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因素,只有掌握一定的詞匯,才能組詞成句,才能進行聽、說、讀、寫各項技能訓練。高職學生面對大量的英語詞匯,束手無策,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在分析高職學生詞匯遺忘的表現(xiàn)和原因的基礎(chǔ)之上,提出了克服詞匯遺忘的幾點策略。
關(guān)鍵詞:高職學生 詞匯 遺忘 “教學做”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081-01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因素,只有掌握一定的詞匯,才能組詞成句,才能進行聽、說、讀、寫各項技能訓練,從而真正掌握英語。高職學生英語高考成績大多在40分左右,而且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究其原因,許多學生認為:面對浩大的詞匯,只能望詞興嘆,盡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又容易忘記,收效甚微;語法掌握得也不好,文章看不懂。
在短期內(nèi),要把高職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復(fù)合型應(yīng)用人才,提高他們的英語總體水平,必須先過英語詞匯關(guān)。教師要積極推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幫助高職學生提高詞匯記憶效率,為學好英語打下基礎(chǔ)。
1 高職學生詞匯遺忘的表現(xiàn)
遺忘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xiàn)象,指對曾經(jīng)識記過的內(nèi)容不能全部地再認、回憶或提取,或是錯誤地再認、回憶或提取。高職學生詞匯遺忘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四個方面:
聽:高職學生對對話反應(yīng)不及時,很簡短的常用詞匯也不能聽音會意;做聽力練習時,聽不進去或顧此失彼,由于詞匯貧乏有時而不能快速閱讀選項;聽不懂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即使是比較簡單的lead in(討論)這一部分。
說:不能準確、熟練、恰當?shù)剡\用所學詞匯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或者是一對一地把詞匯羅列出來,詞匯的正確用法無從談起。
讀:部分學生對于精讀內(nèi)容還能跟著教師的講解閱讀下去,但做閱讀理解時難度就出現(xiàn)了,自己看不懂而讀不下去;不能對已學單詞或詞組準確地定義,似是而非,從而影響對篇章的理解;語法掌握得不好,看不懂長句子的意思,不會分析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寫:不能準確拼寫單詞。許多高職學生往往只記住單詞的大概,卻容易忘記個別字母或添加某個字母,如:把future拼寫成futue。
2 高職生詞匯遺忘的普遍原因
高職生詞匯遺忘存在多方面的原因,筆者根據(jù)與學生的交流及對教學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認為學生單詞遺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師客觀原因。許多教師孤立教生詞,詞匯教學方法單一:學習課文之前,先教學生讀音,然后羅列詞義和用法,最后讓學生朗讀并識記。這種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只是被動地一邊聽,一邊做筆記并模仿讀音。結(jié)果是詞匯在學生頭腦中只是一個符號,而沒真正內(nèi)化為他們知識的一部分,不能靈活運用所學詞匯。(2)學生主觀原因。相對而言,高職學生英語基礎(chǔ)差,面對大量的詞匯,他們往往是心理上懼怕、情感上抗拒、行動上消極:單詞和詞組太多,又有那么多類似的,看著就頭痛;背了好久也背不會,要么記住了過幾天又忘了;大概腦子不行,不背了,太難了……
課后沒有及時復(fù)習鞏固。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果還行,但課后沒有及時地去復(fù)習鞏固所學詞匯,遺忘率較高;易混淆形似、音似、義似或用法相似的詞或短語。
詞匯學習范圍窄,不善于運用詞匯記憶策略。高職學生對詞匯學習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隨課文學習,課下很少閱讀英語文章,沒有通過其他途徑學習和擴大詞匯;在識記詞匯時多是在讀寫訓練中機械、重復(fù)記憶。
3 克服詞匯遺忘的策略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近年來職業(yè)教育推廣的一種教育模式,主張在“教中學,做中學,學中用”。該模式以任務(wù)為驅(qū)動,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依托,把理論與實踐真正結(jié)合起來。教師可采取有效策略,結(jié)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幫助高職學生提高詞匯記憶效率。
(1)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備課要充分,認真分析學情,把學生易忘、易混淆的單詞用對比的方法區(qū)別開來,“相機誘導(dǎo)”,通過提問、細致講解或做題等方法誘導(dǎo)學生分析、對比而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寧可讓學生多花時間“思考”,教師也不能代勞“灌”,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學會“做”,識記生詞。
(2)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陣地我當家,教師滔滔講,學生默默聽的傳授模式束縛著學生的大腦,阻滯著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在提倡“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今天,教師更應(yīng)該讓學生動手做,查字典或資料;動眼看,認真觀察,做出對比;動情讀,把音讀準,不要含糊;動口議,同桌或小組討論;動耳聽,聽準音辨準音;動筆寫,結(jié)合句子識記;動腦思,體會發(fā)音,找準區(qū)別,準確辨義,及時總結(jié)用法。
(3)結(jié)合語境記憶。袁仁林認為:“實字虛用,死字活用,此等用法,必由上下文知之,若單字獨用,則無從見矣?!币虼?,應(yīng)盡量避免機械重復(fù)記憶,把單詞放入句子、段落甚至語篇中進行辨析、區(qū)別、運用。如:講解attend這個詞時,不如把它放到下面兩個例句中讓學生來理解并識記:
①Who attended the meeting?
②The queen was attended by two ladies.
對于例①,學生很容易明白,attend的意思是“take part in(出席,參加)”;對于例②中的attend,學生根據(jù)queen及two ladies很容易判斷其在這里意為“l(fā)ook after或take care of(照顧)”。
(4)掌握一定的構(gòu)詞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構(gòu)詞法,可迅速擴大詞匯量、鞏固已學的詞匯、加深理解詞義并正確運用詞語。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要加強構(gòu)詞法知識的講授,尤其是派生法。
(5)采用多種形式操練。多管齊下,殊途同歸。在教師的“教”之后,學生應(yīng)“學”并“做”起來,全身心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這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必由之路。針對高職學生,教師不妨從最基本的聽音寫詞到情景拼寫,到辨析造句,再到短文寫作。
(6)及時復(fù)習,減少遺忘。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量隨時間遞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識記的短時間內(nèi)遺忘特別迅速,然后逐漸緩慢。為此,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對所學的詞匯進行有計劃地重復(fù)識記,采用“先密后疏”的記憶方法,即當天學的生詞要在臨睡前和第二天早晨復(fù)習,周末及時復(fù)習本周所學生詞。一段時間后,還要有意識、有規(guī)律地復(fù)習;在不斷的復(fù)習中,逐步篩選掉那些已經(jīng)掌握了的詞匯。如此滾動循環(huán),把遺忘控制在最低限度。
學生在“學”的過程中,若能準確把握并綜合運用這些策略,詞匯將不再是件難事。
參考文獻
[1]冀先禮.心理學[M].北京: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08.
[2]隋曉輝.“教學做”一體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初探[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6):115-117.
[3]袁仁林.虛字說[M].北京:中華書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