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整體法制建設的步伐,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教育法律體系。但教育法律制度的存在,并不意味著教育法治的完善,有關高等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糾紛在全國此起彼伏: 從“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案”到“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案”,高校不斷被自己的學生推上各種訴訟的被告席,這直接表現(xiàn)出學校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之間的激烈沖突,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學校管理權限以及派生出的一整套弱化學生權利的管理制度的弊端。此論文通過對高校管理權和大學生權利沖突與協(xié)調的研究,結合我國國情提出改革高校管理模式,成立專門非政府組織等可行性、針對性建議,是對高校權力運行法制化進程作出的必要探索,同時對高校管理權和學生權利的協(xié)調也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法治社會貢獻力量。
關鍵詞:高校管理權;學生權利;沖突;協(xié)調
一、高校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沖突的現(xiàn)狀
1、高校管理權與大學生財產(chǎn)權的沖突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28、29條規(guī)定。學校有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護學生人生財產(chǎn)安全。并基于該目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和處分的權力和權利。與此同時,財產(chǎn)權作為憲法和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權利,大學生個人擁有的合法財產(chǎn)理論上不易成為學校管理權處分的對象。但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在課堂上玩手機、平板;日常宿舍中熱得快、電飯煲等有一經(jīng)查處給予沒收使學生的財產(chǎn)權屢屢被學校的管理權所侵犯。
2、高校管理權與大學生人身權的沖突
在學校,學生有權進行評教活動,但學校卻利用自己的自主管理權把學生的學習活動都限定在一定的框框內。大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高校有保護大學生人身安全的義務,對高校大學生不可以體罰、人格的歧視,這些都是大學生人身權的一部分,也是高校管理中需要十分注意的方面。
3、高校管理權與大學生隱私權的沖突
學校對學生違紀的事實、處分結果張榜公布、是學校將學生的分數(shù)公布于眾等等,這些都是高校管理權與學生隱私權沖突的事實。大學生大部分為年滿十八周歲的成年人,他們的隱私權在法律條文上是有保障的,但是學校有權制定一定的規(guī)章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且出于安全考慮,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從而產(chǎn)生沖突。
二、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利沖突的原因
近年來,高校管理權逐步自主化,雖然我國法治建設不斷深入,學生的維權意識也有所提高,但還是出現(xiàn)了學生的隱私權、財產(chǎn)權、人身權等受到侵害的現(xiàn)象。原因何在,我想還應當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方面、高校對學生行使管理的正當性及其權力限度。學生進入學校就是為了受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要要求高校享有對學生的管理權。但是高校的管理權也是要有限度的,不可以侵害學生權利為代價;第二方面,由高校管理與學生之間的權限造成。就高校管理而言,高校管理體制的不健全、不規(guī)范、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識淡薄,這些都是有可能造成高校管理權侵害學生權利的原因。而在我國,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學生的法制觀念逐漸提高,但目前為止高校與學生的法律地位尚未確定,關于高校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保護的法律少之又少加之學生權利受侵害后法律救濟渠道又不暢通,加劇了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利的沖突;第三方面,在對近幾年關于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利沖突的案件中,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1、高校對學生做出的處分畸重;2、高校的管理行為有程序瑕疵;3、學生權利義務的分配不合理;4、高校自制的校規(guī)校紀不規(guī)范,有與法律及規(guī)章相抵觸之嫌
三、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利協(xié)調的建議
高校管理秩序是我國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權利保護也是法治進步的重要板塊。怎樣才能在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利中尋求一種平衡,我提出以下建議:1、改革高校管理模式。轉變“管理本位”為“學生本位”的觀念,切實為學生考慮;提高高校教職員工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減少工作當中的疏忽;逐步完善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制度,從制度上減少沖突;2、高校學生權利保障應當遵循的原則,高校學生權利保障應當遵守尊重學生權利原則、堅持法律優(yōu)先原則、堅持正當程序原則、堅持按照正當比例原則;3、逐步完善立法。雖然國家在維護大學生“學位授予和學位證書的頒發(fā)方面”有一些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審定學位授予單位的原則和辦法》等,但在具體保護大學生的權利問題上仍存在非常多的問題;4、規(guī)范內容及制定程序的完善。在修改的過程中對影響學生重要權利的事項實行法律保留同時高校管理活動程序應當完善,最好應當讓學生參與校規(guī)的制定;5、提高在校生的法律意識,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6、嚴格依法管理,依法治理;7、疏通救濟渠道。 完善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申訴制度;擴大行政復議范圍;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健全教育司法救濟制度;成立專門的非政府組織——大學生權益保護協(xié)會;8、加強對高校管理權的監(jiān)督;9、平衡兩者的權利,創(chuàng)造和諧校園。對高校管理權的限制應該是有限度的;對大學生的權利訴求也要進行必要性考慮。
結語: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依法治國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公民的民主、法制觀念也日益增強。在這種形勢下,高校逐漸從一個封建家長式的管理者向現(xiàn)代服務式的管理者轉變,高校學生的權利意識也逐步提高。然而受傳統(tǒng)辦學模式影響,高校管理理念過渡緩慢,加之高校管理方面法律滯后,暴露出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益相矛盾的問題。對高校行使管理權過程中的問題及我國大學生權利保護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建設性意見有利于我國教育的發(fā)展,有利于高校更好的行使管理權也使學生的權利免受侵害。(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xiāng)市河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朱孟強.我國高等學校與大學生法律關系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2]馬鷹. 高校管理權與學生權利沖突分析[M]. 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3]張金輝.高校自主管理權與大學生權利的沖突和平衡 [J];河北法學;2011年02期
[4]黃曉峰.試論高效管理過程中的權利沖突和平衡[J];黑河學刊;2009年02期
[5]陳雪映.關于大學生權利維護的法律思考[J];品牌(理論月刊);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