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4億港元!這個數(shù)字不僅打破了曾梵志的個人拍賣紀錄7536萬港元,
打破了由村上隆于2008年紐約蘇富比憑雕塑作品《我寂寞的牛仔》
創(chuàng)造的1516萬美元(約合1.5億港元)的亞洲當代藝術家紀錄。眾人為之振奮,
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似乎已經(jīng)走出了2012年的陰霾。
10月5日晚7點整,蘇富比亞洲四十周年晚間拍賣現(xiàn)場,近700人將會場擁的水泄不通,連會場外也是人頭攢動。曾梵志創(chuàng)作于2001年的油畫《最后的晚餐》,是他“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一幅。在以7000萬港元起拍之后,很快被現(xiàn)場買家競價1億港元,隨后被兩位電話委托買家加價一路飆升,現(xiàn)場幾度爆發(fā)掌聲。十分鐘激戰(zhàn)之后,這幅作品最終以1.6億港元一錘定音,加傭金最終成交價高達1.8044億港元。而這幅作品最初的最高估價只有8000萬,勉強趕上成交價的一個零頭。有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如此大手筆的買家,是卡塔爾公主。
億元時代?
拍賣之后,這個數(shù)字使無數(shù)人吃驚。就連代理曾梵志畫作的香港高古軒畫廊負責任Nick Simunovic都表示:“對這樣的天價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市場能有這么高質(zhì)量的拍品出現(xiàn)令人吃驚,但確實這一切都發(fā)生了?!备腥怂懔艘还P賬,曾梵志這一幅畫的成交價,可以換香港嘉德夜場的整場拍品,其中包括宋代書法以及各種玉璽、青銅器、漆器、玉器,還多出4000萬港元。
隨后,有人大贊中國當代藝術拍賣進入“億元時代”,也有人質(zhì)疑個別現(xiàn)象并不能引導整體市場,更有人揣測這個天價數(shù)字是有人做局。更準確地說,曾梵志的作品,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億元時代”打響了第一槍,而突破億元大關仍可能只是一種稀缺現(xiàn)象。
不僅是曾梵志,這次香港蘇富比秋拍62件拍品,最終成交額達11億3247萬港元,幾乎是最初總估價的翻倍。這其中趙無極的三聯(lián)作《15.01.82》拍出8524萬港元,劉野的油畫《劍》以4268萬港元成交,都刷新了藝術家本人的拍賣紀錄。包括他們?nèi)嗽趦?nèi),共有11件拍品創(chuàng)造了世界最高價的紀錄。爆發(fā)式的拍賣市場,挑動了很多人興奮的神經(jīng)。相較于去年蘇富比香港的那個黑色星期天,今年的火爆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去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成交量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37%,和同年的春拍相比也下降了18%。其中最慘淡的當數(shù)10月7日晚那場“亞洲當代藝術拍賣專場”,帶有顯著中國當代藝術富豪的作品紛紛流拍,許多作品大幅降價依舊乏人問津,岳敏君和王廣義均有作品流拍,中國當代藝術遭遇了滑鐵盧。
造成這一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泡沫破裂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當代藝術因為形式、內(nèi)容和天價做局的現(xiàn)象遭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猛烈抨擊。當代藝術市場本該有一個長期而緩慢的增長過程,不應有暴漲暴跌、大起大落的極端現(xiàn)象。而前幾年中國的火爆市場,更多的被認為是“偽當代藝術”的炒作市場。
那場拍賣之后,策展人顧振清這樣評價說:“2012年10月7日也許是藝術圈選擇遺忘的一個星期天。貼有中國符號標簽的當代藝術名家?guī)捉庥黾w滑鐵盧,或在泡沫擠干的底價位上不斷流標,或以市場價30%或更低的‘白菜價’成交,資本雄霸中國當代藝術的‘黃金八年’曲終人散?!鼻K人散的信號不僅是香港蘇富比,整個秋拍市場的總成交額比2011年減少了將近一半。
寒冬已經(jīng)過去?
