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1.寫作的緣由 關于慘案的感想 目睹遇害學生 沉痛的哀悼2.對于此次事件,周作人看得非常清楚,他意識到直接與政府交涉一定沒有好結果,所以放棄了要求政府當局“徹底查辦”的“夢話”,僅“單獨關于這回遭難的死者說幾句感想到的話”而已,也表明了他“百無一用”的書生身份。3.作者通過對死者的“哀悼”來譴責執(zhí)政府大殘殺的暴行,用“惋惜”來表達對死去的年輕學生的緬懷。面對“三一八”的槍聲,周作人和當時無數(shù)的知識分子一樣沒有被嚇倒,而是勇敢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守住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心底線和道德底線。4.《記念劉和珍君》以“我說不出話”作為結尾,表明哀痛到了極點,言已盡而意無窮,并與開篇相呼應——“就將這作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薄蛾P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用了兩副挽聯(lián)結尾,挽聯(lián)雖然有對帝國主義和革命政府的政治諷喻,但包含更多的是無奈與無助。論調悲觀沉痛,缺少了魯迅筆下文章的“匕首力量”,不能直刺敵人的心臟。
《寫人要凸顯個性》
1.爬滿了一條條蚯蚓似的 2.他背著手,身體微微向前傾著,慢步踱上講臺。從這時起,30多雙眼睛就像著了魔似的,滴溜溜地跟著他轉。他開始講話了,伴著抑揚頓挫的句句妙語,他就這樣在講臺上踱著,上半身隨著語調而有節(jié)奏地前后搖擺著,手也在胸前自然而有力地揮動著。與其說像是指揮家,倒不如說像是巫師手舞足蹈地對我們詛咒,將我們吸引。3.文章通過語言描寫、白描、敘述典型事件,刻畫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普通人。(1)語言描寫:“以前沒見過你,第一次啰?不曉得規(guī)定,也不罰沒了,趕緊挑著走吧。”刻畫出一個溫情執(zhí)法的城管?!鞍巢灰耍l要就送給誰好了!”刻畫出一個倔犟的農民形象;(2)白描:“精瘦”一詞則把老人刻畫得栩栩如生。(3)典型事件:精瘦老人轉換思維,把鮮筍提到糕團店借買的敘述,刻畫出一個極具智慧且充滿愛心的老年人形象。
《寫人敘事散文閱讀之作者傾向》
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老母的拳拳摯愛及難報三春暉的感傷詠嘆,作者對于無私母愛的謳歌,濃烈而深沉。文章開頭“但內心總難消?!?,而結尾卻說“你定將悔恨終生”。文章直接寫自己對母親的牽掛,而后作者一再寫“母親老了”“母親日漸衰老”“母親去世”,寫對母親年老及去世的痛惜。本文通過具體的事寫作者對母愛的回報,表達了拳拳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