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出于對樹立人民幣良好形象、方便流通及反假貨幣的需要,社會對現(xiàn)金的整潔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流通中的小面額紙幣在市場中“體外循環(huán)”嚴重,造成殘損人民幣回籠途徑不暢,流通中小面額紙幣整潔度不高。為了深入了解目前新疆流通中小面額紙幣整潔度現(xiàn)狀,通過對小面額人民幣投放和殘損人民幣回收數(shù)據(jù)情況的分析,測算出近年來新疆地區(qū)小面額貨幣整潔度現(xiàn)狀,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小面額貨幣 整潔度 測算
一、小面額人民幣整潔度測算假設條件及測算方法
(一)假設條件
1.出于數(shù)據(jù)的可獲得性考慮,假設2006年初小面額人民幣流通量為零,即:之前市場流通中的小面額貨幣全部銷毀。
2.假設全年的投放量是按月平均投放。
3.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在《貨幣金銀工作參考》(2012年第4期,總第4期)中刊發(fā)的《流通中貨幣整潔度指標測算法簡介》(以下稱《簡介》)中,根據(jù)一般人民幣流通中鈔票殘損程度與其在市場上流通時間成正比這一流通規(guī)律,并結合流通環(huán)境和各券別紙幣使用情況,通過調(diào)查對各券別人民幣流通壽命進行了設定。本文借鑒《簡介》中小面額貨幣的流通壽命(以下用t表示),即:1元券紙幣流通時間為12個月,5角和1角券紙幣流通壽命為9個月。
4.除人民銀行以殘損人民幣回籠銷毀外,由于收藏、沉淀及破損丟棄等原因退出流通的小面額殘損人民幣忽略不計。
(二)測算方法
整潔度=流通中完整券數(shù)量/流通中小面額貨幣總量
流通中貨幣總量=累計投放總量-累計回籠損傷券量
流通中完整券數(shù)量=報告期投放量×t/12
為了更真實地反應新疆地區(qū)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現(xiàn)狀,最大限度的減少A假設-(即:假設2006年初小面額人民幣為流通量為零,即之前市場流通中的小面額貨幣全部銷毀)對整潔度測算帶來的影響,計算自2006年起在市場中各券別小面額紙幣流通總量,五年后達到均衡狀態(tài)(即:測算2010-2012年各券別小面額貨幣流通總量和整潔度狀況)。
二、新疆地區(qū)2012年底流通中小面額貨幣整潔度現(xiàn)狀
按照上述方法測算,新疆地區(qū)2010-2012年流通中小面額人民幣整潔度情況見表1。
一是小面額紙幣整潔度狀況有所好轉(zhuǎn)。整體看來,整潔度呈下降趨勢,但隨著2011年以來全疆 “提高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活動的深入開展,整潔度下降趨勢趨緩,其中1角人民幣整潔度狀況明顯好轉(zhuǎn),由2011年14.05%提高至21.23%。
二是小面額人民幣投放增速要遠高于同券別殘損人民幣回收增速(見表2)。2006-2012年,1元紙幣投放增加75.9%,年均增長9.87%;殘損人民幣回收增加21.46,年均增長3.29%。5角紙幣投放增加63.33%,年均增長8.52%;殘損人民幣回收減少9.09%,年均減少1.58%。1角紙幣投放增加141.09%,年均增長15.8%;殘損人民幣回收增加8.74%,年均增加1.41%。
三是在流通中三種(1元、5角和1角)小面額貨幣中,面值較大的紙幣整潔度好于面值較小的紙幣整潔度。2010-2012年,流通中1元紙幣平均整潔度為61.5%;流通中5角紙幣平均整潔度為38.6%;流通中1角紙幣平均整潔度為20.8%。
三、措施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原封新券投放。通過“以新逐舊”的手段不僅可以從源頭提高流通中人民幣的整潔度,而且可以促進人民幣流通市場中殘損人民幣的回收,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體系。
二是拓寬殘損人民幣回收渠道。將提高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工作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積極建立適合本地實際的券別搭配投放制度和金融機構投放小面額貨幣投放激勵制度,并將殘損人民幣回收工作納入金融機構“兩管理、兩綜合”評價考核體系,強化對商業(yè)銀行金融機構殘損人民幣回收管理,不斷提升流通中人民幣整潔度。
三是推進小面額貨幣硬幣化單一投放。歐美研究顯示,一枚硬幣使用流通壽命為20-25年,而小面額紙幣流通壽命為1年及1年以內(nèi),因此實現(xiàn)小面額貨幣硬幣化的單一投放是提高流通中小面額貨幣整潔度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長沙分行貨幣金銀科課題組,淺談市場流通中貨幣整潔度的現(xiàn)狀及對策[J].金融經(jīng)濟,1997(12).
[2]王桂蘭,張喜君.提高流通貨幣整潔度的對策[J],黑龍江金融,2001(11).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