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電影在中國需求量非常大,這在每天央視六套的播放量上可以知悉。那么對于電視電影的藝術(shù)質(zhì)量和審美創(chuàng)造,我國電視電影還有哪些問題有待完善呢?這樣我們就有必要認識學習國外優(yōu)秀電視電影作品,從他們的創(chuàng)作中汲取創(chuàng)作技巧和藝術(shù)創(chuàng)意。本文試圖從近年來一部口碑和收視雙收的作品——《唐頓莊園》入手分析其創(chuàng)作技藝和美學造詣,期望可以從中學習一二。
關(guān)鍵詞:電視電影;英劇;審美思考;藝術(shù)造詣;《唐頓莊園》
作者簡介:唐向瑞,女,西北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3-0-01
說起電視電影這種影視形態(tài),在當今新傳媒時代,它有被學界研究忽視的趨勢,畢竟現(xiàn)代藝術(shù)存在的先詣第一道是過不了商業(yè)審視的門檻,在各種大制作、大宣傳以及明星大腕云集的作品面前,習慣現(xiàn)代快餐式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更趨于選擇畫面精美、場面恢宏的電影作品;同樣不甘落后的電視劇作也以各種社會的、心理的、噱頭式的存在為其占據(jù)一方沃土。存在于這兩種形態(tài)之間的是一項微妙的劇作——電視電影,它因其獨特的方式生存著,對電影或電視劇的審美思考有很多觀點,也形成了一批專業(yè)理論,那么電視電影在審美思考方面有哪些過人之處呢,我們有必要在這里談談。
學界對電視電影的界定一直不斷,影視專業(yè)學子最初介入這一影視存在形態(tài)時,就在把握它的概念界定問題,人們疑問最多的是,電視電影到底是“電視化的電影”還是“電影化的電視”?我們知道,電視電影最初的命名緣起于用于電視臺播放的電影,以電影的制作規(guī)律和特點來制作完成。考慮到誕生時間的先后,電視劇的語言游戲規(guī)則是從電影那里拿來的,電視電影直接就是電影本身。①我國電視電影的播放平臺是電視臺的電影頻道,我國對電視電影的需求是寵大的,央視6套電影頻道一天的播放量為11部,天天播,這樣一年下來,可需影片數(shù)量實在蔚為可觀。如此大的需求量,除了一些數(shù)字電影作為補給外,很大一部分要求電視臺親身制作或外包給影視制作機構(gòu)來完成,數(shù)量上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電視電影作為影視藝術(shù),它的完成質(zhì)量又如何呢?近年來在我國影視事業(yè)蒸蒸日上的步伐下,涌現(xiàn)了一批制作精良、藝術(shù)思想先進的作品,譬如,《我是植物人》《驚沙》《黑白》《阿桃》等作品。盡管我國電視電影已小有成就,但是在審視自身的同時,我們有必要將眼光放在國外同行身上觀察學習別人的特色和優(yōu)點,思考其審美取向,以添補我們的不足之處,為了中國電視電影的長遠發(fā)展和精湛技藝而研究國外的優(yōu)秀制作。
在本文中筆者向大家推薦英國ITV的自制劇《唐頓莊園》,英劇歷來以短劇、迷你劇著稱,它不似美劇和韓劇的篇幅,但短劇有短劇的精致之處,正因為它短,所以制作非常精良、要求嚴格,無論是場景設置、人物編排、情節(jié)構(gòu)思都追求足以匹敵大制作影片的水準。
劇集講究劇情,這是大眾評判一部劇優(yōu)劣的底限。一部電視電影最重要做到好看,除了場景編排、人物構(gòu)思要賞心悅目,劇情還要緊緊抓住觀眾眼球,《唐頓莊園》編劇朱利安·費勒斯稱:“如果這部劇是以冰河一般的速度緩慢進行,那么觀眾一定不會這么愛看。我討厭那種你去了一趟廚房、吃了一個三明治,回來之后卻發(fā)現(xiàn)什么也沒有錯過的電視劇。”我想沒有什么言辭可以更好地概括這部劇集的好看程度,只有通過以下一些成就來說明了,據(jù)了解,這部電視劇被吉尼斯世界紀錄以“2010年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之名收錄,這部電視劇連英國的王妃都在看,這部產(chǎn)自英國的電視劇在美國的艾美獎評選上拿下多項大獎。這部電視劇在英國被評價為自1995版《傲慢與偏見》以來“最好看的電視劇”;在內(nèi)地則被評價為,“它滿足了你對那個時代的英國的所有想象,有落魄的貴族‘嫁’給有錢人的女兒,有氣質(zhì)十足的英國管家,也有拼命想爬進上流社會的窮仆人,有戰(zhàn)爭,有私通,還有同性戀?!?/p>
思考《唐頓莊園》的審美力,首先是它考究的場景、精美的服飾、貼近歷史的貴族生活,這部劇最大的魅力是抓住了當代人對上世紀英國貴族高雅至極生活的向往,最大限度地從時代背景、故事架構(gòu)、服裝造型到臺詞演技精致無比地呈現(xiàn)出上世紀英國貴族莊園主仆兩個集體生活中的點滴情節(jié)。這是英國電視電影劇集最得天獨厚之處,英國有著歐洲世界中貴族階級生活最奢侈最嚴苛的時代,并且歷史悠久,這是美劇所不能滿足觀眾的地方,《唐頓莊園》滿足了東方觀眾和一直企望歐式生活的美國人一探究竟的心理,并且英國人做事向來嚴謹,對影視文化追求細致,使其劇作刻畫真摯翔實,令世人無可挑剔。比如提出劇中人在談話時使用“男友”一詞是否過于現(xiàn)代,結(jié)果被認為是“英國上流社會的百科全書和活的編年史”的編劇朱利安立即指出,1889年的英文報紙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男友”一詞,因此口頭使用應該更早。
同時《唐頓莊園》最成功的一處,在于其對人性的刻畫。戲中沒有絕對的“反派”,每個人物都頗具個性,人物的可愛與可恨拿捏得恰到好處,使作品擺脫了人物設置扁平化的問題。劇中托馬斯一角,在第一季中運用各種手段排擠新來的仆人貝茨先生,與其他人物相比宛然一個反派,但到第三季得知三小姐逝世的消息后,傷心的痛哭流涕,讓觀眾都為之感動。第一女主Mary在第一集得知口頭協(xié)議的未婚夫在RMS Titanic 號上遇難時堅決要求父親,自己不能以未婚妻的身份出席喪禮,而且對遇難的親戚沒有一絲悲痛之意,此舉使人感覺這位大小姐未免鐵石心腸,可是在之后的劇集中,就算仆人入獄,Mary也是極盡能力安慰受傷之人,想盡辦法救自家仆人脫困。
任何藝術(shù)都可以視為話語,而話語與文化語境具有互賴關(guān)系,這種互賴關(guān)系又受制于更為根本的歷史。②英國電視電影的年代戲在表現(xiàn)不因時代和地域變更而影響的感情觀和家族史時,一切基于當時歷史,將細節(jié)考究地融入當年的生活,追求最大限度還原當時的生活,這便是這部英式電視電影最大的美學造詣。
參考文獻:
[1]http://baike.baidu.com/view/591869.htm
[2]《理論出發(fā)點的選擇》選自《走向原創(chuàng)的思想:人文建設與否定學》 劉淮南著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