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殺手不太冷》是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第一部美國電影,電影既沿襲了法國影片浪漫唯美、默默柔情的風格,也加入美國好萊塢電影警匪槍戰(zhàn)片的商業(yè)元素,實現(xiàn)了純粹藝術(shù)與大眾文化的完美結(jié)合。
關(guān)鍵詞:人性;善與惡
一、殺手與“問題女孩”
里昂是意大利裔男子,心愛的女孩被她親生父親殺死,里昂報仇殺死了這個父親,于是孤身一人來到紐約做起職業(yè)殺手,一盆無根的綠色盆栽訴說著里昂漂泊無依的孤獨人生。影片開端是一個血腥的殺人場面,在重重防范下,殺手里昂還可以像身臨無人之境般輕易接近獵物,殺人冷酷,機智英勇,手法嫻熟,無不交待他是一個頂尖殺手??墒?,頂尖殺手也有普通人的一面,生活中的里昂跟周圍人沒有半分差別,甚至更是孤獨,他沒有朋友(唯一的朋友就是雇主東尼),沒有身份證,沒有銀行卡,不善于與人溝通(從他后來和東尼談到錢的對話可以看出),只有一盆綠色盆栽陪伴他,殺手的職業(yè)充滿血腥暴力,綠色的植物就是他生命中唯一富有生機的一道光景,是他唯一的朋友,他精心愛護這個朋友,仔細擦拭每一片葉子,流露出的溫情實在不是殺手應該有的。平日的里昂只喝牛奶,當瑪婷達說他的名字是“cute name”時,還有后來瑪婷達說愛上里昂的時候,里昂喝牛奶噴出來,更是讓觀眾莞爾一笑,這個殺手不冷甚至有點可愛,窘態(tài)畢露。他生活中這些窘態(tài)可愛的一面很難讓我們把他和頂尖殺手里昂劃等號。
瑪婷達是個年僅十二歲女孩兒,生活在缺少關(guān)愛的家里,動輒被父親毒打、被姐姐欺負,她抽煙、滿嘴謊言、粗話連篇、逃課,四歲的弟弟是她唯一的依靠。于是弟弟被殺之后,瑪婷達決心為弟弟報仇。影片中有這樣一段對白“生活永遠如此艱辛,還是僅僅是童年才如此?”被毒打后的瑪婷達問里昂,她擁有同齡女孩兒不該擁有的成熟與憂傷,嘴角流著血,眼里含著淚,讓人心疼?!翱偸侨绱恕!崩锇荷畛恋幕卮穑R遮住了他的雙眼。
然而幾分鐘后的慘劇徹底改變了兩個陌生人的生活軌跡?,旀眠_在發(fā)現(xiàn)全家被殺后向里昂求救,絕望哭泣著請求里昂開門,里昂猶豫再三之下還是開了門,這道門也打開了自己心靈之門,不僅救了女孩兒,也使自己的生命獲得重生……
孤兒瑪婷達和孤獨的里昂,也許命中注定,也許機緣巧合,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下走到一起。里昂教瑪婷達使用槍,瑪婷達教里昂識字。他們的生活都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著變化。生活中開始出現(xiàn)樂趣,兩個人打發(fā)時間玩起猜名人的游戲。導演用比較快速的剪輯完成了敘事:瑪婷達先是扮演了麥當娜,里昂沒能猜出來,這樣簡簡單單的他都不知道,瑪麗蓮夢露,里昂不知道,卻透出不自然的表情,臉紅了,查理卓別林,里昂也沒說出來,于是感到有點掃興。這些細節(jié)把里昂的“笨”刻畫的淋漓盡致,哪里還像開始時那個頂尖冷酷的殺手呢?幽默的畫面讓我們忘了里昂殺手的身份,忘了瑪婷達還有滅門的報仇,這一刻,完全沉浸在恬靜幸福的生活畫面中,兩個孤獨心在互相取暖。瑪婷達的表白把殺手里昂驚異得措手不及,被牛奶嗆到,雖說里昂始終沒有回應,行動上里昂卻是處處保護著瑪婷達,孤身一人闖入警察局救出瑪婷達。緝毒警察史丹動用所有警力圍堵公寓捉捕里昂,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里昂鑿通通風管讓瑪婷達逃走,自己留下來周旋警察,生離死別的最后一刻里昂終于對瑪婷達說出來自己內(nèi)心的愛,“你給了我人生的樂趣,我也想快樂,安枕無憂,你永遠不會再孤單了,我愛你,瑪婷達?!边@是里昂對瑪婷達說的最后一句話,冷酷殺手內(nèi)心的愛被喚醒,顯然,他是非常感謝瑪婷達的,如果沒有她,里昂的生命幾乎一無所有,一生恐怕只會在陰影和血腥中度過,可是他又無法回報瑪婷達的愛,能做的只是用自己的生命為瑪婷達報仇,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瑪婷達的重生。在通向門口的路上,里昂生命最后一刻,眼看重生的新生活就要開啟,他卻中槍倒下。死亡,對他來說何嘗不是解脫呢?
