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在不斷的交往中成長著,在校園里,每一次的師生接觸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案例,每一個教育案例都會給我們很有意義的啟迪。一名合格的師者會不斷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歷,讓自己成熟,讓學生成長。教育是平等的,而且不能無愛,更重要的是不斷的思考和學習。
關(guān)鍵詞:案例;思考;教育信條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2--01
我常常會思考和學生之間發(fā)生的很多小事,事后會做很多種假設(shè),即使這樣,我也常常在處事的時候出現(xiàn)一次次的失誤,其有大有小,不過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總結(jié),也正是因為這些經(jīng)歷才使我不斷成長。下面是我經(jīng)歷的一個案例,和大家分享:
教育案例:
某年夏,自習課上,一同學正“全力”閱讀一本厚厚的濫情小說,于是我當即批評他不遵守班級規(guī)則,言辭激切,有如審判罪犯一般。
可是,我“審”得越來勁,他就越針鋒相對。我猶如“劊子手”,他就神似敢死隊員。于是我更加暴躁,以驚人的力量將其扔出教室,并關(guān)上門。相錯一秒時間,教室門被重重踹開,我沖出門,人已溜之大吉。
時間停頓,剩下尷尬。
最終,我怏怏不樂走出教室。
后來,此事在家長的周旋下黯然渡過。
案例分析:
此事給我很深的思考。
學生確實是犯錯在先,但我的處理方式也存在問題。
一般情況下,學生出現(xiàn)錯誤或被當眾批評時,可能會出現(xiàn)害怕、羞愧、憤怒等負面情緒;同樣當老師被頂撞時也會出現(xiàn)氣憤等負面情緒。
而人在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思維會變得狹窄或被阻斷,只顧表達而忽略了傾聽。從而會把本來并不大的問題激化。認識到這一點,對老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老師在和學生相處的時候不要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批評學生。要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先行平復(fù)自己的情緒,以使自己的思維能夠正常,從而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面臨的情況,找出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處在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時,與學生講道理就會是徒勞的行為,言辭不當還會激化矛盾。因為這時學生思維是受阻的,其不能對老師所說的話進行良好地消化。
老師要幫助學生平復(fù)情緒,必須運用一些有效的身體語言,如用手撫摸學生或給學生輕輕地擁抱傳遞老師的關(guān)愛,或者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等待學生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
只有待學生冷靜下來以后再去和他探討和分析問題所在才是有效的。在和學生相處時,老師要謹記不要和學生著急,要為學生著想。
試想,如果我當時出于保護和尊重的角度去處理問題,結(jié)果會大不一樣的。
我想,教育的真諦首先是一種尊重,一種保護,一種支持,一種寬容,一種溫暖。如何走進學生心靈,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著。
一個不會微笑的老師,他可能正在制造人間地獄,他會讓學生生活在謾罵之中,生活在恐懼之中,生活在痛苦之中,生活在仇恨之中,生活在極度的緊張之中。
所以,作為師者的人面對孩子們要常常微笑,要有格外的寬容和耐心。關(guān)心每一片落葉,感受每一縷微風,欣賞每一絲微笑,記住每一個憂郁的眼神,是善良的開始,是走向高尚的第一步。
教師要堅守的信條:
一、平等對待是教育的重要原則。
每個老師都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著不同的學生,他們的存在正是我們的意義,如果你忽略他們的感情,那你就是在質(zhì)疑自己的感情,如果你否定他們存在的意義,實際上也是在忽略自己的價值。每個個體生命都應(yīng)該受到應(yīng)有的尊敬,正如你期盼著所有的人尊敬你。平等的思想在教育中就尤為重要了,若你在思想深處沒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已經(jīng)處在了自己構(gòu)筑的思想危機中。
二、愛和激情是要不斷堅持的品質(zhì)。
老師們常常在三五年之后就會在工作上進入情感困乏階段,這意味著很多教育者會早早地喪失對工作的激情,久而久之,對教育工作和學生漸漸失去“愛”的感覺。這種現(xiàn)象是可怕的,它不僅影響自己生活的情緒,而且會影響自己在處理學生問題上的判斷力。失誤會一個接著一個到來,焦躁、恐懼繼而喪失信心,其負面影響是可怕的。所以,教育工作是一項艱巨,每位老師應(yīng)該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的愛心延續(xù),讓自己的激情永不褪色。
三、寬厚溫和會帶來“效益”
我一直堅信:心因?qū)捄穸鴤ゴ?。在教育工作中,老師要寬厚且溫和,如果不具備這一點,我們就無法跨越和學生之間的代溝,也無法和同學們形成平等交流的平臺。我想,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不會使學生們對教育產(chǎn)生厭煩和排斥的心理,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是有幫助的,這些也必會促進教育良性發(fā)展。
結(jié)束語:
教育案例在教育中是最有價值的財富。作為一個師者,應(yīng)該不斷地在教育中成長,而促其成長的土壤就是身邊的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案例所帶來不僅僅是老師的成長,在案例中學生們也會不斷成長,當然,學生們成長成什么樣和老師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方式和方法極有關(guān)系。師者溫和,學生自然就不會暴戾;師者大度,學生自然就不會狹隘;師者有愛,學生自然就不會仇恨。做到這些,對于師者自己的成長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學生來講,那將是造就高尚靈魂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