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期間屢建戰(zhàn)功的王耀武兵敗被俘,四度背主甚至當過漢奸的吳化文投誠起義,這兩個前半生命運截然不同的將領在這場戰(zhàn)役后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王耀武:這是內(nèi)戰(zhàn),不是抗日,不必成仁
1948年9月24日,濟南大明湖北岸成仁祠東,一片寂靜。這是王耀武設在大明湖的“司令官指揮部”,他在這里呆了三天。剛到大明湖“指揮部”時,一看到“成仁祠”三個字,他就直搖頭,沒說話。
平時他脾氣很大,常見他發(fā)火拍桌子,這三天內(nèi),王耀武異常平靜。但平時煙酒不沾的他,卻變得大口喝酒,猛力吸煙。除了偶爾打個盹,三個晝夜,他沒睡過一個整覺。
9月24日清晨,他命令提前開飯,把指揮部的煙盒子、罐頭瓶子打掃得一干二凈。然后他把下屬召集到大殿中,發(fā)表了最后一次講話。
他說,現(xiàn)在我們外無援兵,內(nèi)有叛逆(指吳化文起義),在10倍于我們的重兵之下,已經(jīng)苦戰(zhàn)了8天,盡到了軍人的天職,無愧于心。接著,他說,至此,我王耀武已經(jīng)無“用武之地”,但我們不能“成仁”。第一,我們已經(jīng)盡了天職,第二,這是內(nèi)戰(zhàn),不同于抗日。假如我們自戕,必遭后人恥笑。因此,我奉勸大家,放下這已無用的武器,該投親投親,該投友投友,自求生路去吧。而我是黃埔三期學生,不能擅自投共,我將親率軍士,向北突圍,以報校長栽培之恩!
當時國共兩軍城北對峙,相距三華里之遙。其間全是稻田、池沼。王耀武突然率兵北突,待解放軍反擊,他又讓突圍部隊迅速退回,自己卻和幾名衛(wèi)士躲在一個小村莊的民宅中,扮作商人。遇解放軍搜索,他們假稱青島來的商人,道路不熟,迷了路。解放軍把他們送出村外。于是,王耀武安然脫逃,直到壽光境內(nèi),終因瞞不過民兵盤查而被俘。
王耀武對部下非常寬厚,平易近人,經(jīng)常是部下當面訴苦,他馬上解決,直接掏錢給你解決問題,改善生活。也因此,得到部下和士兵的擁戴。他為什么有錢,因為他還辦實業(yè),他的部下張靈甫對理財無方,經(jīng)常找王耀武接濟。
事實上王氏在理財上的天分,也成就了第74軍的優(yōu)良風氣。王耀武非常照顧官兵的一般生活,在第74軍特支費中撥款成立子弟學校,一切免費。在江西安福,廣西興安購地,讓年老傷殘官兵開墾,兩年后自給自足。
被俘后的王耀武在1959年被特赦釋放,任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不過此時,他的妻子攜王耀武畢生積蓄去往巴西,這使他深感悲痛,晚景凄涼。
1968年“文革”高潮期間,王耀武心臟病發(fā)作,于7月3日與世長辭,享年64歲。
吳化文:
攻克總統(tǒng)府的“四姓”將軍
不可否認,吳化文的起義大大加快了濟南戰(zhàn)役進程。
吳化文的一生與背叛結緣,他十七歲開始追隨馮玉祥,受到重用,步步攀升。1930年,手握一個手槍旅兵力的吳化文開始了他的叛變生涯。第一次叛變,他倒向了馮玉祥的死對頭蔣介石。但國民黨政府并沒有優(yōu)待這支部隊,士兵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更談不上武器裝備的更新。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吳化文部隊雖然也與日本軍隊周旋,但卻非常吃力,再加上經(jīng)不起日軍所施予的誘惑,到了1942年12月,吳化文致電國民黨重慶軍政部,請示能否投靠日寇,得到的答復是:只要不投八路軍,能保存實力,怎樣做都行。于是,吳化文又于1943年1月18日投靠了汪精衛(wèi),并很快任命為汪精衛(wèi)政權的第三方面軍上將總司令,協(xié)同日軍打擊八路軍。吳化文投靠日本人后,成為山東日偽軍的主力,總兵力達萬余人,瘋狂殺戮,制造“無人區(qū)”,這也為他以后遭唾罵埋下了伏筆。
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后,擔任汪精衛(wèi)政府“蚌埠綏靖公署主任”的吳化文再度“變身”投入國民黨,成了“抗日英雄”,并上任為國民黨新編第五路軍中將總司令,擁兵自重。后來,在馮玉祥的勸解下,吳化文改投共產(chǎn)黨。可是,在接下來的戰(zhàn)爭形勢中,吳化文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又暗中與蔣介石聯(lián)系,成為“兩面派”。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1948年9月19日,吳化文正式轉投共產(chǎn)黨,而歷史也給了他一次機遇,在1948年的濟南會戰(zhàn)中,吳化文所率的兩萬人部隊再度“倒戈”,使得沒有心理準備的國民黨部隊大敗,而解放軍則大勝。
吳化文曾說過,自己的“吳軍”就像妓女,跟了這個跟那個,最后跟了解放軍算是“從了良”,而正是這名從良的“妓女”居然搗了“老鴇”的窩。他的部隊在起義后被整編為華野第35軍,在渡江戰(zhàn)役中,他的部隊率先攻下了總統(tǒng)府。
解放后,吳化文轉業(yè)浙江,任省政府委員、交通廳長,后升任政協(xié)副主席,帶著四個老婆在西湖邊過著逍遙日子,直至1962年得以善終。
據(jù)說,王耀武在戰(zhàn)犯管理所里郁悶不已,寫信給吳化文,責怪起義為什么不叫上自己,吳化文大笑,說王耀武既沒有逃跑經(jīng)驗又沒有投降經(jīng)驗,整天只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然不找他。這段對話,足以讓所有人為之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