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講述了吉安橫江葡萄病蟲害情況,提出了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原則及措施,并對各種病蟲害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切實有效的具體防治措施。
關鍵詞:橫江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
1 吉安橫江葡萄種植中出現(xiàn)的主要病蟲害
1.1 侵染性病害。
主要包括黑痘病、灰霉病、穗軸褐枯病、白腐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等病害。
1.2 蟲害。
包括金龜子、透翅蛾和天蛾等昆蟲。
2 葡萄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2.1 防治原則。
對于吉安橫江葡萄種植中出現(xiàn)的主要病蟲害,我們應該在種植過程中,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nóng)業(yè)栽培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科學進行化學防治。
2.2 植物檢疫。
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有關植物檢疫制度嚴格執(zhí)行檢疫流程,禁止調(diào)入有檢疫性病蟲害的葡萄枝條及苗木。
2.3 農(nóng)業(yè)栽培防治。
葡萄種植人員要認真做好清園工作,即在果實采收后,及時以深埋或燒毀的方式清除病蟲果、殘次果;冬季結合冬剪,剪除病殘果、病蟲枯枝,清掃殘枝落葉集中燒毀;雨季加強清溝排水工作,采用果穗套袋等措施;加強夏季枝梢管理,避免樹冠過度郁蔽,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樹體抗病能力;生長季節(jié)及時剪除病枝、病葉,摘除病果,將其集中燒毀或深埋;安裝殺蟲燈等設施防治害蟲。
2.4 生物防治。
充分保護和利用各種害蟲的天敵,推廣以菌治菌、以菌治蟲、以蟲治蟲,提倡使用生物農(nóng)藥。
2.5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在冬季清園后,全園噴布3波美度~5波美度石硫合劑,早春萌芽前再噴一次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80%必備200倍液,殺滅越冬病蟲。
在化學防治過程中,我們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做到對癥下藥,適時用藥;注重藥劑的輪換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規(guī)定的濃度、使用次數(shù)和安全間隔期要求使用;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和無“三證”的農(nóng)藥。
3 葡萄種植中出現(xiàn)的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3.1 防治原則。
葡萄種植人員應以預防為主,在病害防治關鍵時期及初感染時,及時噴藥,把病害撲滅在萌發(fā)狀態(tài)。
3.2 黑痘?。ㄋ酌B眼?。?/p>
3.2.1 為害部位。
此病主要為害嫩葉、嫩梢、花序、幼果、卷須等綠色幼嫩組織。
3.2.2 癥狀。
開始階段,葉面會出現(xiàn)紅褐色小斑點,后期葉面會開裂破碎穿孔;嫩梢發(fā)生褐色梭形小病斑;幼果的果面出現(xiàn)深褐色小斑點,后擴大為圓斑,病斑周邊呈紫褐色,中心呈灰白色,稍凹陷,形狀很像鳥眼。
3.2.3 發(fā)病條件。
此病多發(fā)于溫暖多濕環(huán)境,發(fā)病適溫為25攝氏度左右,如果溫度超過30攝氏度,病癥就會受到抑制。
3.2.4 藥劑防治。
(1)防治時期。
春季萌芽后展葉2~3片時、花蕾期、謝花后2~3天和幼果期是防治此病的關鍵時期。
(2)藥劑及濃度。
對付此種病害,可采用75%百菌清75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8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或10%世高2000倍液等,注意交替輪換使用。
3.3 灰霉病(穗腐?。?/p>
3.3.1 為害部位。
此病主要為害花穗、幼果及成熟期果實。
3.3.2 癥狀。
開始發(fā)病時,花穗的花冠出現(xiàn)淡褐色水漬狀,后變?yōu)榘岛稚浉砻婷苌蠡疑箤印?/p>
3.3.3 發(fā)病條件。
此病多發(fā)于溫暖多濕環(huán)境,發(fā)病適溫為15攝氏度~28攝氏度,適宜相對濕度為92%以上,如果花果表面存在自由水的時間太長,會增加發(fā)病機率。
3.3.4 藥劑防治。
(1)防治時期。
花序分離期至開花前、謝花后2~5天和果實轉色初期是防治此病的關鍵時期。
(2)藥劑及濃度。
對付此種病害,可采用50%速克靈1500倍液,或40%灰卡1000倍液,或30%灰霉一號900倍液,或50%農(nóng)利靈1200倍液等,宜交替使用。這些藥物也可兼治穗軸褐枯病。
3.4 穗軸褐枯病。
3.4.1 為害部位。
此病主要侵害花穗的嫩軸。
3.4.2 癥狀。
花穗軸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之后花穗軸的一段變褐腐爛壞死。當病斑環(huán)繞花穗軸一周時,其上面的花蕾、幼果會隨之萎蔫、干枯和脫落。
