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應對課內外英語活動具有積極的態(tài)度,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計劃和安排自己的學習,在學習中發(fā)揮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給我們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把學習還給學生自己,就是要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刺激接受者,學生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尤為重要的。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12-084-1
我認為要讓學生達到以上的目標和要求就需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習慣。
一、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新經驗與原有的知識經驗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皩W習是個體知識的建構過程?!边@意味著學習是主動的,學習者不是被動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對外部信息作出主動的選擇和加工。
在初中英語進行語法教學時,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出概念,老師講解,學生結合概念和老師的講解生搬硬套地進行運用,那么這樣的學習讓我們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將會受到很大的阻礙。我在英語教學中,結合新課標,一直在進行摸索和探究。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1和Unit2兩個單元中進行現在完成時的教學時,給出充分的例句,結合圖形,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總結現在完成時的概念,以及它的運用,找出與一般過去式的區(qū)別。當然這是需要時間的。但是我發(fā)現,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將這些信息自主整合,形成自己的自主觀念時,無論在解題中,還是在運用的時候,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讓學生理解,掌握然后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再生成自己的技能,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合作互助,培養(yǎng)團隊協作精神
英語是一門學科,但首先是一門語言。它不是簡單的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而是在實際操作中增加互動性和交往性。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設計出Group work, Group PK, Pair work...的互相合作的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增加協商與會話,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融入各自的團體,在團隊中互相合作,共同進步,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又能體現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基本特征。英語是一門學科,但是它首先是作為一門語言而存在的,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也是為了交流,所以我設計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讓紙上談兵變?yōu)閷嶋H操練。同時要求同學們課后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可以互相督促,遇到不會表達的,互相研究,增進合作精神。
在我們牛津英語課本的編排中,每一個單元在Welcome to the unit, speak up等部分中都有模仿例子進行對話的部分。我將學生分成各自相對應的小組,在學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后,都有模仿對話的操練,但不是簡單的替換,而是更多更廣的知識的結合,這樣學生在課后進行對話編排的時候可以互相合作,鞏固對已有知識的學習,提高交際能力。在下一節(jié)課,我會安排時間進行編排對話的情境表演,下面的同學作為觀眾和評委,學習和督促臺上同學做的更好。
三、主動探究,深化學習層次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探究是學生自己學習的一個過程,是一個要自己向自己要的步驟。不再是老師要求學生去學習的簡單學習。探究注重問題在學習中的重要特征。通過問題來學習,同時又在學習中產生問題,因此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經過不斷的質疑、判斷、分析、比較和選擇,這樣才能不斷的通過問題來促進學習。當然對于同學們要鼓勵提出問題,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和諧的、民主的氛圍,讓每一個同學都不懼怕問題,給學生以安全的感覺,只有在不害怕犯錯誤的前提下,同學們才會放開自己的思維提出更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給予鼓勵和支持。
在教學中,我培養(yǎng)學生一個習慣,就是對于我要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來思考老師要問一個什么樣的問題,老師會問一個什么樣的問題,這樣對于同一個知識點就會讓每一個同學都去動腦思考,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問題,每一個同學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每一個同學都會產生一個不同的問題,對于同學們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有的我們可以自己內部消化,有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如此操作,可以讓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暴露在同學們面前,同學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最終得到老師所要講的那個知識點。
例如在我們牛津英語8B的教材中Unit 2這個單元的單詞中,出現wave和clap這樣兩個單詞,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提醒同學們注意這兩個單詞的音標,同學們經過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在wave中結尾的e沒有發(fā)音,很快就聯想到“去掉末尾不發(fā)音的e再加上ing的現在分詞的變化形式”;在學習clap的時候同樣注意音標,同學們很快便會回憶道上學期學過的過去式的變化中的雙寫加ed的規(guī)則,同樣過去分詞的變化同學們也一同發(fā)現。這樣使得我們的語法教學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灌輸,而是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知識,去尋找知識。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改革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和進步。它使得我們老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貼近學生,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同學們對英語的學習也表現各有不同。我相信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學習、共同努力下,堅持改革,堅持創(chuàng)新,將來一定會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