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提升學風建設、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不可或缺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本文將從明確學生工作思路,做好突發(fā)事件應對,引導優(yōu)良學風建設,制定學生工作大綱,完善激勵制度,完善學生工作網(wǎng)絡,實施體系與流程再造工程,做好勵志工程,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以及做好學生工作效果分析改進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了可行有效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思路 學風 大綱 激勵 網(wǎng)絡 勵志 工作隊伍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203-01
1 明確總體思路,確定學生工作目標
以班級為基點,以學風建設為牽引,帶動班集體建設、教育方式轉變、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激勵機制改革、學生組織重建、教育資源整合、輔導員隊伍建設、育人環(huán)節(jié)再造等方面的工作,明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的理念,實現(xiàn)學校學風建設的提升、黨的教育方針的落實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
2 做好突發(fā)事件應對,穩(wěn)定學風學情
做好突發(fā)事件應對是開展其他工作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而要做好突發(fā)事件的應對,關鍵是要做到“突發(fā)事件常規(guī)抓”。
確立起“完善網(wǎng)絡、明確責任、多重覆蓋、實時排查、及時干預”的工作思路,建立起由學工辦主任負責,各年級輔導員組成的輔導員工作線,由班長負責,寢室長組成的學生工作線,由心理咨詢師、有經(jīng)驗教師組成的專家工作線,定期匯總情況,定期鹽商對策,實時掌握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源,及時制定科學的干預對策,全程跟蹤干預效果,翔實記錄跟蹤過程,形成“工作沒有死角、情況實時掌握、干預及時得當、突發(fā)事件可控”的目的。
3 啟動優(yōu)良學風班建設工程,引導學風過程建設
啟動優(yōu)良學風班建設工程,并把優(yōu)良學風建設與三好表彰結合起來。我們要通過班級的建設,帶動學生干部培養(yǎng)、班級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學生文體活動開展。優(yōu)良學風班建設采取年初申請,并成立專家組進行答辯立項,同時對立項班級情況提供教師支持、專家支持等條件支持,并定期跟蹤了解立項班級的建設情況,提出進一步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一學期后組織中期驗收,根據(jù)中期驗收情況決定進一步支持的方式,以一年為建設周期組織驗收,對結果優(yōu)秀的班級及其成員進行表彰,對在建設過程中作出貢獻的學生進行表彰。
學風班的建設過程要注意做到“有立項、有指標、有措施、有支持、有跟蹤、有考核、有表彰、有展示”。
4 制定學生工作大綱,有效服務人才培養(yǎng)
為使學生工作能夠更加系統(tǒng)、有序、科學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必須要制定一個系統(tǒng)、科學、可行的學生工作大綱,然后有計劃的實施大綱,才能使學生工作有效的服務人才培養(yǎng)總體目標。
4.1 大綱設置目標
大綱要能夠有效地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能夠融入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時代要求,能夠很好的服務于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同時,要能夠結合不同學科和專業(yè)的傳統(tǒng)與特色。
4.2 大綱設置原則
遵循學生接受知識的規(guī)律,按照“循序漸進、全面覆蓋、尊重個性、特色鮮明、務求實效”的原則制定各院系和專業(yè)的學生工作大綱,希望通過大綱的執(zhí)行使學生在大學四年都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教育,在每個學年都能得到某一方面的重點培養(yǎng),符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所需的素質與能力都能得到培養(yǎng),個性化成長的需求能得到滿足。
4.3 大綱實施要求
大綱實施要做到“有設計、有計劃、有落實、有跟蹤、有總結、有評價”,并在實施過程中改進和完善學生工作大綱。
5 完善激勵制度,調動各方積極性
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是保證確立正確導向,有效調動各方積極性的重要保障,我們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以下評價機制。
(1)改進評獎評有機制,從重視結果向重視建設轉變。所有集體、個人要成為先進,事先申報、自己設立目標、過程幫扶和跟蹤、結果驗收和表彰。對于集體和個人都可以設多個評價系列標準,注重過程實施與預定目標實現(xiàn)。
(2)輔導員評價體系,要做到“工作態(tài)度與工作質量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集合,學生評價與領導評價相結合”,要有觀測點、有評價數(shù)據(jù)收集渠道、有定期的分析和排序、有過程的提醒和表揚。
6 落實工作網(wǎng)絡建設,加強學風學情管理
建立并不斷完善學生工作網(wǎng)絡,緊抓學生干部隊伍和輔導員隊伍建設,逐層反饋學風學情信息,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情況,做好學風學情分析,提升學生工作效率。
(1)落實工作落在班上的制度,重視班長使用和培養(yǎng),做到“選拔有競爭、上崗有培訓、工作有交流、結果有評價”的學生干部培養(yǎng)機制,制定班長周志制度、班長例會制度、班長述職制度,使班長真正能夠成為“責任意識強、團隊意識強、協(xié)調能力強、組織能力強、執(zhí)行能力強”的基層學生干部,成為學校了解學生冷暖、喜怒、好惡的觸角。
(2)成立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每個成員聯(lián)系一個專業(yè)的一個年級,定期與班長接觸、定期收集學情,要能夠與班長打成一片、對年級情況了如指掌、情況收集準確及時。
(3)根據(jù)工作需要成立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要負責項目計劃的制定、評價體系的制定,同時要做好立項組織、過程管理、結果驗收,以及項目實施方案的評價和改進。
(4)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大力推行輔導員的崗位練兵制度,把練兵結果作為輔導員評價的基本依據(jù)。同時定期召開各類現(xiàn)場會,提升輔導員的工作能力。
7 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形成全員育人合力
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特別是兼職工作隊伍建設,通過設立班主任崗位、科技創(chuàng)新指導教師崗位、職業(yè)輔導員崗位等各種崗位,積極吸納我校退休老教師、老干部、青年教師、行政工作人員等積極投身學生工作,建立起一支專家結合、老中青結合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閱歷結構合理學生工作隊伍,形成全員育人的好局面。
探索學生工作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的機制,通過學生根據(jù)閱歷、業(yè)績、成長需求選教師,教師通過業(yè)績、計劃、團隊的情況選指導的班級,逐步形成特色班級建設有特色教師指導。
參考文獻
[1]江志斌.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研究[Z].2012(6).
[2]黃金虎.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1):9-12.
[3]顧濤.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Z].2009(1).
[4]張繼革.關于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J].蘭州大學學報,2003.
[5]陳超.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Z].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