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當今日本活躍且富有影響的世界級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其作品被評論者們賦予了詩意般的美好。本文通過對安藤忠雄對材料的使用和光影巧妙的分析,及其建筑理念發(fā)展的綜合闡述,淺析其設計理念的獨特性及其詩意的形成特質。
【關鍵詞】詩意建筑;光影;營造
1、前言
詩意是極為巧妙的意境,它微妙、飄渺、卻有寧靜深遠的感染力,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當建筑師巧妙地使用技法使作品掙脫磚瓦灰沙石等材料堆砌的生硬束縛后,建筑演變成一種飽含人文內(nèi)涵的文化載體。而詩意的建筑是人們對安藤忠雄作品的極高評價。用安藤忠雄本人的話而言:“一座建筑中,從地理、文化到歷史脈絡,從精神風土的宏觀要素到個人的生活體驗……都是建筑形式所要承擔的責任?!眎全球隨處可見的現(xiàn)代建筑設計以均質化、抽象化的形式分將區(qū)域變得千篇一律?;趯^(qū)域文化的尊重,他更強調人在建筑中的感受。這形成了安藤先生作品貫穿始終的基調。回歸到 “地域主義”,告別淪落同一的悲劇成為安藤忠雄設計的追尋目標ii。
2、光影結合與安藤忠雄作品關系
以物理解釋光的角度來說,它是人類眼睛可見的電磁波。人們目及的光的形象是光對于實體的反射,并非光本身。因此,光本身的不可見和對不同材質的反射特質,為建筑營造不同氛圍提供了良好的互動條件。視覺感知空間依賴于光在實體上作用。憑借著光對實體反射的作用,確定實體在人們眼中的形成。兩者互為基礎,相互補充。光的存在不僅是滿足人們看的需求,實體的造型也不僅為單獨的刺激視覺而存在,它們的共同目的在于營造整體的空間氛圍,并在營造中達到某種互動的關系。而建筑學所謂“光”的概念不是單指物理意義上的光現(xiàn)象,而是指美學意義上的光。明暗的對比需要依賴光影變化,缺少光的營造,建筑將淹沒在沉寂的黑暗中。光的到來不僅使得空間有效地展示在人們面前,而且還對空間進行再次的改變。同時,因時間和季節(jié)的不同,光也發(fā)生變化,與建筑的互動也隨之變化。iii建筑的形體及組成部件接受光的塑造,陰影投射到界面上,形成新的造型。而影子的形狀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因界面形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界面的變化會將影子的形狀改變?yōu)榻厝徊煌男问?。這意味著給建筑因為光的重構而豐富了形象,在已經(jīng)固化的建筑中求得流動的互動,因而豐富了建筑空間的形象及質感。
安藤對光的運用有著非常癡迷的情結。在他3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光與建筑如何巧妙的融合是他一直堅持的內(nèi)容。iv所謂建筑的光,是具有顏色、質感、溫度與深度的,并左右人類精神的存在。v將這種由巴黎游歷時期參觀摩勒·柯布西埃的建筑作品——郎香教堂時候感受到的光對于人的深刻影響使得他更加確立了光對于人的思考和感情的強烈存在。安藤發(fā)現(xiàn)光使物體的變化成為可能。根據(jù)他所推崇的幾何原理組合空間的基本形態(tài),然后利用光形成明暗對比,以流動的光影來分割和塑造屬于安藤式的“場域”的概念。“建筑空間之中一束獨立的光線停留在物體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陰影。光的強弱隨著時間發(fā)生變化,建筑本身形象也隨之改變?!痹诓粩嗟淖兓弥兄?,光為人們帶來新的視覺世界。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光沒有變得可觸及,它自身也是不確定的形式。因此,安藤說道:“在到處布滿著均質光線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與黑暗之間的相互滲透關系。在黑暗中光閃現(xiàn)出寶石般的美麗,人們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們的軀體,將生命帶入場所?!?vi
3、形體、材料與光影的探索之路
建筑的情感利用建筑材料特性與不同材料之間的組合效果進行表達。起源于西方的混凝土作為現(xiàn)代建筑材料的首選,正好符合了現(xiàn)代人樸實無華的審美情趣。利用混凝土來塑造空間,成為許多現(xiàn)代主義建筑師的基礎選擇之一。vii安藤忠雄亦喜用混凝土。其中,由于灰調子和樸素的質感的混凝土與日本現(xiàn)代文化的極簡思路正好吻合。為了讓混凝土的質感能恰如其分地融于日本傳統(tǒng)建筑之中,他探究出一種專屬于安藤忠雄式的清水混凝土的制作方法。他根據(jù)日本人的傳統(tǒng)建筑習慣木材和紙在建筑中的應用發(fā)現(xiàn):專屬于日本這塊區(qū)域的建筑總體風格是以追求建筑材料賦予的溫和與親柔質感的傾向。根據(jù)這一經(jīng)驗的總結,安藤忠雄決定以現(xiàn)代建筑主體材料的水泥之中研發(fā)創(chuàng)造符合日本人審美的清水混泥土。這是一種具有手感光潔、柔滑特點的新型混凝土。在“住吉的長屋”一作品之中,安藤忠雄因為使用了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清水混凝土材料而受到建筑評論家們的高度贊揚。他們表示:“混凝土在得到矯正后與數(shù)寄屋建筑中的木材極為相似,但混凝土增加了內(nèi)部空間的尊嚴感和堅強感。