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這是歷史教學的價值所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應重視德育的滲透,重視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探索德育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滲透方法,在課堂上,歷史教師可以尋找教育契機和切入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時適當給予德育教育。
【關鍵詞】歷史學科 歷史教師 德育教育 適時適當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0-0022-01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惫湃艘舱f:“讀史使人明智?!痹跉v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這正是歷史教學價值所在。所以歷史學科的首要功能是“史鑒”功能,歷史不止是要人記住,更要人從中去參悟做人、做事的道理,總結歷史經(jīng)驗教訓來為今人所用,從而發(fā)揮歷史的德育功能。依據(jù)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對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出以下探討性見解: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轉換思想,重視德育教育。
從如今的歷史教學來看,許多歷史教師嚴重忽視了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這是歷史教育功能的一個缺失。所以首先歷史教師要更新觀念,重視德育教育在歷史學科中的功能,備課時深入挖掘每課歷史知識中所承載的德育教育內(nèi)涵,也就是歷史教學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并在課堂上用適當?shù)姆椒?,適時加以利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知識的引路人。教師的教育思想正確了,才能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愛國精神等。
二、充分備課,挖掘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
教師要充分備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課堂教學中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首先,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培養(yǎng)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至關重要。古代史上,有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代史上,有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五四愛國精神,抗日戰(zhàn)爭中眾志成城 、抵抗侵略的民族精神等,充分挖掘利用這些,都將激發(fā)引導學生形成愛國憂民的情感。
其次,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利用歷史課堂,通過交流合作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上進、誠實、謙虛等良好品質(zhì),從而促使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最后,培養(yǎng)學生用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zhì),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激勵機制,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挖掘?qū)W生的潛能,從而取得創(chuàng)新成果。
三、德育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滲透的方法
1.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還給學生。
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性。以往的課堂都是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在知識掌握上確實有效,能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課知識要點,但在德育培養(yǎng)上一片空白,我之所以強調(diào)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fā)揮學生的主導性有兩個目的:第一,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能夠充分激發(fā),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有了對歷史探究興趣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就更容易開展,而且教學效果更好。第二,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性,本身也是一種德育教育。當老師以身作則去尊重學生的時候,學生也就學會了尊重教師,尊重他人,也就達到了德育滲透的一個教學目的。
2.尋找契機和切入點,適時適當?shù)剡M行德育教育。
任何課堂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是導演預設的一場戲,按部就班,只需演下去就可以了,如果這樣,那課堂就成了一潭死水,所以課堂隨時會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教師可利用時機進行德育教育。教授九年級復習課——《英法美早期資產(chǎn)階級革命》課堂上的案例,使我對德育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當時課堂很安靜,絕大多數(shù)同學在認真聽講,突然一個女生嚷道:“你干什么?擠死了!”打破了課堂的和諧,原來是前面兩名平時不愛學習的男女同學正為爭奪“地盤”發(fā)生爭執(zhí)。我何不借這個機會對所以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六尺巷”的歷史故事不是很好的教育實例嗎?我果斷地調(diào)整了課本的學習計劃,插入了這段德育教育。講完這段歷史故事后,看到同學們心領神會的神情,我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你對這個故事的認識,學生都在熱烈的討論著,從華盛頓堅持不連任總統(tǒng)到林肯任用反對他的將領,學生用質(zhì)樸的語言來訴說他們的真情實感。最后我說:“老師也做一個胸懷開闊的人,要寬容你們的錯誤,所以你們也要寬容老師的無心之錯?!焙髞?,這兩個同學的表現(xiàn)有了很大的轉變,想不到苦口婆心的教導比不過一個小故事引起的交流。
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以前總以為德育目標不重要,知識目標才是最重要的,現(xiàn)在才真正懂得“育人”才是教育的真諦。歷史學科作為一門“人文素養(yǎng)”很高的學科,就像人體內(nèi)的精華素一樣,缺了它,人就失去了光澤和精神。所以,作為歷史教師,我們應該努力把它提煉出來,發(fā)揮它的最大功效,這才是歷史真正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萬可.《如何在歷史課堂上進行德育滲透》 《考試周刊》 2012年31期
[2]趙連貴.《切實加強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吉林教育:綜合》2009年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