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總結危重型手足口病臨床診治經驗及病原學分析。 方法 對我院2012年10~12月收治住院的71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甘露醇脫水、短期應用激素,抗病毒選用喜炎平治療。出現高血壓者給予酚妥拉明積極降壓治療,其中44例酚妥拉明達20μg/(kg·min),高血壓仍未控制改用靜滴硝普鈉。糞便RT-PCR核酸檢測EV71及 CoxA16。 結果 經積極有效治療,70例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治愈出院,1例雙下肢癱瘓患兒明顯病情好轉出院,隨訪治療半月后治愈。全部病例糞便送檢:檢出陽性63例(88.73%),在陽性病例中EV71陽性56例(88.89%),混合感染3例(4.76%),EV陽性4例(6.35%)。 結論 目前HFMD已成為兒科較常見、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重要傳染病。EV71感染是造成危重型病例的最主要病因。本組病例均出現高血壓,高血壓嚴重程度與病情成正比。本組病例在治療腦炎的同時積極治療控制高血壓,明顯減少了靜脈丙種球蛋白使用病例數及劑量,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醫(yī)療成本,取得了滿意療效。重視及早期發(fā)現、診斷、救治危重型HFMD患兒,控制高血壓是搶救危重型HFMD最重要措施之一,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 HFM病死率及致殘率的關鍵。
[關鍵詞] 手足口??;危重型;高血壓;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10-55-03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20余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腸道傳染性病,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及危重病例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我院為省、市收治重癥HFMD病定點醫(yī)院?,F將我院2012年10~12月收治的用喜炎平抗病毒治療的71例危重型HFMD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2年10~12月共收治住院的HFMD 223例中并發(fā)腦炎(重癥病例)152例(68.2%),其中危重型71例,占重癥病例的31.8%。全部病例分型、分期均符合衛(wèi)生部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2011年版)[1]重癥病例診斷標準。
1.2 治療方法
患兒入院后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入院當天確診HFMD危重型,全部病例給予吸氧、甘露醇脫水降顱壓、短期應用激素(地塞米松),抗病毒選用喜炎平(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Z20026249),0.3~0.45 mL/(kg·d),均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加用維生素C及B2治療。51例患兒應用米力農。入院后積極控制高血壓,全部病例均應用酚妥拉明治療,下肢涼、血壓高、病情重的65例患兒給予酚妥拉明1 mg靜脈注射后,加用酚妥拉明靜滴(微量泵)10~20μg/(kg·min),根據血壓調整其劑量。55例酚妥拉明靜滴達20μg/(kg·min),其中44例高血壓仍未控制改用靜滴硝普鈉,其劑量用到3~6μg/(kg·min),8例用到6μg/(kg·min),血壓穩(wěn)定后逐漸減量至停藥。40例(56.34%)加用了靜脈丙種球蛋白治療,其中,5 g 1次,24例,5 g/d連用2次14例,2例雙下肢癱瘓病例用到2 g/kg。18例(25.35%)咳嗽重并有支氣管炎及支氣管肺炎應用了抗生素。本組病例下肢涼、循環(huán)差、血壓高的病例均未給予擴容治療。
2 結果
2.1 病例特點