從本世紀初,日本建筑師就力求使混凝土表現(xiàn)‘日本話’。但只有安藤第一次成功地運用混凝土創(chuàng)造出能與數(shù)寄屋建筑相媲美的具有廣泛而敏銳的空間感的作品?!辈贿^清水混凝土并不是安藤使用的唯一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如果以一種材料的塑造長期地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運用的話,那么這位建筑大師距離江郎才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隨著上個世界的九十年代,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開始走出日本,漸漸涉足于非日本本土的建筑試驗場里,出于長期的建筑理念積累,“地域性”和“本土性”成為了他衡量建筑材料選擇的標準。之后,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材料出現(xiàn)的樣式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玻璃、木材、鋼材等材料亦是在他的作品中頻繁地出現(xiàn)。其中,以尼泊爾的普多瓦婦幼醫(yī)院為例,安藤忠雄選擇了當?shù)貞T常使用的紅磚和傳統(tǒng)的手工制作施工策略。這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可算得上是屈指可數(shù)的以傳統(tǒng)紅磚為主要材料的建筑之一。這不得不回歸到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逃避均值與統(tǒng)一的建筑式樣,回歸到區(qū)域特色的人文情懷中。這樣的建筑避免了多樣式文化在現(xiàn)代化的建筑風格的席卷下而消失殆盡。這樣的設計思路也為后來的設計師們作出了表率:建筑創(chuàng)作的價值不僅僅在于使用,而作為人類活動的載體,它更應該是地域性的區(qū)分表現(xiàn)形式。那些屬于不同區(qū)域的場地塑造、場所分割和場景布置的綜合思考是成就屬于不同文化形式建筑特色的現(xiàn)代脈絡傳承。
4、結束語
運用幾何學基礎原理,使用最普遍建材,追求建筑的個性,喚起屬于建筑的歷史、地理、文化脈絡,成為安藤忠雄建構自我建筑特色的重要因素。在“地域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的碰撞之下,安藤開創(chuàng)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筑風格,即以厚重的水泥土和簡約硬朗的幾何形體,搭配柔和的自然光、水的元素巧妙運用建構起了屬于安藤式的獨特建筑風格。viii
從運用材料的選擇和光影的塑造上,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安藤忠雄的建筑設計理念創(chuàng)造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建筑實體,而是將建筑屬于區(qū)域文化特征的承載物進行營造。他的空間因為與不同文化產(chǎn)生傳統(tǒng)的對話而使得其作品具有著高雅和深沉的特征,從而充滿了詩意。在這個充滿喧囂和浮躁的現(xiàn)代都市,面臨著均質化建筑與同一特色的水泥建筑森林里,安藤忠雄用他獨特的建筑理念給人們帶來了一片別樣而寧靜的靈魂棲居所。用光的圣潔與多邊,讓人的感官感受豐富而多樣的視覺世界,用屬于地域特征的建筑材料使得人們感受到屬于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并未被現(xiàn)代化的潮流吞噬。品味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后來的建筑設計師們可以感受到出只有根據(jù)不同區(qū)域的人對居住和活動的空間反應出來的真實感受出發(fā),才能真正實現(xiàn)人本情懷的設計思想。
注釋:
i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論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3:18.
ii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論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3:34.
iii李浩寧.淺析建筑中的光[J].陜西建筑,2011(09).
iv大師系列叢書.圖解當代日本建筑大師[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5.
v安藤忠雄.安藤忠雄都市彷徨[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19.
vi大師系列叢書編輯部.安藤忠雄的作品與思想[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12.
vii安藤忠雄.建筑師安藤忠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52.
viii大師系列叢書.圖解當代日本建筑大師[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