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絡作為新時期的一種傳媒方式,對大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網絡帶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努力探索新途徑,掌握新方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網絡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 大學生 網絡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成長成熟的重要渠道,關系到大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的確立,關系到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與意義
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
由于現(xiàn)代化腳步越來越快,教育的現(xiàn)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愈來愈嚴峻,對高校學生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高校專職輔導員隊伍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是現(xiàn)有輔導員的數(shù)量與實際需要還存在相當?shù)牟罹?,高校學生配備輔導員的比例為1:200,也就是每200名學生配1名輔導員。然而現(xiàn)在每個輔導員所帶學生遠多于200人,導致輔導員大部分時間忙于事務性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之外,更多地需要以活動的形式開展,在活動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1]。目前,高校組織的一些活動無法調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人總是那些積極、活躍的少數(shù)學生,很多學生是被強制參加這些活動,“被講座”、“被活動”、“被報告”等名詞成為高校廣泛流傳的新名詞。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成長成熟的重要渠道,關系到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建立,關系到“五觀”的確立。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在當代,大學生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廣泛,不同的觀念和思想充斥大學生的頭腦。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其明確自己的使命和在社會中的角色,引導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實現(xiàn)自我價值。高校中一些學生存在缺乏自信、心胸狹隘等弱點,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寬容品質,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力和刻苦的鉆研精神,對大學生的學習成長和今后步入社會崗位都有深遠的影響。
二、網絡對高校大學生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就和衣食住行一樣,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媒介工具,它的迅速發(fā)展及應用對大學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大學是知識、優(yōu)秀文化最為集中的地方,大學生作為最有朝氣、最有活力的一個群體,網絡更是高校大學生交流、學習、工作的平臺。網絡和信息日益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
網絡拓寬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由于電腦、手機等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廣泛使用,運用網絡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可以更便捷、多渠道、及時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網絡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學生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通過微博、微信、空間等狀態(tài)能夠及時把握學生的動向,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給大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影響和制約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脫離了高中的煎熬,便開始放縱自己。網絡漸漸占據(jù)了大學生的心靈,成為一些大學生娛樂、消磨時間的工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沉迷于網絡,逃課、打游戲等現(xiàn)象日益增多。
由于網絡信息具有開放性、傳播速度快和不可控制等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難全面掌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很多不利于大學生成長的信息隨時都有可能侵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嚴重挑戰(zhàn)。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探索網絡背景下如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目的就是使大學生學會自我判斷、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
三、網絡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網絡文化已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重視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發(fā)掘和研究網絡背景下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充分發(fā)揮網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1.提高廣大教師的素質,發(fā)揮其引導作用。
網絡文化已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深遠影響,新時期的新形勢又對學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具有挑戰(zhàn)性。為了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工作者必須更快地接納和汲取新知識、熟悉網絡信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善于了解“大學生在網上做什么”,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了解新形勢下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和價值取向,才能更好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只有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網絡時代的新內容,才能更好地把課堂教學和學生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健康、積極成長。
2.充分利用大學生網絡主渠道,發(fā)揮大學生網絡教育的作用。
網絡作為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和汲取知識的方式,我們必須發(fā)揮好網絡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網絡成為開展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高校要引導所有的教師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入社會化網絡平臺,通過網絡教師可以分享經驗、體會,幫助大學生排憂解難、消除迷惑,發(fā)揮網絡對大學生成長教育的作用。
3.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開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高校應組織專家制作一批集思想性、教育性、適應性廣的信息資源用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的特點,把思想政治教育由單向引向多向[2]。高校應加大網站等渠道的利用率,設立專門的思想教育方面的網頁和連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此外,利用網絡雙向交流的特點,可以及時獲取咨詢信息、反饋意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4.逐步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建立網絡行為道德規(guī)范。
網絡既是虛擬的,又是現(xiàn)實的,網絡社會離不開網絡道德。要教育大學生遵守網絡行為規(guī)范,控制自己的行為,自覺抵制網絡垃圾的侵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大學生網上自律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自覺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增強大學生遵守網絡道德,增強網絡自律意識。同時,高等院校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大學生的道德責任感教育,增強大學生上網的法律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將管理和教育結合起來,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
5.加強對大學生在社會化網絡平臺上思想動態(tài)的引導,提高教育內容和方法的針對性。
當代大學生擁有海量的網絡信息,具有追求個性、獨立、創(chuàng)新的特點,我們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他們的價值觀、興趣等進行深入調研分析,了解思想動態(tài),尋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3]。有針對性地加強網上引導,特別要對大學生在社會化網絡上的信息行為作出正確判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化網絡平臺上的覆蓋面。
四、結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成長成熟的重要渠道,網絡和信息是當今時代的主要特點,學生工作者只有把網絡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較好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大學生教育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跟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教書育人,2011(8):38-39.
[2]周思遠.網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6):54-55.
[3]葉平浩.社會化網絡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58-60.
基金項目: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2011年科研課題立項,課題號:C-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