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依據(jù)性別角色理論,從思維能力、態(tài)度、性格等方面,對英語學習的性別角色差異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xiàn)進行分析闡述,以便拓展英語教師的教學視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
關鍵詞 英語學習;性別差異;思維能力
十九世紀初期,語言學家就發(fā)現(xiàn)男女兩性在英語使用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同。60年代以后,人們對男女在句法、音位以及在用詞上等言語模式的性別差異及其形成原因進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男性支配、性別角色社會化和相稱語域3種具有代表性的理論,為英語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但對男女兩性在英語使用上的差別,如果只停留在言語模式差異及原因的探討上,不僅在理論上具有局限性,也影響理論研究在英語教學中推廣應用的實際效果。
一、男女在思維能力方面的性別角色差異
大腦的單側化研究表明,女性對語音差異的辨別力明顯優(yōu)于男性。在記憶力方面,女性對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等以形象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在思維能力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偏向于形象思維,在需要語文功底和文化底蘊的寫、譯方面成績較好。男性思維具有廣泛性、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偏重于邏輯思維。因而,男性往往比較喜歡數(shù)學、物理、化學、哲學等學科,在自然科學領域大顯身手。在背誦英語單詞方面,女孩就比較能夠靜下心來背誦;男孩則比較好動,背誦時心不在焉,單詞也就不易記牢。同時,針對男性學習語言的天賦不如女性的事實,如注重音標、詞匯、語法3項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訓練,教師在對音標發(fā)音技巧進行講解和示范的基礎上,要督促他們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加大口頭模仿實踐的頻率和強度;在記憶英語單詞和語法規(guī)則時,要幫助他們充分理解課文的材料內(nèi)容,運用有關經(jīng)驗進行有效的理解識記。
二、男女在態(tài)度方面的性別角色差異
一般來講,女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富于情緒化,社會閱歷較淺,往往容易接受直接暗示,而男生自信心較強,富于理性,社會閱歷較深,往往容易接受間接暗示,外語教師應針對性別角色的差別,靈活運用暗示教學法的3條原則。在外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女生自信心不足、富于情緒化和容易接受他人直接暗示的心理特點,不斷提高外語教學水平,時刻樹立自己在女生心目中的學術權威地位,贏得她們的信賴遵從,使之產(chǎn)生對教師的親切感和信任感。同時,也可以借助沙龍、演講和競賽等大型非正式群體活動,給他們提供充分自我表現(xiàn)的學習平臺,滿足她們愿意在同學面前獲得教師認同、好評、贊揚和表現(xiàn)自己的需要,提高他們學習外語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通過辦板報、專欄、外語角等多種宣傳途徑形式,多次反復地將英語教學的目的、要求、意義和方法直接提供她們,使她們迅速而無懷疑地加以接受,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針對男生獨立性強、富于理性、社會閱歷廣泛,所作所為不愿意被他人行為所支配的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少用命令的形式去提出要求,多用間接暗示法,用含蓄的語言,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巧妙含蓄地加以引導。
三、男女在性格方面的性別角色差異
性格差異對英語學習成績的影響也是很顯著的,雖說性格在很大水平上取決于個體,差異的人有差異的性格,但我們依然可以對男女的格作個大略的區(qū)分,即男性易于激動,女性較為溫柔,這是由于男女體內(nèi)差異的荷爾蒙所造成的。反應到英語學習上,男性屬于激動型的略多些,女性屬于自察型的略多些。應聲時間善于均值而錯誤低于均值的受試者屬于自察型,而應聲時間短于均值而錯誤高于均值的受試者屬于激動型。據(jù)卡根研究發(fā)明,歸納的學習要領對自察的學習者更有用。中國教師在課堂上解說語法時多采用歸納法,即先給出幾多個例句,然后總結出語法規(guī)則,這樣的教學法對自察型門生較為有利,因而女生收益較多。
四、總結
綜上所述,男女性別不同在英語學習中存在許多性別差異,總的來講,女性比男性更具語言天賦,男性比女性更具成就感和獨立性,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應了解和正視女生學習語言的天賦優(yōu)于男生的事實,充分發(fā)揮男女兩性學習英語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進行富有針對性的重點強化和培養(yǎng),使他(她)們的潛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男女兩性具有差異的性別特性,這使得他們在語言學習上具有了差異的傾向。
總之,無論接納什么樣的教誨措施和要領舉行因性教誨,其基本的戰(zhàn)略都是揚長補短,終縱目的是促使男女生各方面的生理性能和素質(zhì)在原有的基礎上各自得到全面調(diào)和的生長。這與實驗素質(zhì)教誨的基本戰(zhàn)略是完全同等的。在大肆推進素質(zhì)教誨的歷程中,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相識和領會到了珍視男女生生理個體差異的重要性。男女生的天性和智力生長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誨的要領也不能千篇同等,必須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考究戰(zhàn)略,實驗因材施教的教誨原則。因而,認可男女生的生理差異是因材施教的出發(fā)點。我們完全可以說,沒有做到因性施教就沒有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但也不能過分夸大英語學習的性別差異,還要挖掘發(fā)現(xiàn)男女兩性共同的心理特征,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教育,圓滿完成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大綱和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曹日昌.普通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朱曼殊.生理語言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書社,1990.
[4]董科勝,丁曉暉.情緒因素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影響[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3.
[5]黃崇齡.性別差異與大學外語教學——對外語學習中女強男弱征象的闡發(fā)[J].同濟大學學報[J].(社會科學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