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里包容著無數(shù)文化,有名人的歷史典故、有當代人的情緒涂鴉、有人類瘟疫與近代公共衛(wèi)生的戰(zhàn)爭、有性別權(quán)利的拉鋸,甚至還是我們時代最細微的細節(jié)里的精神縮影。
在羅馬文化中,到浴池洗澡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還是他們重要的公共社交活動。中國是個講究洗澡沐浴的古國,從“孔子沐浴而朝”到現(xiàn)代的“十里揚州路,處處盡浴室”。
從嚴肅的宗教禮儀活動到人情社會的“經(jīng)濟局”,三千年洗浴史,也是一部社交史。
沐浴三千年:洗澡曾洗出文明禮儀之邦
社會衛(wèi)生專家格羅特漢在1921年 寫道:“總有一天我們會達到如此境地,人只要一天不洗澡,就有一種慚愧和不適感油然而生?!?/p>
在羅馬文化中,到浴池洗澡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還是他們重要的公共社交活動。
在古希臘,為客人準備一盆洗澡水,是遠近普及的好客習俗。同樣,“浴室在整個中世紀也是喜慶的場所,甚至有人把婚禮也安排在浴室舉行”,可見沐浴社交也是有一定歷史淵源的。
在遙遠的中國,洗澡最初是一種嚴肅的宗教乃至政治活動,官員的儀表已和“政治文明”息息相關(guān)。正如梁實秋在《雅舍菁華·洗澡》中記載:“我們中國人一向是把洗澡當作一件大事的。自古就有沐浴而朝,齋戒沐浴以祀上帝的說法。”
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凈身以示虔誠,稱為“戒”。西周的戒禮十分隆重考究,有專職官員執(zhí)掌。先秦沐浴禮儀已很完備。諸侯要先洗頭洗澡,然后才能去朝見天子。
“孔子沐浴而朝”,早已為世人所熟知。《禮記》更是明確了洗澡的操作規(guī)程:“浴用二巾,上締下绤。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屨,進飲。”這種嚴格的規(guī)程,無疑是用明文的方式,將沐浴作為貴族的必修課程而確定下來。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就對沐浴格外鐘愛,還專門撰寫梁三卷《沐浴經(jīng)》,大力倡導沐浴,可稱是中國最早的沐浴專著。
有學者說,中國的洗澡禮儀成為一種定制為世人所遵循,在世界上獨一無二。到了漢唐盛世,朝廷洗澡禮儀更多,并出現(xiàn)了“溫泉監(jiān)”一職,負責皇家湯池事務;明代則有專門的沐浴管理機構(gòu)“混堂司”。
下得廟堂,沐浴又與人們生活規(guī)范相連。《禮記》中特別規(guī)定,尊老禮節(jié)必須包括為老人燒水沐浴,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頭。普通人的沐浴程序、誕生和喪禮中的沐浴,也都有詳細規(guī)則。
公共澡堂開始出現(xiàn)于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宋代。《清明上河圖》林立的商鋪中就有一家浴堂。蘇軾在公共澡堂沐浴后曾寫下《如夢令》,從“寄語揩背人”的詞句可看出,那時的公共澡堂已有完善服務。明代大學問家、《永樂大典》總編纂解縉也有“千年老樹當衣架,萬里長江作浴盆”的名聯(lián)傳世。
商業(yè)性的浴池,當然以盈利為目的,對聯(lián)的使用也正在于起促銷作用。莊季裕《雞肋編》云“東京數(shù)百萬家,無一家燃柴,而盡用煤炭”,可見當時洗澡的普遍和社交意義:達官貴人們在浴室以及其附屬設施里運動游戲,商人們可以在浴池里談生意,文人們則酷愛在浴池里高談闊論,而政治家在浴池里談論國家大事更是常見。
歐洲沐浴史:浴室里的香艷社交
在羅馬城中殘存的石壁上,至今依稀可見“打獵、進浴場、看角斗、尋歡作樂,這就是人生”的字樣。那個時候男女共浴是常事,甚至還有一群男女在一個木桶中的情景。熱水澡隨著古羅馬文化在一些地區(qū)出現(xiàn),到了中世紀,沐浴已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游樂。
1310年的藍天下,風塵仆仆的雅克布·馮·德爾瓦騎士馳入好友在德國山林中的城堡,騎士把鎧甲和盾牌暫時掛在釘子上,匆匆走向庭院的大樹下。樹下早備有熱氣騰騰的浴桶,騎士身上撒滿了玫瑰花瓣。女主人脫下外袍,打算進入浴盆,以親自照顧騎士傷口的熱情來表示自己衷心的歡迎。這是一個視沐浴為迎賓重要禮節(jié)的時代。
請客人入浴在中世紀很流行。十五世紀時,巴黎的富豪宴請國王,都不會忘記在入席前準備熱水浴。1467年勃艮第公爵在款待薩瓦王后夏洛特及女伴時,不僅讓她們享受了四次美好而奢華的沐浴,還特意多上了五道肉食讓她們沐浴時享用。
對于大貴族階層,沐浴活動就不僅僅是高雅禮儀的象征,更是財富權(quán)勢的象征。在14世紀《女子禮儀》一書中談及貴婦人的沐浴,“如果不經(jīng)常洗澡,就會有很多人看不起她!”沐浴也因此充當了宴請嘉賓中的重要角色。
