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開始從語文課堂中挖掘提升效率的空間。作為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提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又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結(jié)合語文教學實際情況,探討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分析
新課改要求在語文課堂上要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作為教學組織和引導者,教師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給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鑒于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特點,教師的課堂提問對小學生的思維起著直接的牽引作用。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提問,以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并通過恰當?shù)奶釂?,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使課堂氣氛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課堂提問存在諸多問題,以致課堂提問沒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分析
總結(jié)小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①問題膚淺,即問題過于簡單,沒有思索的意義和價值,缺乏思想內(nèi)涵,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②問題瑣碎,教師設計的問題過于瑣碎、松散,讓學生產(chǎn)生排斥、厭煩心理;③問題隨意性大,課堂教學隨意性較大,所提問題多憑一時感覺,使學生難以適從;④提問過于急促,沒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就公布答案,使學生變得懶于思考;⑤提問枯燥、缺乏趣味性;⑥問題解決漂浮、毛躁,表現(xiàn)為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作進一步的評價,只為完成教學任務。以上是課堂提問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教師需對自身的課堂提問方式進行剖析,找出問題所在,以便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以下是筆者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總結(jié)出的幾點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方法。
二、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方法
1.提問設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精心設計提問。所設計的問題難度適宜,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提起學生的思考興趣,是有效性問題必備的條件之一。例如在學習語文教材《落花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為課堂開場白:“同學們都吃過花生吧,但是知道花生是怎么長出來的嗎?”花生,大家都見過,也吃過,不過很多學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學生卻不知道花生是怎么生長的。通過類似看似簡單實則有難度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進行相關(guān)思考。在給予一定的思考時間之后,教師可以請同學進行作答,以活躍課堂氣氛。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所能達到的教學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2.善于抓住提問的最佳時機
在適當?shù)臅r候提出問題,能起到點撥心智的效果。這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教學內(nèi)容,并能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抓住最佳時機進行有效地提問。例如,《松鼠和松果》這篇文章是一篇童話故事,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大自然和小動物充滿好奇心。教師出示課題后可及時提問:“同學們見過小松鼠嗎?它們生活在哪里?吃什么食物?”然后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課文,并找出答案。待學生找到其中答案并回答正確(回答“松鼠吃松果”) 后,教師可趁機再次發(fā)問:“那要是沒了松樹,沒了森林,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它們吃什么呢?”通過抓住提問的最佳時機,提出類似具有引導性的問題與課文主題逐漸切合,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善于抓住提問的最佳時機,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問題設計應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情況,如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等。使設計的提問能夠保證全體學生都有思考的空間。同時還應注意讓學生擁有平等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的權(quán)利。例如,在學習《狐假虎威》這篇文章時,教師可這樣提問:“我們知道老虎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動物,有‘森林之王’之稱,那么狐貍呢?在你們眼里狐貍是什么形象的動物?”通過類似的提問使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空間。由于問題的主觀性較強,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較小,有助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然后,教師可選擇不同的學生進行回答,爭取讓每位同學都擁有平等的表現(xiàn)機會。
4.設計漸進性問題
漸進性問題是指設計的問題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使前一個問題能為后一個問題做鋪墊,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這要求教師必須做好備課工作,有意識地設計提問的難易程度、數(shù)量、留有思考的時間等。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應首先設定教學目標,如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們更加珍惜現(xiàn)有的幸福生活。教師所設計的提問應為達到這個教學目標而服務,此時可設計三個問題以達到教學目的:①在寒冷的除夕夜,為什么小女孩還要出去賣火柴?②小女孩劃了最后一根火柴,她真的看到了她的祖母了嗎?③我們?yōu)槭裁床挥迷诤涞亩钩鋈ベu火柴,忍受饑寒交迫的日子?通過以上漸進式的問題,引導學生明白文章的主旨,以達到預先制定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小學課堂提問存在諸多問題,教師應不斷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努力改進課堂提問的方式和方法。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起點,綜合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個性差異、學習能力等,設計更多有效的問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更加愿意學習語文,懂得學習語文的益處,從而更加主動學習語文。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葛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