2.1.1 一般情況 男47例,女24例。發(fā)病年齡5個月~5歲11個月,其中~1歲4例,~2歲27例,~3歲9例,~4歲19例,~5歲9例,>5歲3例?;純簛碜岳ッ鞒擎?zhèn)33例,農村28例;專縣城鎮(zhèn)4例,農村5 例;外省農村1例。發(fā)病月份10個月19例,11個月36例,12個月16例。全部病例均有發(fā)熱,發(fā)熱天數1 h~5 d,平均發(fā)熱2.41 d。體溫38.5~41.50 ℃,其中<39.0℃ 5例,39.0~40℃ 56例,>40.0℃10例。全部病例均有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心、足心斑丘疹、皰疹。同時還并有臀部、膝部皮疹32例,臀部皮疹1例。全部病例均有精神、飲食差。煩燥12例,咳嗽31例,便秘29例,出汗多13例。易驚64例,四肢抖動32例,上肢抖動7例。頭痛25例,嘔吐47例,抽風2例,嗜睡19例,昏迷2例,頸部抵抗66例,雙膝反射亢進67例。雙下肢癱瘓2例,雙膝反射均消失,雙下肢肌力分別為2、2~3級。全部病例均有下肢涼,高血壓,呼吸、心率增快。血壓≥110/70 mm Hg 71例,其中嚴重高血壓33例,收縮壓最高達130 mm Hg,舒張壓最高達98 mm Hg。心率≥150次/min,71例,140~149次/min,32例,心率最快達210次/min。呼吸≥40次/min42例,32~39次/min 29例,最快72次/min。
2.1.2 實驗室檢查 血白細胞檢查:白細胞總數升高>10.0×109/L(最高37.6×109/L)及中性升高40例,其中最高達15.9×109/L 16例,治療后11例復查正常;白細胞總數正常、分類中性升高40例;白細胞總數及分類正常13例;白細胞總數降低2例,分別 為(2.8~3.6)×109/L,治療后復查均正常。CRP檢查:<10 mg/L(正常)66例,>10 mg/L 5例(最高1例為12.0 mg/L)。71例心電圖檢查均為竇性心動過速。71例均做了肝、腎功能、心肌酶檢查:4例心肌酶中CK增高(其中最高分為761 U/L),2例治療5 d后復查正常;其余均正常。血糖檢查:29例正常;42例(59.15%)升高,其中<10.0 mmol/L 39例,≥10.0 mmol/L 2例,最高1例為 12.0 mmol/L。胸片檢查56例:雙肺紋理增多48例;支氣管肺炎17例,急性肺水腫1例。
2.1.3 顱腦相關檢查 腦電圖檢查70例:異常(彌漫性慢波增多)47例(67.14%);正常102例。頭顱CT檢查60例:異常(腦溝回不同程增寬、增深)43例(71.67%);17例正常。腦脊液檢查70例(腦脊液糖、氯化物均正常):正常12例;異常58例,腦脊液細胞數(23~876)×106/L,蛋白最高為0.52 g/L,其中腦脊液白細胞數及蛋白增高5例,腦脊液細胞數單項增高52例;腦脊液單項蛋白增高1例。
2.2 病原學結果
全部病例均做糞便RT-PCR檢查EV71、柯薩奇病毒A16(CoxA16)及EV(腸道病毒總抗體)檢查:其中陰性8例(11.27%);陽性63例(88.73%),在陽性病例中EV71陽性56例(88.89%),混合感染3例(4.76%),EV陽性4例(6.35%)。
2.3 預后
全部病例入院后除給予吸氧、甘露醇脫水降顱壓、短期應用激素及抗感染對癥治療外,均積極有效控制高血壓,70例臨床癥狀消失治愈出院;1例雙下肢癱瘓患兒,出院時左膝反射減弱、左下肢肌力3級,繼服強的松,出院隨訪半月,左膝反射存在,左下肢肌力恢復正常。全部病例熱退時間0.5~5 d,平均退熱時間2.09 d。住院時間為6~12 d,平均住院時間7.94 d。
3 討論
HFMD遍及全世界,是由20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EV71、CoxA16為多見。重癥病例多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兇險,病死率高[2]。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死亡主要原因為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腦干腦炎,呼吸循環(huán)衰竭。目前HFMD己成為兒科較常見、危害兒童健康的重要腸道傳染病,其危害程度不亞于任何兒童傳染病。對兒童而言其危害程度遠遠超過“非典”及“甲流”,臨床應引起高度重視[3]。
HFMD潛伏期2~10 d,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包括成人)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速度快,短期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81年我國在上海首先發(fā)現本病,隨后在我國各地均有該病發(fā)生,以夏季最高,高發(fā)季節(jié)為4~7月。我?guī)垰夂驕睾?,一年四季均有散發(fā),從本組病例中可看出,我?guī)?0~12月仍有手足口病病例,且重癥病例不少,近年來該病有增多及重癥病例增多趨勢,臨床應引起高度重視。EV71感染造成威脅患兒生命的損害是腦干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肺出血。神經源性肺水腫(NPE)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發(fā)生的一種嚴重肺部并發(fā)癥,起病急驟,病死率高,其發(fā)生機制,較重要的理論主要有2個,即沖擊傷理論和滲透缺陷理論,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兒茶酚胺物質大量釋放,外周α受體強烈興奮,阻力血管收縮而動脈血壓急劇升高,毛細血管和容量血管收縮而體循環(huán)內血液大量進入肺循環(huán)[4],繼而發(fā)展成為肺水腫、肺出血。本組病例都在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第2期)的基礎均出現了呼吸、心率增快、下肢涼及高血壓,其中嚴重高血壓33例。本研究病例均做糞便RT-PCR檢查EV71、柯薩奇病毒A16(CoxA16)及EV(腸道病毒總抗體)檢查:其中陰性8例(11.27%);陽性63例(88.73%),在陽性病例中EV71陽性56例(88.89%),混合感染3例(4.76%),EV陽性4例(6.35%)。提示危重型病例以EV71感染為主。