二、人性錯位——殺手的善與緝毒隊長的惡
殺手里昂和緝毒隊長史丹分別代表了兩種暴力類型,可是他們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目的卻大不相同。里昂雖是殺手,但是盜亦有道,他殺的都是黑幫,毒販,殺的是社會安定的破壞者,他熱愛自己的工作。雖是殺手,但有自己的規(guī)矩“不殺女人,不碰小孩”。他也是始終堅守著一條規(guī)矩。當瑪婷達絕望的在他門口求救時候,他猶豫過后還是選擇了開門。
史丹是緝毒隊長,是國家暴力機關(guān)的執(zhí)行者,是法律和正義的維護者,事實上他卻是法律和正義十足的破壞者?,旀眠_的父親窩藏了一小袋毒品,卻遭到史丹槍殺全家,血染滿門的橫禍。浴缸里滿是鮮血,匕首下文弱稚嫩的弟弟,倒在血泊中仍然遭到射殺的父親,簡直就是喪盡天良的虐殺。影片中突出了緝毒隊長這一人物,作為執(zhí)法者,自己卻是癮君子,精神變態(tài)狂,殺人毫無原則可言,連女人和四歲的孩子都不放過,十足的變態(tài)殺手,嗜血成性,沒有人性。我們無法分清到底誰是殺手誰是警察,善與惡、正與邪,到底是站在哪一邊?如果國家暴力機器本來就是犯罪機器,那么讓普通人恐懼遠遠勝過屠殺的血腥,這樣的病態(tài)殺人狂成了國家機器的執(zhí)法者,普通人的生活還有什么安全感?呂克貝松用血腥的紅給這部娛樂色彩的影片在思想內(nèi)涵方面增添了幾分凝重和深邃。里昂雖為殺手,他在圍剿下可以把生的希望留給瑪婷達,自己困獸猶斗,斃敵無數(shù),直至最后倒在血泊中,隨著爆炸巨響與緝毒隊長同歸于盡,里昂把自己的人格生命揮灑的淋漓盡致,這個殺手確實不太冷。相反,緝毒隊長史丹活像惡魔,他出現(xiàn)的周圍聚集了恐懼,血腥和暴力。在現(xiàn)實社會中,殺手不冷,警察無情,如此鮮明錯位的對比,狠狠的譏諷了生活的荒謬,嘲諷并控訴著美國社會。
整部電影充斥著血腥暴力,既讓人熱血沸騰,也讓人肅穆冷峻。影片開始就交待了里昂是個頂尖殺手,緝毒隊長站在他身后他完全能夠感覺到,但是導演最后設(shè)置仍是讓他中槍倒地。從情感上,觀眾會扼腕嘆息,可是導演的設(shè)計也值得思考。里昂畢竟是游離在法律之外的殺手,屬于黑社會,是干的黑吃黑的工作,是不被傳統(tǒng)主流社會認同的,因此當一個人的存在和社會整體存在對立時,這個人的命運必然是走向毀滅與死亡。況且,只有他的死才能換來瑪婷達的新生,瑪婷達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影片最后我們也看到,瑪婷達帶著盆栽回到了學校,無根盆栽最終被移栽入土,里昂用另一種方式陪伴著瑪婷達。導演安排里昂最后于史丹同歸于盡的場景,表現(xiàn)了呂克貝松最大限度的人道主義關(guān)懷以及對現(xiàn)實社會的深刻思考和剖析,殺手不能活,法律與正義的破壞者也不能留,國際機器一旦變成破壞機器,社會被顛覆必然陷入混亂恐懼之中。悲劇的愛情故事透露出深刻的人文思考,是呂克貝松將愛情片和槍戰(zhàn)片的完美結(jié)合,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孤獨的里昂遇到孤兒的瑪婷達,苦難使他們相連,純真使他們相戀。然而在這個充滿邪惡齷齪的世界里,美與純真,崇高與愛情往往是以毀滅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永恒。另一方面,緝毒隊長作為國家法律與正義的維護者,可以為了一己私欲濫殺無辜,這種人必然導致人人惶恐,導致社會不安定。善于惡,在這個錯位了社會中,越發(fā)叫人思考,到底是什么改變了他們的本性。(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參考資料:
[1]《這個殺手不太冷——商業(yè)與藝術(shù)的完美結(jié)合》 孫曉麗
[2]《這個殺手不太冷——心的形狀》 樂天
[3]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