3.4.3 發(fā)病條件。
如果開花前后出現(xiàn)低溫多雨的天氣,比較容易誘發(fā)此病。
3.4.4 藥劑防治。
(1)防治時期。
花序分離期至開花前、謝花后2天~5天是防治的關鍵時期。
(2)藥劑及濃度。
對付此種病害,可采用50%速克靈1500倍液,或40%灰卡1000倍液,或14.5%多效靈800倍~1000倍液等。
3.5 白腐病。
3.5.1 為害部位。
此病主要為害果梗、果穗軸、幼果和成熟果。
3.5.2 癥狀。
發(fā)病初期,在穗軸和小果梗上出現(xiàn)水漬狀褐色病斑,并向果梗、果?;柯樱瑵u變?yōu)榈稚浉?,然后全果粒變褐腐爛,病果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點。受到震動時,病果粒極易脫落。
3.5.3 發(fā)病條件。
此病多發(fā)于高溫高濕環(huán)境,如植物體存在傷口,更易誘發(fā)此病。發(fā)病適溫為25攝氏度~34攝氏度,濕度為92%以上。多雨年份和通風光照不良的果園容易誘發(fā)此病,籬架比棚架容易誘發(fā)此病。
3.5.4 藥劑防治。
(1)防治時期。
謝花坐果后至成熟初期,是防治此病的關鍵時期,應每隔10天~15天噴一次藥。
(2)藥劑及濃度。
對付此種病害,可采用50%福美雙7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倍~2500倍液,或78%科博700倍液,或50%退菌特1200倍液等。這些藥物也可兼治炭疽病。
3.6 炭疽病(又名晚腐?。?/p>
3.6.1 為害部位。
主要為害接近成熟的果實。
3.6.2 癥狀。
初發(fā)病時,果面產(chǎn)生針頭大小的水漬狀褐色圓形病斑,后逐漸擴大并凹陷,長出同心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發(fā)病嚴重時,病斑會擴展到半個或整個果面,果粒變軟腐爛,后干縮成為僵果,最后脫落。
3.6.3 發(fā)病條件。
此病多發(fā)于高溫高濕環(huán)境,發(fā)病適溫為28攝氏度~32攝氏度。如果架面枝蔓密布、通風光照條件不良,容易誘發(fā)此?。涣硗?,如果樹勢弱,留果量過多,架面積小,抗病力下降,也容易誘發(fā)此病。
3.6.4 藥劑防治。
(1)防治時期。
謝花坐果后至成熟初期,為防治此病的關鍵時期,應每隔10天~15天噴一次藥。
(2)藥劑及濃度。
對付此種病害,可采用45%施保克1000倍液,或4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60%炭疽靈7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倍~2500倍液,或80%噴克800倍液,或50%退菌特1200倍液等,注意交替使用。
3.7 霜霉病。
3.7.1 為害部位。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幼果。
3.7.2 癥狀。
初發(fā)病時葉面為半透明油漬狀病斑,后擴展為黃褐色不規(guī)則病斑,葉背面產(chǎn)生灰白色霜狀霉層(孢子束),最后病葉失水枯焦并早期落葉。
3.7.3 發(fā)病條件。
此病多發(fā)于冷涼多濕環(huán)境,侵染適溫為16攝氏度~24攝氏度,初夏和秋季陰雨連綿,易造成此病害流行。
3.7.4 藥劑防治。
(1)防治時期。
5月上旬至6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
(2)藥劑及濃度。
對付此種病害,可采用25%甲霜靈(瑞毒霉)800倍~1000倍液,或烯酰嗎啉(安克)1500倍~2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800倍液,或80%噴克800倍液,或80%必備400倍~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等。
4 葡萄種植中出現(xiàn)的主要蟲害的防治
4.1 金龜子。
金龜子為害葡萄主要是以成蟲咬食葉片和嫩梢。防治金龜子的方法是在4月~6月上旬,傍晚噴藥防治。使用的藥劑包括10%殲滅2500倍液、敵敵畏800倍液、2.5%敵殺死2000倍液和90%敵百蟲1000倍液等。也可利用黑光燈進行誘殺。
4.2 透翅蛾。
透翅蛾為害葡萄主要是以幼蟲蛀食為害枝蔓。防治透翅蛾的方法是在開花前成蟲羽化期和謝花后幼蟲孵化盛期,進行噴藥防治,使用藥劑與防治金龜子的藥劑相同。另外,在5月下旬至6月,要檢查嫩梢頭,如發(fā)現(xiàn)萎蔫嫩梢或枝梢上有出糞孔,應及時剪除枝梢,捕殺幼蟲。
4.3 天蛾。
天蛾為害葡萄主要是以幼蟲蠶食葉片,天蛾食量大,可將葉片吃光。防治天蛾的方法是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進行噴藥防治,使用藥劑與防治金龜子的藥劑相同,也可人工捕殺幼蟲。
參考文獻
[1] 劉永忠,李華,黃正銀. 葡萄病蟲害發(fā)生特點與防治初探[J]. 農(nóng)技服務,2009(02).
[2] 劉士莉,王永利. 葡萄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J]. 落葉果樹,2006(03).
[3] 蔣濱,范長青,何濤. 葡萄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防治[J]. 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