對于中世紀特有的騎士階層而言,沐浴則是相伴一生的大事,隨著東征帶回來的大量東方香料,連清洗指甲的沐浴液都有專方調(diào)配。甚至在追求貴婦的傳奇中,也首先想到拿澡盆子發(fā)誓 :劍刃未飲仇人之血,有何顏面沐浴潔身。
作為騎士家庭的女主人,在款待客人時,沐浴的熱水、花瓣香料、侍浴的侍女則是需要比精美的食物更優(yōu)先考慮。不少地區(qū)還有著城堡的女主人要親自陪同客人沐浴以顯示熱情的風俗。
對于下層平民,無論是查理曼大帝500名士兵的游泳大賽,還是鄉(xiāng)間教堂的日常洗禮聚會,都是津津樂道的話題。那時受洗無論男女都是坦然裸身進行的,所以年輕的神父常有面對不著寸縷的美麗女教徒,尷尬而跑的詼諧記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男女混浴的“游樂”效果卻在城市的公共浴室中越演越烈,以至很多貴族的浪漫獵艷之旅就是各個城市的泡澡沐浴之旅。浴室尋歡帶來的越來越多城市暴力事件,也使得各種禁令紛至沓來,但真正讓沐浴漸漸絕跡于歐洲兩百年的,是中世紀那場著名的瘟疫——黑死病。
在這場黑死病的瘟疫中,死去的人不計其數(shù)。也因此造就了16到17世紀人們衛(wèi)生觀念的轉(zhuǎn)變,歐洲為之禁浴兩百年。
一個民族身體與心靈的秘密:“30年前洗澡都是政治,30年后洗澡都是經(jīng)濟”?
海派女作家王安憶在八十年代初,從國外訪問回來撰文:“國外有兩個習慣非常好,一是女性穿裙;另一個是每天睡前洗個澡,回國后我堅持了一段時間,天涼后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冬天,“全副武裝”還穿了棉褲,再沖了一個熱水袋,人還在發(fā)抖,穿裙是不行了,洗澡更是不行了?!?/p>
西方在糞坑里生活了千百年,受盡了骯臟之苦,在19世紀末,巴斯德創(chuàng)立微生物學,西方諸國認識到清潔身體的重要性,洗澡便逐漸作為一項公共衛(wèi)生政策推行開來。
而進入近現(xiàn)代,中國人在洗澡方面,像在文明的不少領(lǐng)域一樣,已落后于世界了。
1960年前后,國家為了方便海外華僑青年和港澳臺胞的升學,決定創(chuàng)辦一所綜合性大學。周總理親自過問,廖承志具體經(jīng)辦。廖公特別指出:“要在兩間宿舍中建一個洗澡間,地面要水磨石的……”1985年1月2日,《人民日報》在新年第二天刊發(fā)文章認為社會存在洗澡難、理發(fā)難和買副食品難。
然而,在一段時間里,不洗澡,在中國甚至是值得顯擺的一種“政治資本”。
1989年,某中央媒體的一篇報道描述一位資本家小姐出身的女干部的心路歷程,特別突出了一個細節(jié):上世紀50年代,這位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女子參加筑路勞動,“過去每天不洗澡就睡不著覺,可在工地上,一星期也洗不上一次腳”。就是這樣的勞動,讓她脫胎換骨。
“人一遇水便有智慧”,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謝潑德在洗澡時發(fā)明了自動取款機。不洗澡,對于一個民族或許是一大損失。
作為日常需求的洗澡尚沒有完全得到保障,娛樂功能突出的高檔洗浴中心卻成為近年的投資熱點。
1995年,商人施有毅從日本浴場獲得靈感,在上海開辦洗浴中心,洗出億萬財產(chǎn)?,F(xiàn)在,投資高檔洗浴中心已成境內(nèi)外資本熱點?!皽厣ず0酝跞郎嘏迸c百樂門大舞廳和臺已成為時下上海高檔休閑業(yè)的象征。
十里揚州路,處處盡歡場。早在距今900多年的北宋,揚州就有了公共浴室。清兵和太平天國使揚州城尸積如山,也沒有消滅澡堂。
如今,擁有108萬人口的揚州,人均浴室量比例在全國居首位?!澳矫麃頁P州體驗沐浴的外地人每年約百萬,沐浴行業(yè)一年可以給揚州帶來近6個億的收入?!?老友聚會、排解糾紛、江湖拉場、商務洽談、辦案偵察等等都會相約去浴場。
高檔洗浴中心多起來,反映出一部分中國人已經(jīng)先富了,開始追求“高級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作為第一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澡堂概念股,華清池曾一舉成為中國概念股的龍頭。
但是,開始充斥了物欲和貪戀的洗澡水中,也不免藏污納垢。幾年前,江西奉新縣“九仙溫泉”經(jīng)常“照顧”當?shù)剜l(xiāng)政府辦公室開條子介紹來的“領(lǐng)導”洗澡,傳為笑談。有人甚至聲稱,中國的一些高檔桑拿浴房,80%的消費來自公款;要吸引眼球,就叫上三五個模特,只穿三點式,在浴缸里當眾洗澡,“美女當眾洗澡”的商業(yè)策劃比比皆是……
現(xiàn)代政治的精髓之一便是平等。俗語說,只有脫光衣服,君王與庶民才沒有差別。澡堂因此也就成了一種社會心理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