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合作學習較好地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隨著我校“三位一體”課堂教學改革的開展,我校教師積極學習、勇于探索,將新理念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下簡單講述一下小組合作學習在我的英語課堂上的設置和作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設置 小組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較好地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隨著我校“三位一體”課堂教學改革的開展,我校教師積極學習、勇于探索,將新理念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下簡單講述一下小組合作學習在我的英語課堂上的設置和作用。
一、小組合作在班級的布置情況。
每班一共54人,以六人為一組,共分成九組,左中右各三組,前中后各三組。課堂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每組通過大家商討選出每一組的組長,課代表,講師,紀律委員,發(fā)言人和記錄員。每個人要擔任好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都有展示的機會,每個角色可以輪流擔當。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上課形式。
課程的流程分為課前導學案,課堂上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和當堂檢測。每個環(huán)節(jié)要有評比。每堂課前教師準備好相關的課前導學案,可以是針對課文的問題,可以是課文中要掌握的重點短語,可以是一些加深課文理解的問題,導學案在每節(jié)課前下發(fā),學生提前預習,次日教室上課時當堂檢查,并及時公開地進行小組評比。課堂教學內容開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討論探究學習。講師進行講解,記錄員認真記錄,由發(fā)言人起立或到講臺上給全班同學講解,講解后每組根據表現(xiàn)得到相應的分數(shù),展示在評比表中。在學生探討學習其間,教師時而在前,時而在后,時而在左右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把學習過程交給學生。在一些學生講錯的或講述不清的地方,可以有別的組成員進行補充,并給以相應的分數(shù)鼓勵,全體學生都不會的地方由教師講解。在每堂課的最后五分鐘左右,針對本課的學習內容,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當堂檢測環(huán)節(jié)。當堂檢測題可以是單項選擇,可以是單詞短語填空,可以是改錯等形式。內容量不要過大,五至十道題即可。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做完后馬上上交,教師可以當時就批,也可移交給各個組長批,或者小組互批,然后將各組所得分數(shù)呈現(xiàn)在黑板的評比表上,再把本節(jié)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成績相加,選出當天的優(yōu)秀小組。優(yōu)秀小組通過累計,每周、每個月、每學期進行獎勵。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小組構成是以入班成績按蛇形排列的,小組間的實力均衡,便于評比的公平。只有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才能成為佼佼組。為了小組成為優(yōu)秀小組,每個成員都要完成各項任務,獲得一定的成績,這就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2.有利于小組間的團結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目的。只要有一個人掉鏈子,就成不了優(yōu)秀小組。這樣小組內部就需要相互幫助,優(yōu)生帶動差生,差生努力學習,循序漸進。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協(xié)作,榮辱與共,不斷的鍛煉合作、交往經驗。在學習上他們互相借鑒,討論探究,真正體會到“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生活上,他們互幫互助,真情相待,真正感悟到了朋友的含義;在常規(guī)上,他們學會了承擔責任,真正體會到了“小組榮辱,我的責任!”,通過每周、每月、每學期的小組綜合評比,他們真正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3.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壟斷了整個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機制,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展現(xiàn)自我。每每經過小組討論完成任務后,每組的發(fā)言人把自己的或自己組內的理解講述給全班。同學們回饋以熱烈的掌聲,學生也有了成就感。一次講述可能緊張,經過幾次鍛煉后經驗豐富了,就從容多了,在討論期間也有了方向,內容會更豐富,給大家傳遞的知識量會增大,收獲的掌聲會更熱烈。如此反復,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要求。
1.“放而不亂,管而不死”。即老師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講究課堂民主,讓學生在民主、寬松的氛圍中充分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2.以學生為主體,但并不是說教師就不起作用、聽之任之。我們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發(fā)揮組織者、引導者、監(jiān)督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師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要起到一個“暗線引領”的作用,并要做好大量的課前準備及課后學生反饋與總結工作。
五、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反思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為指揮,以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為手段,教學過程聚焦學生主體,從理念到操作,體現(xiàn)了課改新理念的精髓。但在實踐過程中,這一模式既有其優(yōu)點,也存在一些問題。
其優(yōu)點表現(xiàn)在: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性;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3.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4.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正確率;5.小組內學生對面而坐,以便在啟發(fā)引導之后,學生能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教室前后各設有一塊黑板,便于學生進行展示。
存在的主要問題:1.同學關系不協(xié)調。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應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的關系。但在小組活動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友好、不傾聽、不分享的問題,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能有效進行。2.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很多學生趁小組合作交流之際聊天,脫離課題閑聊,做小動作,尤其是自理能力差的學生。有些學生把小組交流當成簡單的對答案,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有些小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相互不交流,這些都導致小組合作交流不能順利進行。3.學生參與程度不均衡。在教學實踐中,大家有可能發(fā)現(xiàn):好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參與的更多,有的時候,一個好學生可能一節(jié)課發(fā)言多次,這樣使更多的差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還有自信嗎?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而且好學生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差生成了聽眾,致使他們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不再進行思考。4.在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重視總體,忽略了個體,這樣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尤其是對差生。
我認為我們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發(fā)揮組織者、引導者、監(jiān)督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學習,這需要人們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和扎實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