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高中課程中一門相當枯燥的課程,高中學生又面臨著即將高考,學習任務重、學習時間緊迫,因此,必須要注重對其教學有效性進行提高。那么如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那么不但不會對其教學有效性進行提高,甚至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必須要對其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革,其中開放式教學就是在老師對其主導型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的同時,能夠讓學生主動的探索和思考,從而形成一個老師和學生互動學習的模式,有助于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行提高,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下面本文就對開放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開放式教育 高中數學教學 發(fā)散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79-01
數學是高中課程中一門相當枯燥的課程,在高考的壓力下,高中生在進行數學的學習時,通常會由于其枯燥性而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削減。如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那么不但不會對其教學有效性進行提高,甚至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一方面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根本上得到激發(fā);另一方面還使學生在數學上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培養(yǎng),由此可見,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開放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作用
所謂開放式教學,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開放式課堂,老師在對對其主導型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的同時,能夠讓學生主動的探索和思考。這種教學模式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課堂中,老師的教學能和學生的學習形成一種互動環(huán)境[1]。在教學時,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使其在數學教學活動的討論中,能夠得到知識的學習以及能力的鍛煉。在數學課堂上,鍛煉學生的主要是其發(fā)散性思維,使學生能夠從各個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而在課堂之后能夠對這種發(fā)散性思維予以充分的運用。
目前,在不斷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在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到的就是要對“填鴨式”的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打破,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此外,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還要充分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以此保證開放式教學模式能夠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能夠合理的被應用。
2 開放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將開放式教學模式合理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活躍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氣氛,而且還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所以開放式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對數學公式及概念進行探索,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高中的數學學習中,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學概念和公式,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中,對學生學習數學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關鍵之一就是學習這些公式及概念。為了讓所學的概念及公式能在學生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組織一些數學探究性活動,在活動中和學生共同探討數學公式及概念的產生、發(fā)展以及形成的歷程[2]。
2.2 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激發(fā)
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其興趣就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根本上得以調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激發(fā)。在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時,首先,數學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學習情境,同時引導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作用,以此使學生對數學進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其次,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使其能夠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全身心投入[3]。
2.3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求知欲進行培養(yǎng),而且還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首先,在小組間進行數學學習方法的討論時,老師對學生間的交流和討論予以督促,使其具有小組榮辱感和團隊合作意識。其次,在課堂之后,為學生布置合理的作業(yè),讓學生之間能夠自覺的交流與討論,同時開展學生間相互合作及督促模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及團結意識[4]。最后,在使學生的團隊合作及團結意識得到培養(yǎng)的同時,也使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得到了培養(yǎng)。
2.4 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得以充分培養(yǎng)
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很多數學題目都屬于開放式的題目,所以,在學生解答數學題時,要用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同時,教師也要用多種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能夠得以充分的培養(yǎng)。保證學生在接下來的數學學習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交流、創(chuàng)新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對數學題目進行解答時,能夠找出適合自己的數學答題模式。于此同時,學生在對數學習題進行探討的過程中,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自己對數學的認識得以加深,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及主體性。所以,對數學習題的探討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身特有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5]。
3 結語
總之,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能夠引導學生對問題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這樣不但可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效性進行提高,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所以,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高中老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每個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結合,那么在開放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其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創(chuàng)新,以提高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肖.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31):852-853.
[2]武金鎖.淺談在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524-526.
[3]張士舉.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應用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1):521-522.
[4]劉偉.關于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有益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362-363.
[5]林海芹.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文理導航(中旬),2012(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