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風(fēng)》代表和反映了以下我國先民早期審美思想:中和之美,對大、力量和勇敢的崇拜,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丑惡的厭惡。本文就從《國風(fēng)》中鳥意象所起的比興作用,來做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國風(fēng);早期審美思想 ;鳥意象;比興
作者簡介:單晨(1987-),男, 四川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1級美學(xué)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典美學(xu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3-0-01
《詩經(jīng)》中絕大多數(shù)篇章都是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踐的真實反映,我們正可以循著他們的足跡,跨越千年,穿越時空,感受其純樸的審美觀。
下面我們探討《國風(fēng)》中所表達出了先民早期的三種審美思想。
一、社會功用中體現(xiàn)出的中和之美
《國風(fēng)》的“中和”美學(xué)思想表現(xiàn)為社會和諧,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鄭風(fēng)·女曰雞鳴》是首寫夫妻在婚姻愛情生活中相親相愛的詩,表現(xiàn)了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的和諧美。如《周南·葛覃》、《周南·卷耳》、《周南·漢廣》等都集中體現(xiàn)了普通家庭成員之間、愛人之間以及朋友之間的美好感情。《詩經(jīng)》中還有大量詩歌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的美好關(guān)系,如《鄭風(fēng)·野有蔓草》敘述在春意盎然、露珠未晞的清晨,一位男子與一位美麗女子的邂逅。有美景襯托,更顯女子與男子的邂逅美麗而生動。《鄭風(fēng)·風(fēng)雨》用“風(fēng)雨凄凄,雞鳴喈喈”起興,來歌詠夫妻久別重逢后的喜悅心情。用動植物起興作為故事背景,是《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意境之美的一大亮點。
二、以大為美
《詩經(jīng)》所記錄的時代,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還處在對立與斗爭中,經(jīng)常面臨自然災(zāi)害和野獸的襲擊。由于生產(chǎn)力低下,先民對一些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如雷電、月食、洪水、干旱尚不能做科學(xué)的判斷,因而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為了生存,也為了勞動耕作的需要,就自然產(chǎn)生了身材高大、體格健碩的審美標準?!对娊?jīng)》有些篇章直接用“碩”作為題目,比如《衛(wèi)風(fēng)·碩人》, 《唐風(fēng)·椒聊》中又用“彼其之子,碩大無朋”來贊美女子多子。此外,“以大為美”也是衡量男子美的標準。如《齊風(fēng)·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抑若揚兮”描寫一位男子高超的射藝、高大的身材以及俊美的面貌,整首詩流露出贊美之意。再如《邶風(fēng)·簡兮》描寫女子觀看舞師表演,不僅被其高超的演技征服,更對其魁梧之身軀癡迷,結(jié)尾處引起了這位女子的無盡思念。由此可見,當時男女的擇偶標準也是以高大健碩為標準。
三、對力量和勇敢的崇尚
這方面表現(xiàn)最突出的是雉鳥?!兑讉鳌ふf卦》:“離也雉”、“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兵戈?!蔽覀兪熘鸷腿斩紝儆陉杽?,由此可推想,在當時雉鳥也有類似的象征意義?!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拔屣?,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①在這里用它的名稱呼百工的首領(lǐng)。故可推出《詩經(jīng)》時代雉鳥象征著力量和勇敢的結(jié)論。
《詩經(jīng)》時代,祭祀天地宗廟、宴享賓客以及其他重要場合,都需要樂舞?!抖Y記·樂記》有關(guān)于樂舞的描寫:“故鐘鼓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雹谌藗儽硌輼肺?,以象征力量和勇敢的鳥兒或其羽毛為道具,顯示本族的力量。頭插翟羽的桑林舞,就具有令人恐懼的威懾力?!囤L(fēng)·簡兮》雖是一篇抒發(fā)衛(wèi)國宮廷女子贊美愛慕舞師的詩歌,但詩中先說女子心儀的他“碩人俁俁,宮廷萬舞。有力如虎,執(zhí)轡如組”,接著再說“左手執(zhí)籥,右手秉翟。”《毛傳》稱:“以干羽為萬舞?!雹廴f舞是典型的武舞,以翟羽和盾牌為道具。所以,此詩也傳達出了用鳥羽來象征力量和勇敢的意義。
還有《王風(fēng)·君子陽陽》、《陳鳳·宛丘》,兩詩中執(zhí)鳥羽的舞蹈均是雄壯的武舞,很明顯是對勇敢和力量的贊嘆。
四、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丑惡的厭惡
因為一些鳥的外形丑陋或習(xí)性不為人們所習(xí)慣,人們認為它們是惡鳥,是邪惡的象征,因此它們就被用來比喻惡人或黑暗現(xiàn)實的反映。如,鴟鸮(鸮即貓頭鷹)、烏鴉等。
《陳風(fēng)·墓門》是一首政治諷喻詩。詩正是以鸮來映襯品行邪惡的統(tǒng)治者陳佗,表達了國人對統(tǒng)治者的嘲諷和咒罵。
《邶風(fēng)·北風(fēng)》是一首反映貴族逃亡的詩。錢鐘書評道“《傳》‘狐赤烏黑,莫能別也,’《正義》‘狐色皆赤,烏色皆黑,喻衛(wèi)之君臣皆惡也?!唇裰V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④ 因為周代大官穿紅衣,小官穿黑衣,狐貍比喻穿紅衣的,烏鴉比喻穿黑衣的。詩篇喻政局的威虐不言而喻。
《曹風(fēng)·侯人》寫對候人的同情,對朝貴的怨刺。用鵜比喻朝中貴人,諷刺他們不是自己求食,而是高高在上,靠別人供養(yǎng)。
《豳風(fēng)·鴟鸮》借母鳥哀訴以及在黑暗統(tǒng)治下底層人民的悲慘情狀的真實寫照,表達出那兇惡的“鴟鸮”、無情的“風(fēng)雨”就是黑暗惡人惡勢力的象征。
《鄘風(fēng)·鶉之奔奔》是一首嘲諷、責罵衛(wèi)國君王的詩。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代衛(wèi)公子刺宣公也。”⑤整首詩都集中表現(xiàn)了人們對衛(wèi)宣公的諷刺和憎恨:連禽獸都不如,更不配當君長。
總之,經(jīng)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國風(fēng)》中體現(xiàn)的先民早期的審美心理,以及它們怎么通過鳥意象運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對我們研究《國風(fēng)》以及《詩經(jīng)》的整體美學(xué)思想或許會有某些方面的幫助。
注釋:
[1] 李夢生.左傳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1080頁.
[2] 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音世界書局本,第1530頁.
[3] [清]王先謙 撰 吳格點校.詩三家意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第185頁.
[4] 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第85至86頁.
[5] [清]方玉潤撰.詩經(jīng)原始[M].北京:中華書局,1986,第162頁.
參考文獻:
[1] 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影印世界書局本.
[2] 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 [清]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M].北京.中華書局,1986.
[4] 余冠英.詩經(jīng)選[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0.
[5] [清]王先謙 撰 吳格點校.詩三家意集疏[M] 北京:中華書局.1987.
[6] 李夢生.左傳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