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我們在用著牙膏、肥皂,呼吸著新鮮空氣,不禁會去思考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就必須要學好化學。對學習化學的一般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在普通方法中得到新的啟發(fā)。
關鍵詞 高中化學;提高;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學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妼W習興趣的重要性,有了學習興趣,便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呢?這里有三種建議。
1.正確對待學習的內容。正如道路有直有彎一樣,學習的內容也有易有難。遇到容易的題的時候,不要驕傲;遇到難題的時候也不要氣餒。
2.營造一個自我突出的環(huán)境。努力地把事情做好,正確做到別人的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這樣就能保持自信;進一步來說,如果能把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好,那么自信就會被加強。
3.接受贊揚。別人的贊揚是對自己行為結果的肯定,是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的一種形式。如果你在化學上學到的得到了別人的贊賞,會激發(fā)你更大的學習熱情。所以,對于贊揚我們要持開放的態(tài)度,敢于接受贊揚才能敢于爭取更大的進步。
二、注意學習方法
循序漸進是學習的一個客觀規(guī)律,在遵循這個規(guī)律的同時,對于化學這個學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探索學習方法,方法得當才能事半功倍。
1.課前預習
預習是基礎,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睙o論做什么事情,事先都應有所準備。有無準備,準備的充分與否,效果大不相同。要上好課就要做好課前準備。預習主要是對知識的準備。有了預習,在學習新課才能做到有備才無患。
(1)預習的重要作用。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聽課水平和質量。通過預習可以,掃清課堂知識的障礙,而且對于自己不會的東西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在課堂聽講時就有了針對性。對于化學的學習,課前預習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就是不局限于老師的講課速度,超前自學。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容易做到融會貫通。超前學習時帶有的疑問能在課堂上——印證,通過老師的講解來轉換角度看問題,進而提高了聽課的效率。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相同的班級,相同老師,相同的起點,每節(jié)課的學到的東西卻差別很大。原因在哪里?這是因為不同的同學的聽課的起點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呢?這就是因為有的同學課前預習而有的同學課前不預習所造成的。所以,想要快速提高化學成績,必須要重視預習的作用。
(2)預習的方法。建議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采取以下預習方法:
a、章略節(jié)詳法。章節(jié)安排很有邏輯性,整個一章會針對聯(lián)系緊密的一塊知識展開,分成若干小節(jié)來講解。預習時既要看全章的整體內有,又要看每一節(jié)在全章中的作用,所以預習可以按照章略節(jié)詳的方法來進行。在學習新的一章的內容時,先泛泛瀏覽一下整個一章的大概內容。在學習到具體的一節(jié)的內容時,再比較詳細地預習每節(jié)的內容。這樣就為上課時搞清、搞懂、掌握、記憶所學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預習“氯氣”一節(jié)時,我們已經對該章的內容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再詳細閱讀這一節(jié),從而確定在聽這一節(jié)課時的重點、難點。
b、前后相聯(lián)法?;瘜W知識間有著內在的緊密聯(lián)系,雖然可以分成章節(jié),但是每個章節(jié)是相通的。在預習某個章節(jié)時,盡量要和以前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并且要主動把有聯(lián)系的內容翻看一下,這樣就可以把新知識吸納到固有的知識體系中,同時能夠加強正在預習的知識的印象。總得來說前后相聯(lián)法的作用是:溫故而知新;了解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把教材讀活。
2.認真聽講
聽講是占用時間最多的學習形式,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最基本途徑。認真聽講,首先要做到集中精神聽講,發(fā)揮主體作用。聽講不是被動接受,而且集中注意力去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有的同學認為,上課就是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想法是把自己放在學習的被動的地位上,是不對的。要提高聽課效率,重要的是要對老師的講解進行思考、提問,主動地去吸收老師所講的內容,發(fā)揮個體的能動作用。
3.緊跟老師的思路,理解為主,輔以記憶
不少同學上課時不是埋頭自思,就是忙著做筆記。思想不能與老師保持一致。這是一種不好的聽課方法。聽講時思想上必須與老師保持一致,聽老師是如何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聽老師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去解題的;聽老師對問題有哪些提問、解釋。聽課的主要目的是要聽懂老師所講解的內容。課堂上是以聽為主,想與記是輔。
4.復習
復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復習時,首先要總結規(guī)律。要學會總結規(guī)律需要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善于聯(lián)系,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把各個碎片知識理成線、織成網,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拓寬思路。其次要抓住綱目,提綱挈領。不管知識有多么的多,千絲萬縷,必有主線。其實每堂課后的小結,就是這樣的主線。掌握要領、抓住綱目,才能完成由薄到厚的積累過程,反過來隨著知識的不斷豐富,又能完成而由厚到薄的質的飛躍。當然,總結提綱,必須是自己動手,開動腦筋,不要求助于別人。只有這樣,才可能夠使書“由厚到薄”。
結束語:從文中的論述可以說明,學習方法并非是高深莫測的東西,而且細節(jié)的把握。高中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雖然屬于理科,但是記憶的內容較多,所以只要把常見的普通學習方法認真利用,成績就會提高。
參考文獻:
[1]林輝.論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教學參考,2009、09:31-33.
[2]杜方元.高中化學的常規(guī)方法分析.教育與改革,2007,06:45-46.
[3]艾寶非.高中化學的常見問題分析.中學理科參考,2005,0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