HFMD是兒科較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本病多見于5歲內的嬰幼兒及部分學齡前兒童,大部分病例表現為輕型,一般病程為5~10 d[5]。輕型病例可門診、家庭隔離治療。對于HFMD患兒,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于持續(xù)高熱、頭痛(年長兒)、嘔吐、易驚、四肢抖動、頸抵抗、膝反射亢進等病例,說明神經系統己受累(屬于第2期),系重型病例應住院治療,積極脫水降顱內壓、短期應用激素是治療重型HFMD的主要方法。對第2期(神經系統受累期)病例要嚴密觀察。當患兒出現下肢涼(往往血壓增高)、呼吸增快、心率增快,提示患兒病情己進入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為危重型病例,要嚴密監(jiān)測血壓。酚妥拉明具有阻斷血管平滑肌α1受體和直接擴張血管作用[6],能使體循環(huán)進入肺循環(huán)的血液重新回到體循環(huán),減輕及治療肺水腫。本組病例中下肢涼、血壓高、病情危重65例給予酚妥拉明1 mg靜脈注射,全部病例均應用了酚妥拉明靜滴(微量泵)10~20μg/(kg·min),根據血壓調整其劑量。55例酚妥拉明靜滴達20μg/(kg·min),其中44例高血壓仍未控制改用靜滴硝普鈉,其劑量用到3~6μg/(kg·min),8例用到6μg/(kg·min),血壓穩(wěn)定后逐漸減量至停藥。本組病例下肢涼循環(huán)差、血壓高的病例均未給予擴容治療,給予積極降壓處理,取得滿意療效。本組病例經積極搶救,及時治療、控制高血壓,70例臨床癥狀消失治愈出院,1例雙下肢癱瘓患兒出院時病情明顯好轉出院,隨訪治療半月后治愈。本組病例經積極搶救,及時控制高血壓,明顯減少靜脈丙種球蛋白使用病例數及劑量,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醫(yī)療成本,取得了滿意療效,喜炎平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酯總磺化物,獲國家磺化專利生產,為手足口病診治指南(2010版)推薦用藥,具有退熱、抗炎、抗病毒、提高機體增強免疫力作用,本組均給予喜炎平抗病毒治療,療效滿意,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喜炎平可作為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療用藥。
重視及盡早發(fā)現、及時治療控制高血壓是搶救危重型HFMD最重要措施之一[7],酚妥拉明是治療神經源性肺水腫早、中期的有效治療一線用藥。早期發(fā)現、診斷、救治危重型HFMD患兒,及時控制高血壓,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HFMD病死率、致殘率的關鍵[8]。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2011年版)[S].2011:1-10.
[2] 杜曾慶,王美芬,柳瓊,等.危重癥手足口病142例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18):11.
[3] 陸國平.重癥手足病神經源性肺水腫的診治[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1,1(18):8-13.
[4] 楊寶峰.藥理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96-97.
[5] 陳官進.小兒手足口病89例臨床分析[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2(5):395-396.
[6] 杜曾慶,吳茜,王美芬,等.1764例手足口病的臨床診治特點及病原學研究[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2,8(1):60-63.
[7] 白建軍,唐引引,岳靜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手足口病17例[J].中醫(yī)研究,2012,25(4):31-33.
[8] 陳祺棠.喜炎平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內科,2013,8(1):42-43.
(收稿日期: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