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3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感冒清、病毒靈、克感敏治療,治療組患者基于銀翹散加減治療,湯劑口服。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兩組患者的退熱效果、療程。結果:對照組患者39例,治愈30例,臨床治愈率76.9%。治療組患者39例,治愈37例,臨床治愈率94.9%。治療組臨床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患者退熱時間長,療效穩(wěn)定,對照組患者退熱時間短,易反復發(fā)作,治療組治療療程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確切,療效穩(wěn)定,不易反復發(fā)作,具有較高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銀翹散加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18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9-113-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著較高的發(fā)生率,通常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疾病,在冬春兩季發(fā)病率最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主要是各種原因,如受涼、氣候突變等原因使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明顯降低,從而誘發(f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本文就分析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齡6-75歲,平均年齡40.5歲?;颊呔霈F頭痛、鼻塞、咳嗽、咽喉疼痛、惡寒發(fā)熱。隨機分為對照組(39例)和治療組(39例),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齡6-73歲;治療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6-7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癥等情況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及用戶病毒靈、感冒清、克感敏等常規(guī)西藥治療,按照藥物說明書,口服。對于高熱患者,可給予撲熱息痛[2],1片/4h。
治療組患者給予銀翹散加減治療,主方:金銀花10g、荊芥穗10g、竹葉10g、連翹10g、蟬衣6g、桔梗6g、牛蒡子6g、生甘草6g、魚腥草15g、茯苓15g、敗醬草15g、淡豆豉15g、薄荷3g。水煎服,一天一付,一次100ml,分3次服用。患者頭痛嚴重,加用葛根10g、防風10g和白芷10g。高熱患者加用15g大青葉。咽喉疼痛顯著患者加用陳皮10g和僵蠶10g。伴有咳嗽患者加用二陳湯[3]。
1.3 診斷標準
中醫(yī)診斷標準:根據《中國內科學》感冒診斷標準:惡寒發(fā)熱、頭痛、脈浮、舌苔薄白、咳嗽、流涕、噴嚏、鼻塞、咽痛、聲啞、惡心、納差、有汗或無汗、邊尖紅。
西醫(yī)診斷標準:主要表現為鼻咽部炎癥。迅速起病,早期有咽干、咽癢,發(fā)病后伴隨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小時后出現白色粘液痰。經檢查,鼻腔黏膜充血、水腫。
患者經診斷,均屬于中醫(yī)及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輕度和中度感染者,無生命嚴重感染。
1.4 療效判定 痊愈:患者經治療,5天內體溫恢復正常,感冒癥狀全部消失。好轉:患者5天體溫恢出現正常,感冒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改善。無效:5天內,患者體溫未下降或上升,沒有改善感冒癥狀[4]。
1.5 統計學處理 本文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經治療,對照組患者39例,治愈30例,好轉4例,臨床治愈率76.9%。治療組患者39例,治愈37例,好轉2例。臨床治愈率94.9%。治療組臨床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療程比較 對照組療程最短3天,最長6天,停藥后易反復,經2周隨訪,5例患者有反復感冒癥狀。治療組療程最短2天,最長5天,停藥后無反復,經2周隨訪,無反復發(fā)作現象。具體數據如下表。治療組治療療程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退熱療效對比 治療組39例患者,退熱時間在1-3小時的有10例,4-6小時的有22例,6-24小時的有7例,6小時后再次發(fā)熱為0例。對照組39例患者,退熱時間在1-3小時的有24例,4-6小時9例,6-24小時有6例。6小時再次發(fā)熱有12例??梢?,對照組退熱時間短于治療組,但易反復,治療組換退熱時間長,但療效穩(wěn)定,因此治療組退熱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小部分是由細菌引起的,在中醫(yī)上屬于感冒證范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病快,有著較強的易感性。在治療時,大都是退熱、消炎,進行對癥治療。而對于病毒感染缺乏有效治療方法,極易影響到其他疾病變化,而中醫(yī)藥對于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在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中醫(yī)治療需選擇清熱解毒、抗病毒中藥。銀翹散具備著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能,可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銀翹散主方中的牛蒡子和薄荷可辛涼、疏風清熱;連翹和金銀花可辛涼親熱,芳香辟穢和解毒。茯苓可護胃健脾;桔梗可宣肺止咳,淡豆豉和荊芥穗可辛溫,蘆根可清熱生津,甘草可調和諸藥,護胃安中。竹葉可清上焦熱,魚腥草和敗醬草可有效加強本方清熱解毒的作用[5]。
在本組研究中,治療組患者給予銀翹散加減治療,對照組基于常規(guī)西藥治療。對照組患者39例,臨床治愈率76.9%。治療組患者39例,臨床治愈率94.9%。治療組臨床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兩組治療療程對比中,治療組治療療程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退熱時間快,但患者易反復,治療組退熱時間長,但療效穩(wěn)定,可見治療組退熱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梢姡y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著高度的安全性,無不良反應,不易反復發(fā)作,可及時降低患者疾病痛苦[6]。
綜上所述,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確切,療效穩(wěn)定,不易反復發(fā)作,具有較高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焦志玲.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醫(yī)中藥,2013,17(03):556-559.
[2]楊鳳霞.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1,34(23):113-115.
[3]周志勇.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3,37(11):109-112.
[4]劉洪臣.銀翹散加減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42(05):779-782.
[5]星,楊楚紅,陳靈敏.兒銀翹合劑治療上呼吸道感染76例[J].河南中醫(yī),2009,27(11):609-612.
[6]胡曉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觀察[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0,27(10):7079-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