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把握自己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也是課堂上學習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F代職業(yè)教育的特點要求注重主體性教育和自我教育,推崇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從而提高職業(yè)教育教學效果。國家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習方式的變革,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指導思想,這給我們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了極大的動力。
關鍵詞 自主學習 主體作用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家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與推進,我們越來越需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那些敢于動手學習,會動手學習的學生是我們需要的。
1 自我學習的概念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西方學者在綜合各派觀點的基礎上,試圖對自主學習作出更為確切的界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齊莫曼的定義。齊莫曼認為,當學生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
我們主張從學習的維度和過程兩個角度來定義自主學習。從學習的維度界定自主學習是指從學習的諸方面來綜合地規(guī)定自主學習的本質屬性。我們認為,如果學生本人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覺地作出選擇和控制,其學習就是充分自主的。從學習過程界定自主學習是指從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來闡釋自主學習的實質。我們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作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作出自我監(jiān)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jié),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
2 自主學習的意義
讓學生自主學習,可引發(fā)深入學習的動機,發(fā)展思維,增強學習的興趣。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笨茖W家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從問題開始?!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靶∫蓜t小進,大疑則大進”。發(fā)現問題提出來,即是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思維的發(fā)展從問題開始。每發(fā)現一個小問號,這個小問號就像一個小鉤兒勾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問題愈多,好奇心愈強,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維就愈活躍。在老師的調控引導下,學生進入一個個“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情緒高漲,其樂無窮。
3 發(fā)揮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3.1 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職業(yè)教育課堂教學效率
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首先在課堂上由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標的帶著問題去看書學習,查找自己所要問題的答案,再在“任務”中去證明和鞏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這就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上,我們直接在講授中告訴學生“正方體有6個面”,要求學生背下來,而不去讓學生自主驗證,這樣的記憶是不牢固的。相反讓學生自主去檢驗所得到的記憶會比較深刻。
3.2 學生自主學習,可以發(fā)展全體學生
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要求我們,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發(fā)展全體學生。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狀況是,學習自覺的學生,實際上就是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學習成績上去了,而那些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學生,學習不主動的學生,也就成了后進生。我們現在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就是要讓每個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且要讓原來的后進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從而讓他們看到希望和學習的信心。
3.3 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發(fā)展學生自身的巨大潛能
科學家發(fā)現,人類貯存在腦內的能力大得驚人,人平常只發(fā)揮了極小部分的大腦功能。我們千萬不能夠忽視學生自身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而是要充分相信學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作用。
4 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習慣
(1)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天能夠完成的單元,并堅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無論如何不能給自己以任何借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2)合理規(guī)劃每天時間。把必須完成的工作盡可能安排在工作時間內完成,把既定的學習時間保留出來,養(yǎng)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時間學習的習慣。(3)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行事。學習時間表可以幫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4)及時復習。為了使學習能夠有成效,應該養(yǎng)成及時復習的習慣。研究表明,及時復習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防止遺忘。(5)向他人提問。在學習中碰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教師和同學請教,無論你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多么簡單、多么微不足道。應特別注意經常向周圍同學請教、交流。(6)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做筆記既可以幫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總結、歸納問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把學習內容中的重點記錄下來,便于以后查閱和復習。(7)保持適量的休息和運動。休息和運動不僅讓你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也是消除壓力的好辦法。
5 總結
學生的自主學習既需要自我意思、內在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意志控制等內部條件,也需要教育指導等外部條件,在教育實踐中,必須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
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未來發(fā)展中,我們的學生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巨大潛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時代輕車熟路地駕馭知識的本領,從根本上講,都取決于學生是否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為了適應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形勢,適應職業(yè)轉換和知識更新頻率加快的要求,一個人僅僅靠在學校學的知識已遠遠不夠,每個人都必須終身學習。
參考文獻
[1] 吳文春,蘇秀丹.談大學生的自主學習[J].教書育人.2011(2):75-76.
[2] 孫智昌.自主學習外在形式與內部狀態(tài)的“互歧”及其出路[J].中國教師.201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