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抓好寫作課“兩個一”教學工程,即指一堂課教學與一個教學全過程。通過壓縮、增加、強化教學內(nèi)容等手段,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寫作 課堂教學 “兩個一” 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220-01
寫作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寫得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準確地使用語言文字這個信息載體與外界交流。據(jù)光明日報報道,某理工科院校對一個班進行一篇1500字文章寫作能力測驗。測驗結果表明:這個班的30名學生中,有錯別字的24人,不會使用標點符號的10人,不使用標點符號的3人,有44%的學生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57%的學生沒有看過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這個測驗結果具有普遍意義,與我們的教學對象情況基本相符。閱讀與寫作是當今學生的弱項,且不說這些學生對民族文化了解甚少,影響了民族感情的培養(yǎng),甚至喪失了情感的家園,單就文字表達而言,44%的學生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一事實就足夠引起我們寫作教學工作者的深思。由此我們深刻認識到提高寫作教學層面、強化練習環(huán)節(jié)、濃縮教授信息量三個方面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于是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兩個一”工程教學?!皟蓚€一”工程教學即指一堂課教學與一個教學全過程。
1 一堂課教學
一堂課教學工程,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具體做法就是精心設計好一堂基本課堂教學模式。在全程教學中都以這堂基本課堂教學模式為標準,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特點進行套路上的增減,根據(jù)學生近期學習心得,在原標準的起點上提高教師本節(jié)課的教學水平,從而使每位教師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目的是使教學對象迅速進入知識高速公路,以“集成化,模塊化”的形式接受信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5分鐘的教學時間:簡單地說,一堂課是由教學時間、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學生訓練構成的。這四部分設計要精當,要與學生的接受能力接軌,教學效果就會好。
45分鐘成材教學:課堂教學和打仗一樣,也要講究策略。45分鐘成材教學就是把45分鐘,分成相應的時間和空間板塊。一堂課的時空板塊,一般有3分鐘演講,35分鐘授課,5分鐘閱讀提示,2分鐘小結四個板塊構成。每個版塊都有相應的目標,演講是口頭作文,目的在于訓練說寫能力,是能力訓練。授課與提示是知識傳授,目的是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且?guī)椭鷮W生理清知識脈絡,小結是知識的系統(tǒng)化、條理化,要梳理知識的重點難點。
檢驗時空板塊教學效果的辦法:第一,要看在每一個板塊中,是否達到了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第二,要看運用時空版塊教學的綜合運用效果,是否達到了成材教學的要求。這里的成材教學,是指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一種能力與素養(yǎng)。
我們知道,所有合格的文章都是寫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巴金先生告訴過我們:“寫吧,只有寫你才會寫。”這就說明了掌握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寫作實踐。我們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積極為他們創(chuàng)造參加實踐活動的鍛煉機會,從根本上解放他們的情感、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使寫作成為寫作主體自覺的、活的內(nèi)在機制,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 一個教學過程
一堂課是一個教學工程,一個寫作教學全過程是一個大的教學工程。寫作教學全過程作為一個工程去設計,要考慮的因素,首先是學生掌握的知識水準線在哪一個層次上,也就是在我們教學中教學起點在哪里。其次是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壓縮,在我們教學中,體現(xiàn)這一理論的就是精講多練。精講多練,可以提高授課效率。依據(jù)這兩個因素,我們重新構思了寫作教學內(nèi)容。在調(diào)查了學生對寫作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基礎上,為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壓縮、增加、強化。
壓縮內(nèi)容。壓縮曾風行一時的八大塊(總論、題材、主題、材料、結構、語言表達、文風、修改)。壓縮后的教學內(nèi)容體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什么是寫作、寫作主體、寫作客體、寫作載體及其在寫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還有寫作授體及其對寫作主體的制約作用等。
增加內(nèi)容。增加思維教學。在幾年的寫作教學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寫作教學過程的教學重點有三項:一是思維;二是語言表達;三是寫作訓練。思維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在寫作訓練中思維顯得尤為重要。思維工程包括形式邏輯,辯證邏輯,二元、多元思維和系統(tǒng)論、控制論、信息論等新的方法論及各種思維的思維訓練。
增加文章鑒賞。文章鑒賞是集寫作、審美、德育于一身的綜合性教學,鑒賞的起點是對文章構成要素的分析與評價,經(jīng)過對知識的歸納到達我們應該從中領略到些什么這個終點。在文章鑒賞課上運用討論教學法,讓學生各抒己見,達到相互啟發(fā),互相教育的目的。
強化內(nèi)容。強化閱讀,美國流行的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 Review簡稱SQ3R閱讀法,是學生閱讀教材的主要方法。強化閱讀的目的:一是為了節(jié)約教學時間,學生能懂的就不講;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授學生以漁的過程。如果說教學的全過程是授學生以魚與授學生以漁的共同過程,那么閱讀課就是專門傳授自學方法的。因為自學是成材的必要條件,實踐已經(jīng)證明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成長為帥材必須掌握自學本領。具備自學能力才能應付未來的風云變幻。讓學生掌握自學本領,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黃桂嬋.大學寫作課教學法舉隅[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3):51.
[2]莫莉.大學《寫作》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略談[J].曲靖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2010(17):19-20.
[3]孫旭東,李志杰.大學寫作課交互式教學法初探[J].吉林教育,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