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誰來審判國王”
1649年1月30日,在倫敦白廳前的廣場上,查理一世被以“暴君、叛國賊、殺人犯和英國人民公敵”的罪名推上斷頭臺。三次庭審過程中,查理一世以沉默質(zhì)疑法庭的合法性, “審判國王”這一法律困境逼使法官們借助 “禁食布道”這一關(guān)鍵舉措堅定了信心和勇氣。一切都在平靜中進行,包括對國王行刑。在評論那段英國清教革命史時,英國政治家丘吉爾稱其為“史無前例”,它表現(xiàn)為與上帝立約的選民意識。
路易十六:“我饒恕你們并希望我的血能對法國人有用”
1792年12月11日,路易十六出現(xiàn)在國民公會的被告席前。這是一個頗具象征力的絕無僅有的時刻。一位手持鎮(zhèn)國寶劍的法庭書記員走在前面開道,68名黑袍法官進人威斯敏斯特大廳,在公眾面前開始了對國王的審判。國民公會以380票對310票否決了緩期執(zhí)行的提議,死刑意見得到無可爭議的多數(shù)。
這次審判是史無前例的,一方面是“國王化為烏有”,另一方面則是“法理化為烏有”。路易十六臨刑前說:“我死得很無辜。我饒恕你們并希望我的血能對法國人有用?!?/p>
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起義推翻了君主制?;屎蟋旣惡蛧跻黄鸨凰蜕狭藬囝^臺?,旣惤k爛而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兩句“金玉良言”:當大臣告知瑪麗,法國老百姓連面包都沒得吃的時候,瑪麗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們干嘛不吃蛋糕?” 當瑪麗被推上斷頭臺的時候,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這時瑪麗說了句“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羅蘭夫人:“啊,自由!有多少罪行是以你為名”
1793年11月8日,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吉倫特黨領(lǐng)導(dǎo)人之一羅蘭夫人被判處死刑并立即執(zhí)行,臨死前說出了那句:“啊,自由!有多少罪行是以你為名而犯下的!”
她的死相當從容。半路上,民眾沖著她惡聲高吼:“滾上斷頭臺去!”她微笑著回答:“您說得是,我正在往那兒去呢。”和羅蘭夫人同時處刑的,是一個因偽造貨幣而獲罪的中年男子,看到斷頭臺時渾身顫抖,站立不穩(wěn)。夫人說:“您先請吧,免得我的死增加您的痛苦?!眲W邮謸u頭:“命令書上的順序是你在前面?!狈蛉撕ΧZ:“您難道就忍心拒絕一個女人生命中最后的要求?”
意大利伯爵:“可恥的是罪行,而不是絞架”
死刑進入工業(yè)化時代,出現(xiàn)了斷頭臺,在君主專制時代,只有貴族犯了死罪才可以享受斬首的待遇,而平民百姓只能絞死。十八世紀初的意大利,曾有一個伯爵因謀殺而被叛絞刑,他是攝政王的親戚,于是他的家人去求情,要求至少該殺頭不是絞死,攝政王說了一句話成為名言:“可恥的是罪行,而不是絞架?!?/p>
貞德:“貞潔的女人,性器官不會被烈火燒傷”
死在活刑柱上的最知名人物要數(shù)法國的民族英雄貞德了,英國人相信她是一個巫婆,宗教法庭也希望她承認自己和魔鬼有交易,經(jīng)過一年的拷打,她始終不承認自己有罪,結(jié)果在盧昂被推上火刑柱。
一個匿名的編年史作者記載說:英國人搭起了一個高高的柴堆,讓貞德只穿了一件浸過硫的襯衫,綁在木樁上,讓每個人都能從下面看到她的身體,因為民間有這樣的傳說:貞潔的女人,性器官是不會在烈火中燒傷的。
蘇格拉底:難得的人道之燈?
在西方,被毒藥處死的最知名人士莫過于蘇格拉底了,他因觸犯了當時權(quán)貴的利益而被冠以腐蝕青年思想之名被迫飲毒堇汁而死,據(jù)說只是人感到昏昏欲睡,失去知覺后就進入死亡。這是希臘時代的一種死刑,那個酷刑年代里,這是一盞難得的人道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