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商登記只是股東資格據(jù)以對抗公司外部的手段,而并不導致股東權利的存在或變更。 出資與否是認定股東資格的重要因素,卻沒有確定性的效力。
關鍵詞 股東資格 認定 實質
股東資格是股東行使股東權利、承擔義務的基礎。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取得股權應當簽署公司章程、認繳出資、取得出資證明書、被記載于股東名冊并進行工商登記。那么,是否僅在上述條件齊備的情況下才能創(chuàng)設股東資格。對于這樣的本源性問題,現(xiàn)行法律卻沒有給出規(guī)定。這一現(xiàn)狀不能夠滿足司法實踐的要求。本文擬對股東資格認定的要件作一分類,并討論各要件對于股東資格認定的效力,以期對于司法實踐有所裨益。
一、股東資格認定的形式特征
(一)章程記載與股東資格認定
公司章程代表著全體股東的共同意志?!豆痉ā返?5條第4項將股東的姓名或名稱列為公司章程的必要記載事項。但這并不意味著公司的股東必然記載于公司章程,也不代表為公司章程記載者確定為股東,因為這種觀點并沒有法律依據(jù),也與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的較弱的公示性不相適應。需要肯定的是,由于公司章程代表了公司股東的共同意志,具有對抗其他內部協(xié)議或者決議的效力,并且有著較為嚴格的修改程序,因而章程的記載對于股東資格的認定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是司法機關在股權確認糾紛裁判時的重要依據(jù)。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都將章程記載作為股東資格取得的必要條件。筆者不能贊同的是“公司章程記載的股東出資情況對于股東資格和股權確認具有決定性的效力”。因為在隱名投資的情況下,存在未被公司章程記載的投資者成為股東的可能。
(二)股東名冊記載與股東資格認定
首先,股東名冊具有股權推定的效力。未被記載于股東名冊的人不得向公司主張行使股權;股東名冊上被記載為股東的人,無須向公司另行舉證,包括無須出示出資證明書,僅憑記載就可以主張股權。其次,股東名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公司可以僅以股東名冊的記載作為給予股東待遇的憑證。股東轉讓股權而股東名冊未對受讓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記載,受讓的第三人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股權。根據(jù)現(xiàn)行《公司法》,股東名冊的變更雖然是股權變動的生效要件,但法律并未賦予股東名冊設權效力。股東名冊的設置、申請與修改在實踐中存在著不規(guī)范性,其仍然只是一種書面的證權文件,可以被相反證據(jù)推翻。
(三)工商登記與股東資格認定
從功能和效果的角度考察,工商登記可分為設權性登記和宣示性登記。前者具有創(chuàng)設權利或法律關系的效果,而后者只有彰顯權利的效果,未經(jīng)登記并不證明權利不存在,只是難以獲得對抗第三人的效果。根據(jù)《公司法》第33條的規(guī)定,顯然股東姓名或名稱的工商登記為宣示性登記,該登記本身并不能創(chuàng)設股東資格,只是對股東資格進行確認和公示,并為與公司、股東進行交易而無從知道公司內部的股權狀況的第三人提供判斷的依據(jù)。因而工商登記只是股東資格據(jù)以對抗公司外部的手段,而并不導致股東權利的存在或變更。對于股東資格認定的證明力,工商登記較股東名冊為弱。
(四)持有出資證明書與股東資格認定
出資證明書是有限責任公司向其投資人簽發(fā)的確認股東出資的要式憑證。《公司法》第 32 條將簽發(fā)出資證明書規(guī)定為有限責任公司的義務,并規(guī)定了出資證明書的必要記載事項。從法律規(guī)定可以看出,出資證明書相當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股份證書,表明出資人、出資額等具體內容,而對于其法律效力、功能,并無相關法律規(guī)定。筆者認為,首先,出資證明書是具有證明功能的法律文件,但其證明的內容僅限于認定股東已合法、依章程履行了出資義務,而并不能證明更不能創(chuàng)設股東權利;其次,在隱名投資的情形中,出資證明書所記載的出資人為顯名投資人,這一記載本身即為虛假記載,可以被隱名投資協(xié)議、實際出資的單據(jù)等證據(jù)推翻,因而在隱名情形下,出資證明書的持有對于股東資格認定的意義十分有限,行為人無法僅以出資證明書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二、股東資格認定的實質特征
(一)出資與股東資格認定
出資是股東對公司最主要的一項義務,是股東取得股權的重要事實依據(jù),其實質是向公司讓渡一部分財產(chǎn)權以換取公司的一部分股權。在我國《公司法》的限期繳納出資制度下,一定期限內沒有實際履行出資義務并不構成出資瑕疵;即使在出資不實、出資不足、虛假出資的情形下,行為人也只需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補繳責任,接受工商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而并不導致股東資格的否定或喪失。公司財產(chǎn)獨立這一公司法原則,在于保證公司的資本真實確定,從而維持公司正常的資金運轉,并使交易相對方對公司產(chǎn)生合理判斷與信賴。公司外部的債權人沒有義務也沒有可能考察公司的實際資本來源,僅憑出資情況決定股東資格對于公司的債權人而言并不公平,也有悖于股東向公司出資的公司法立法目的。因而出資與否是認定股東資格的重要因素,卻沒有確定性的效力;否則在隱名出資的情形中,可以直接認定隱名投資人的股東資格,這顯然不利于對公司的其他股東以及顯名股東的權利保護,司法實踐中的判例對此也都要結合其他因素綜合地具體地認定股東資格。
(二)實際行使股東權利與股東資格認定
行使股東權利是指權利人依照《公司法》的規(guī)定,對有限責任公司行使參與決策權、監(jiān)督管理權、資產(chǎn)收益權等權利。按照法理而言,股東資格即股東身份,而股東身份權屬于股東權利的一種,是主體享有或行使其他股東權利的前提?;蛘哒f,享有其他股東權利是主體具有股東資格的一般結果,而非原因或條件;以實際行使股東權利作為具有股東資格的條件,顯然不合乎邏輯。然而在實踐中,隱名出資人并不將身份體現(xiàn)于公司的若干證明文件或工商登記中,卻往往實際行使著股東權利。在股東資格成為未決的爭議內容時,是否實際行使股東權利這一事實判斷,對司法者決定誰應當、誰更適合享有股東資格具有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煙臺市地方稅務局萊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