看!同樣的意思用了三個不同的詞,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不僅避免了語言文字的重復啰嗦,而且增強了語感,讓我們好好地讀一讀這部分,再深入地感受一下。生齊讀。)
(三)學習感受船夫的駕駛技術。
下面讓我們對感興趣的內容繼續(xù)進行交流。
1.威尼斯小艇的特別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xiàn)在有不少同學還感受到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
(指名學生朗讀描寫船夫駕駛技術特別好的部分,相機理解“操縱自如”的意思,并結合課文從哪里可以看出船夫操縱自如?)
在本段學習中,以讀代講,引導學生讀出對船夫的敬佩和羨慕之情。
2.同學們都看出來這一自然段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能否知道這樣的構段方式呢,你在什么地方還見到過?
學生說明并舉例。
3.師生合作讀,進一步加深感悟和理解。
(四)學習體會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1.通過讀課文誰能發(fā)現(xiàn),在威尼斯人們利用小艇做些什么呢?
生匯報:商人、青年婦女、小孩、老人……
2.除了書上提到的,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利用小艇做些什么?
生匯報:部分感興趣?(繼續(xù)匯報,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3.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并想一想:
能否通過設計一個表格來表現(xiàn)一下小艇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呢?
學生邊默讀課文邊設計表格。
小結:看來,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離不開小艇,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板書:關系密切)
所以,在文章的開頭,作者才這樣寫道:(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五)學習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
1.讀最后的這一自然段,大家再看看,你認為哪些語句寫得精彩?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這一句寫得精彩。
這一句,精彩在哪兒呢?
(精彩在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威尼斯,顯得很生動。)
這兒的哪些詞讓你覺得作者用上了擬人的手法?
(“沉沉地入睡”。)
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而且點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樣的特點
(靜。)
B.“小艇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嘩笑……聲音”寫得精彩。
這一句,又精彩在哪兒呢?
(精彩在它告訴我們,威尼斯小艇在夜里也給人們帶來歡樂。)
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
(這一句寫出了夜里的許多聲音,但是顯得很寂靜。這半夜里傳來的嘩笑和告別的聲音,卻讓我們感到這夜,更加——寧靜了。) 作者雖然寫的是聲音,但卻顯出這夜是靜的,寫得多精彩啊!
C.“水面上漸漸沉寂,只有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一句精彩。
這句精彩在哪?(月影搖晃給人美的感覺。)
輕輕的搖晃,讓我們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樣的一種美?(靜的美。)
“搖晃”是動的,怎么讓人有靜的感覺?在什么情況下,月亮影子才會在水面搖晃? (水面靜時)
上文中哪個詞點出這時水面的靜?(沉寂)
你看我們讀書時,不能只盯著一個詞,而要聯(lián)系上文,同時還得注意下文,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下文,唉,你說水面這時為什么會沉寂下來?(與小艇有關。)
(小艇停泊——水面才靜下來)文章在這一自然段中哪兒點出?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一句點出。)
正因為小艇停泊了,我們才看到——(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
我們才注意到——(高大的石頭建筑聳立在河邊)。
我們才注意到——(古老的橋梁橫在水上)。
D.作者通過擬人寫靜,通過動態(tài)、聲音反襯靜,而這靜則更突出了小艇與城的關系——(密切);說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2.感情朗讀。
作者的描繪多精彩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欣賞威尼斯月夜的靜寂的美景吧![播放威尼斯之夜錄像]老師先讀第一句“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老師讀時強調了哪些詞?
(漸漸、搖晃)很靜、很美;一起讀好嗎?(齊讀。)
同學們能不能通過朗讀的方式把威尼斯之夜的靜讀出來呢?自己試著讀一讀。(自己讀—指名讀—指名配樂讀—齊讀)
3.課外拓展。
作者通過對小艇的停泊、人們的歇息的描寫為我們展現(xiàn)了威尼斯夜晚靜靜的美,那么,喬治·桑又是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刻畫《威尼斯之夜》的美呢?快速瀏覽課文,劃一劃,找一找。(生答)
4.小結:看來,同樣是寫威尼斯之夜,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xiàn)。
(六)總結。
今天,我們跟隨馬克·吐溫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以及小艇與人們的密切關系,還學到了作者抓住小艇的特點、運用比喻和動靜結合的方法,介紹了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及其作用,課下,同學們試著運用這些方法來寫寫家鄉(xiāng)的某一處景物。
四、作業(yè)
1.積累文中自己認為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或語言片段。
2.小練筆:仿造文中作者的寫作方法,描繪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