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選擇題能力要求高,分值比較大??忌欢ㄒ匾暯忸}思路和解題策略。考生要足夠重視基礎知識,從題目中充分挖掘有用信息,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強化訓練,舉一反三,從不同側面對題目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注重綜合能力培養(yǎng),構建網(wǎng)絡知識體系,讓學生在知識與考題之間搭建橋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關鍵詞 選擇題;解答策略;高中生物
選擇題是一種客觀性題型,具有素材廣泛,知識點細,考查形式靈活等特點。它不僅能夠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考查學生的理解、應用及綜合分析等能力。此類題型分值比較大,而且能力要求比較高,考生一定要深切關注選擇題,注意解題思路及解題策略與方法,如果運用恰當,就能夠簡化難點,使考生取得較好的成績。
一、高中生物選擇題解題錯誤原因分析
從近幾年高中生物會考與高考來看,學生在解答選擇題時往往出現(xiàn)錯誤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基礎知識欠缺,審題不清,沒有弄清題意就做答,尤其不會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2)粗心大意,不能抓住題干中重要信息,只看表面現(xiàn)象,被題目中的干擾因素迷惑。(3)綜合分析能力差,相關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4)受思維定式影響,題意理解有誤,想當然地套用生活經(jīng)驗、習慣、做過的習題、權威等“似曾相識”的答案或問題。(5)考試方法和策略不對,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緊張,或有畏難情緒等。
二、高中生物選擇題解題策略
可見要解答好選擇題,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較強的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忌硇苑治霾⒄_解決這些難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注重基礎知識,從題目中充分挖掘有用信息,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在平時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使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近幾年圖形坐標選擇題在高考中頻繁出現(xiàn),此類題型,信息相對隱蔽而且能力要求比較高,要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理解圖形坐標所表示的含義,并遷移到教材相關知識點,其次要找出圖形坐標的一些特殊點和關鍵點,用生物學知識解釋其含義。要及時對解答錯誤的考題進行分析、認真體味,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會錯,應經(jīng)常強調審題要仔細,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從題目中找出有用信息,以降低解題錯誤率。
例1,在“基因表達”過程中,不需要的物質是( )
A.核糖核苷酸 B.脫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
解析:首先要知道“基因表達”的過程,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RNA,然后以RNA為模板翻譯形成蛋白質。通過轉錄形成核糖核酸(RNA),需要核糖核苷酸為原料,通過翻譯形成蛋白質,需要氨基酸為原料。從而可以看出不需要脫氧核苷酸,選B。
(2)強化訓練,舉一反三,從不同側面對題目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平時讓學生多做一些典型的高考試題,從中找出“共性”及相關的知識鏈接,并且在平時教學中要設計一些“變形題”,舉一反三,這樣不僅達到強化學生對高考高頻考點的復習,也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題目進行思考、分析,培養(yǎng)多層次的審題能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逆向思維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對題目正確判斷能力,減少誤解。
例2,基因型分別為ddEeFF和DdEeff的兩種豌豆雜交,在3對等位基因各自獨立遺傳的條件下,其子代表現(xiàn)型不同于兩個親本的個體數(shù)占全部子代的( )
A.1/4 B.3/8 C.5/8 D.3/4
解析:由于子代中表現(xiàn)型不同于親本的有多種,用正常的思維方式求解很復雜;不妨我們先求子代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相同個體所占比例,然后用1減去所求比例即可。與親本ddEeFF表現(xiàn)型相同比例為:1/2*3/4*1=3/8,與親本DdEeff表現(xiàn)型相同比例為:1/2*3/4*0=0,所以子代表現(xiàn)型不同于親本的比例為:(1-3)/(8-0)=5/8,選C。
(3)澄清題干中的概念,避免由于概念混淆而出現(xiàn)錯解。由于許多生物學概念比較相似,學生如果在平時不能夠準確認定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解題時容易在細微之中造成誤解。
例3,應激性和適應性。應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對外界各種刺激(如光、溫度、聲音、食物、化學物質、機械運動、地心引力等)所發(fā)生的反應;適應性是指生物體與環(huán)境表現(xiàn)相適合的現(xiàn)象。應激性是一種動態(tài)反應,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適應性是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需要很長時間形成的。應激性的結果是使生物適應環(huán)境,可見它是生物適應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4)清除題干中的非相關因素或迷惑條件。許多題目都設置一定的“陷阱”,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區(qū)分主次,排除干擾。
例4,已知某環(huán)境條件下某種動物的AA和Aa個體全部存活,aa個體在出生前會全部死亡。現(xiàn)有該動物的一個大群體,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比例為1∶2。假設每對親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為單胎。在上述環(huán)境條件下,理論上該群體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解析:本題“aa個體在出生前會全部死亡”就是題干中的非相關因素和迷惑條件。根據(jù)題意無論aa死與不死都對解題沒影響,只要學生抓住“一個大群體,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和“ 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這兩點,排除“aa個體在出生前會全部死亡”的干擾,題目難度就會大大降低。所以本題首先依據(jù)基因型比例算出A、a基因頻率分別為2/3和1/3,再根據(jù)“哈迪—溫伯格平衡定律”計算出子一代中AA占4/9、Aa占4/9,故在上述環(huán)境條件下,理論上該群體隨機交配產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1∶1。
另外,在解答考題時,還需注意思維定式對解題的干擾。由于學生在生活經(jīng)驗、書本范例及解題訓練存在思維定式,這樣不能使所學知識得到延伸,往往造成理解水平滯留在基礎認識的水平上。解題時要打破思維定式,也就是在學習中要勇于懷疑,不能盲目的全盤接受知識。在教學中還要培養(yǎng)他們圖文轉化能力,通過強化訓練,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