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內科康盛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呼吸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146例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情況,并對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量進行分析。結果:呼吸內科抗生素使用率明顯高于其他科室。結論:抗生素種類繁多,在臨床應用中,醫(yī)護工作者要嚴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則及方法,預防、遏制抗生素在臨床中存在的濫用情況。
關鍵詞:呼吸內科 抗生素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5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9-116-01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yī)療水平要求也逐漸升高??股卦谌粘T\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為臨床救治帶來了福音,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各類廣譜抗生素的頻繁應用,抗生素用藥安全問題逐漸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以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146例呼吸內科患者臨床應用抗生素情況,分析統(tǒng)計146例患者抗生素藥物用藥數(shù)量及其他方面的情況,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呼吸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6例,女90例;年齡29~73歲,平均年齡43.5歲。146例患者入院確診均為呼吸內科疾病。
1.2方法
調查分析146例患者臨床用藥劑量,并分析處方藥物中抗生素品種及合理用藥等情況。統(tǒng)計用藥情況時采用WHO推薦的,以藥物利用指數(shù)及約定日劑量為分析方法,對臨床用藥合理性予以分析。確定約定日劑量時要參考《臨床用藥須知》[1]和《新編藥物學》[2]及其相關說明書,用藥頻率則是藥品消耗量與所用藥物約定日劑量的壁紙,該數(shù)值和臨床用藥選擇傾向呈正相關,其可以作為不同種類藥品消耗比較的指標。
2 結果
2.1抗生素使用品種
調查結果顯示,抗生素在呼吸內科使用率高達80%,明顯高于其他科室使用抗生素的頻率。本文146例患者臨床共使用抗生素15種,用量排在前5位的是頭孢曲松鈉(約定日劑量1.00g)、左氧氟沙星(約定日劑量0.5g)、頭孢他啶(約定日劑量4.00g)、阿奇霉素(約定日劑量0.40g)以及頭孢拉定(約定日劑量2.00g)[3]。52例患者使用頭孢曲松鈉總耗藥量428.45g,總用藥天數(shù)451天,藥物利用指數(shù)為0.95;40例患者左氧氟沙星總耗藥量204.44g,總用藥天數(shù)404.55天,藥物利用指數(shù)為0.99;20例患者頭孢他啶總耗藥量1704.56g,總用藥天數(shù)445.67天,藥物利用指數(shù)為1.05;22例患者阿奇霉素總耗藥量103.34g,總用藥天數(shù)378天,藥物利用指數(shù)為0.70;12例患者頭孢拉定總耗藥量512.32g,總用藥天數(shù)336天,藥物利用指數(shù)為0.74。
2.2抗生素聯(lián)用情況
146例患者共使用146張抗生素處方,其中,79張是一聯(lián)用藥,占54.1%;67張是二聯(lián)用藥,占45.9%;沒有三聯(lián)及三聯(lián)以上用藥。單聯(lián)使用天數(shù)在2~7天,平均天數(shù)為3.5天;聯(lián)合交替使用天使2~10天,平均天數(shù)為7.5天。
3 討論
臨床經驗指出,呼吸內科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因此,臨床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前應將致病菌種類分辨清楚,應根據(jù)臨床已有的病原菌經驗及藥物敏感試驗對患者病情進行準確判斷。
抗生素給藥過程中藥尤其注意給藥途徑及次數(shù)。選擇給藥途徑的時候根據(jù)患者臨床實際感染情況,若感染程度較輕,可選擇口服藥物,盡量避免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同時,要盡量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在患者臨床用藥時要結合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學。同時將藥物半衰期、血藥濃度和患者病情考慮在內,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正確的用藥劑量。對一些濃性依賴性藥物,在給藥方面應讓患者逐漸服藥,并盡可能將患者血藥濃度超過MIC時間延長。通常情況下,臨床服用抗生素藥物時,兩次服藥時間要相隔6~8小時。在服藥的時候,要根據(jù)患者感染時間及治療中的表現(xiàn)對服藥療程進行合理選擇。患者病情好轉之后,要逐漸降低用藥量,從而對治療療效進行有效鞏固。
臨床經驗證明,呼吸內科抗生素使用頻率高于其他科室,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認為抗生素是普通消炎藥,對其臨床應用無太多的重視。雖然消炎藥和抗生素臨床效用基本相似,但兩種藥物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對于使用抗生素治療身體不適這種現(xiàn)象多是由人們對抗生素認識存在錯誤引起的,服用藥物治療時人們不能單純以抗生素價格和新舊衡量其質量及臨床效果。根據(jù)醫(yī)生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相關文獻記載[4],臨床對病情嚴重、進展較快、發(fā)病根源不清楚的必需綜合使用抗生素,這不僅可有效控制患者體內的病菌,同時,還可有效地提升臨床治療率。在一種抗生素藥抗菌能力低,病菌感染嚴重的情況下,建議臨床綜合使用抗生素,這樣有助于緩解患者病情。根據(jù)醫(yī)生臨床用藥經驗,可以得出,患者治療時,可選用的抗生素種類較少是臨床治療中極大不足,另外,少數(shù)醫(yī)生在用藥時忽略考慮患者病史??紤]到上述問題,醫(yī)生在用藥時,要熟悉不同種類抗生素特性,并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讓臨床治療更合理化,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水平。
綜上所述,抗生素種類繁多,患者甚至一些臨床醫(yī)務工作人員對抗生素認識還不足,因此,在日常治療過程中,醫(yī)護工作人員應嚴格根據(jù)抗生素使用方法和原則,對患者積極普及抗生素有關知識,最終通過醫(yī)患共同努力,有效遏制和預防抗生素臨床濫用。
參考文獻:
[1]趙偉磊,孫波,周建新,等.對內科住院患者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干預性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1):66-67
[2]王開菊,黃秀英.抗生素在呼吸內科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4(4):309
[3]田東.淺談呼吸內科抗生素的臨床用藥[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9):3386
[4]錢明紅.呼吸內科抗生素的臨床選擇與合理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4):82-83
[5]王海龍,李愛輝.淺議呼吸內科臨床對抗生素的選擇[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下旬刊).2010,1(4):1087-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