根據(jù)全球藝術市場信息網(wǎng)ArtPrice統(tǒng)計顯示,在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間,即使是最負盛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他們的市場價值大多有所下降。盡管拍賣收入仍然排在中國第一、全球第二,但曾梵志作品的拍賣成交額同比下跌了15%。收入緊隨其后張曉剛更是暴跌36%,排名第三的周春芽略有上升8.9%??梢?,在2012年秋拍開始之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其實早已不復前幾年的風光火爆。
經(jīng)歷了去年秋天的滑鐵盧,很多人也將今年的春拍看作是中國當代藝術在經(jīng)歷調(diào)整期之后市場回暖的重要信號。最終,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版塊中的三個專場都有好收成,總成交額接近2億港元。這其中,方力鈞的《系列一(之四)》以1744萬港元成交、劉煒的《革命家庭系列:爹媽》成交價為1060萬港元、劉野的油畫《國際藍》則以1020萬港元落槌和曾梵志的《江山如此多嬌》也以988萬港元成交,春拍中當代藝術觸底反彈。
今年6月,ArtPrice網(wǎng)站又發(fā)布了一份去年“香港當代藝術拍賣排行榜”。風頭正勁的曾梵志仍然穩(wěn)居第一,同樣憑借“面具”系列的三張作品三度躋身前十榜單。其中今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他創(chuàng)作于2001年的作品《江湖》以334.88萬美元成交高居榜首。僅以曾梵志今年抽出的兩張同樣于2001年創(chuàng)作的同系列作品相比,蘇富比秋拍成交的這張《最后的晚餐》,成交價是佳士得春拍中那張《江湖》的將近7倍。不過短短的幾個月后,曾梵志的同期同系列作品便創(chuàng)造了天價,可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仍然非常不穩(wěn)定,投機性購買不僅會帶來驚喜,也可能隨時帶來意外的低潮。
最新一份ArtPrice網(wǎng)站計報告顯示,在2012到2013年度,盡管全球藝術市場出現(xiàn)萎縮,同比跌幅達2.4%,但全球當代藝術市場卻“逆市上揚”15%,發(fā)展迅猛突破10億歐元大關。這其中,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全球第二大當代藝術市場。報告中更分析稱:在全球藝術市場出現(xiàn)萎縮的情況下,全球當代藝術市場的迅猛發(fā)展說明這一市場已日漸成熟,雖然該市場目前只在全球藝術市場中占有13%的份額,但其重要性已被確立。
他們·身價
7906萬港元
張曉剛-《生生息息之愛》
在曾梵志創(chuàng)造奇跡之前,張曉剛一直以三聯(lián)作《生生息息之愛》于2011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拿下7906萬港元的戰(zhàn)績高居中國當代藝術家榜首。其實早在2004年,張曉剛便以一幅《血緣》97.72萬美元的成交價,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第一件“百萬寶貝”。《生生息息之愛》是他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畫中描繪多位裸露上身的原始男女棲身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中,在代表泥土的黃褐色畫面上,強韌的生命力躍動其中。
5712萬人民幣
劉小東-《溫床NO.1》
在張曉剛之前,劉小東的《溫床NO.1》(五聯(lián))在2008年以5712萬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中國內(nèi)地油畫拍賣最高紀錄。這幅畫是劉小東2005年到2006年在三峽現(xiàn)場鋪地寫生所創(chuàng)作的巨制,作品富有情節(jié)性和鏡頭感,濃重的色彩如實地記載了三峽移民拆遷時的情景。作品延續(xù)了劉小東一貫在宏大背景下對于生存其間的平凡人的關注。
2990萬人民幣
周春芽-《雅安上里》
“石頭”系列是周春芽早期的作品系列,他刻意偏離正統(tǒng)視覺效果,展現(xiàn)一種奇詭的石頭形態(tài)。在2013年《胡潤中國藝術榜》上,周春芽以2012年作品拍賣4億6564萬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排名首位。他的總成交額來自222幅作品,其中2012年最貴的作品是《雅安上里》,正是他1994年創(chuàng)作一幅“石頭”系列的三聯(lián)畫,成交價達29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