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濱州市鄒平縣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鄒平縣農民的健康、健身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為了探究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的開展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對濱州市鄒平縣六個鎮(zhèn)二十四個村莊的村民參與體育運動的基本情況、鍛煉情況、其他情況系統(tǒng)分析??偨Y了農村體育管理不完善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促進農村體育運動的更好地開展。
關鍵詞:農村體育;現(xiàn)狀;影響因素
作者簡介:蘇振南,男(1980.3-),助教,碩士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3--01
1、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參與者的基本情況
1.1性別結構
在對農村體育運動參與者性別比例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男性占85.4%,女性占14.6%,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女性的比例,占絕對統(tǒng)治地位。說明了鄒平縣男性村民比較于體育運動,女性由于思想相對于來說比較保守,再加上性別的原因,很少選擇體育運動,并且11.2%的女性參與者基本上是學生。
1.2年齡結構
在對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進行調查時,參與者的年齡結構呈現(xiàn)出了先遞增后遞減的特征。 總的發(fā)展趨勢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參與人數(shù)在逐漸減少。體育運動參與者的峰值出現(xiàn)在15-25歲這個年齡段,參與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為56.3%。從25歲以上參與農村體育運動的人數(shù)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55歲以上的居民基本上很少參與。體育運動跟體育參與者之間關系密切,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自身的身體條件也在逐漸變差,這是影響群眾參加農村體育運動的重要。總的年齡階段分布與農村體育運動參與人群的結構特點是相符的。
2、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參與者的鍛煉情況
2.1鍛煉場所
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的場所在地域上差距很大,臺子、碼頭、九戶等地,幾乎沒有運動場所。場地是開展農村體育運動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只有場地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農村體育運動才有開展起來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場地的多少對體育運動成功開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和制約。對于農村體育運動參與者來說,在對主要活動場所的選擇,排在首位的是籃球場,籃球場地較多、質量較好,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來為農村體育運動服務,其作用遠遠大于憑公共籃球場地設施作為農村體育運動服務之用。
2.2活動形式
濱州市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的活動形式大體可分為20人、10人、5人和其他形式。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的形式逐漸趨于小型化,社區(qū)化和家庭化。這些特點也符合了我國農村體育的當前形式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3、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開展的影響因素
3.1參與者的主體意識
參與者的主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能夠喜歡從事農村體育運動而不是參與其他活動項目。農村體育運動是參與者積極主動地追求個體自由和享受體育運動所能夠帶來的樂趣的體育行為方式。毋庸置疑,在普及農村體育運動時,貫徹這種思想觀念的關鍵點是樹立群眾自身的主體意識。
3.2政府的政策因素
政治作為國家和政黨的重大的活動,對體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鄒平縣,國家性質決定了鄒平縣政府對農村體育的領導權;國家的制度決定農村人民享有了農村體育這一項權利;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宗旨決定了農村體育事業(yè)的根本任務和基本性質;黨的發(fā)展跟我國的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的發(fā)展的大政方針進一步決定了農村體育運動事業(yè)發(fā)展的方針政策。
3.3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發(fā)展對策
3.3.1強化農民的健身意識
目前在農民的固有觀念中,認為生產勞動就可以替代體育運動。這種顧念是不正確的。體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宣傳,改變農民的這種錯誤顧念。在生產勞動中,進行的往往是簡單、機械的某個器官的動作重復,不利于全身各個器官的協(xié)調發(fā)展。時間長了之后,它會造成機體自身的運動損傷或機體的畸形,嚴重的時候甚至會降低勞動者的勞動效率。體育運動能夠促進農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能夠豐富農村社區(q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于新型農村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3.2充分發(fā)揮各級基層組織的作用
在鄒平農村,客觀存在大部分設備,場地設施少,難以實現(xiàn)和其他困難的協(xié)調發(fā)展,這就要求要積極跳動體育主管部門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各個社團的力量,實現(xiàn)在各個功能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和配合。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表演,照顧到農村各個群體的需要,不斷提高鄒平農村的體育運動水平。
3.3.3積極培養(yǎng)更多的體育人才
農民大多沒有太多的文化知識,在參與體育運動時,如果沒有合適的人指導,則無所適從,不但起不到健身的效果,還有可能出現(xiàn)傷病。因此,在農村,要積極調動各級各類體育指導人才,讓他們逐步成為農村體育活動的指導力量,為農村的體育運動事業(yè)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4、結論
4.1農村體育運動開展現(xiàn)狀與場地、活動群體、參與者年齡與性別的關系
在鄒平縣的農村體育活動參與中,男性比例要多于女性,且在校中小學生和大學生是這以群體的主體??傮w來說,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7-26歲之間,這反映了鄒平縣農村體育運動是以學校為中心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參與體育活動的人群不斷遞減,這是鄒平縣農民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特點。
4.2農村體育運動參與者的個體因素
調查發(fā)現(xiàn),在鄒平縣農村參與體育運動的人群中,參與者所獲得的體育運動知識,大多為在校期間所獲得的,缺少專業(yè)的體育指導人才,運動水平和規(guī)模都不盡如人意。在頻率和次數(shù)上,活動的頻率不高,一般為一周一次,多集中于在閑暇時間或節(jié)假日,且強度不大,運動效果不盡如人意。
4.3農村體育運動發(fā)展前景
總體來說,農村體育運動發(fā)展的前景是無限廣闊的。據(jù)筆者所調查,目前在很多鄉(xiāng)鎮(zhèn)都逐步開始有組織的搞一些舞蹈競賽之類的比賽,且部分人群參與興趣高漲。但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處在低水平的狀態(tài),農民的一些觀念和意識,還難以同步于社會發(fā)展的主流意識。因此,農村體育運動的開展,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這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長期而艱苦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黃稀琳. 論鄉(xiāng)村開展文體活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商業(yè)文化(下半月). 2011(08)
[2] 楊丹亞,朱書祥. 影響西部貧困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效果的因素分析——以商洛市為例[J]. 搏擊(體育論壇). 2011(07)
[3] 史海燕. 四川農村體育健身服務體系的制約因素及發(fā)展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10)
[4] 王勇. 畢節(jié)市農村籃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05)
[5] 郭立平. 吉林省農村體育場地現(xiàn)狀調研[J].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
[6] 陳貴春. 體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影響的研究[J]. 考試周刊.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