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在新興媒介技術和強大市場力量的驅動下,以大眾傳媒為傳播媒介、資本增值為目的的大眾文化迅速泛濫。大眾文化的迅猛發(fā)展,對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造成了極大地沖擊。與此同時,作為提高人文素養(yǎng)主要途徑之一的人文閱讀也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當下,如何應對大眾文化帶給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的沖擊,發(fā)揮大眾文化的積極因素,消除其不良影響,正確引導高職院校學生進行人文閱讀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大眾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現(xiàn)狀的分析,探討了大眾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在人文閱讀中造成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提出了應對負面影響的措施,對大眾文化新形勢下如何構建正確、有效的人文閱讀教育教學改革模式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大眾文化;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
“大眾文化”這一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哲學家奧爾特加《民眾的反抗》一書中,主要是指興起于當代都市的,與當代大工業(yè)密切相關的,以全球化的現(xiàn)代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chǎn)的當代文化形態(tài)。我國的大眾文化崛起于20世紀后半葉,本質上是一種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享受、發(fā)展需要為出發(fā)點、歸宿點和最高價值目標的人文文化形態(tài)。大眾文化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也改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并且對人類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作為新一代的社會接班人,他們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也時時刻刻受到大眾文化的沖擊和影響,這種影響遷移到他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作為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之一,人文閱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和沖擊。
一、大眾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現(xiàn)狀分析
目前的研究表明,高職院校學生對人文閱讀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學生普遍能認識到人文閱讀的積極作用,明確人文閱讀對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有很大的理論支撐作用。調(diào)查結果顯示,80%的高職院校學生對人文閱讀都給予了積極肯定的認識,學生閱讀涉及歷史、文學、政治、法律、藝術、哲學、宗教、道德、語言等書籍范疇。然而,通過調(diào)查,我們也發(fā)現(xiàn)雖然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人文閱讀的重要性,但在課余時間里自覺進行人文閱讀的人數(shù)并不多,在書籍的閱讀量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欠缺,閱讀涉獵面也非常有限。隨著大眾文化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學生的人文閱讀方式和習慣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從閱讀方式看,學生更傾向于借助電視、電腦、手機等大眾傳播媒介進行人文閱讀,對傳統(tǒng)的書籍閱讀甚少;從閱讀的習慣看,受“讀圖”,“戲說”、“水煮”、“快速、快感、快扔”等“15分鐘主義”閱讀形式的影響,學生的閱讀正在走向淺化和功利化,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閱讀傾向于“淺閱讀”形態(tài),進行深度人文閱讀的學生甚少。
二、大眾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造成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大眾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意識形態(tài),一方面賦予了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更廣更深的內(nèi)涵,使人文閱讀獲得了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在全球經(jīng)濟文化一體化不斷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要在秉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與國際接軌,更廣泛、全面地學習和吸收優(yōu)秀文化成果,這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眾文化使學生的人文閱讀形成了一種新的精神意識形態(tài),使人文閱讀與國際文化主題和潮流接軌,通過廣泛吸收國外有益的文化成果來提升自我人文素養(yǎng)。同時,大眾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閱讀與大眾生活更加密切相關,內(nèi)容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在大眾文化背景下的人文閱讀,建立在對傳統(tǒng)文化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深深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既能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同時還能從根本上引導學生懂得追求自我目標,促進學生自我人文價值觀的形成,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使傳統(tǒng)人文閱讀得以有效延續(xù)。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閱讀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閱讀觀念和閱讀模式的挑戰(zhàn)和沖擊。高職院校學生中一些崇尚簡單化、娛樂化的新一代大眾文化接受者對人文閱讀失去了耐心,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深度的人文閱讀。他們思想中缺乏思考,失去了對人文的感受,放棄了對人類精神價值的追求,所謂的“淺閱讀”和功利性閱讀觀念深入他們內(nèi)心。在大眾文化的沖擊下,一部分學生徹底放棄了對人文閱讀的追求,轉而崇尚所謂的時尚性、娛樂性和消費性的閱讀,片面追求閱讀的實用主義,極少涉獵人文閱讀。另一部分學生即使有人文閱讀的意識,也因其閱讀觀念的盲目性,只是淺嘗輒止,沒有真正進行深入的人文閱讀。這樣的現(xiàn)狀沖擊,使高職院校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受到了極大影響,價值取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令人堪憂。
三、大眾文化背景下如何構建正確、有效地人文閱讀教育教學改革模式
針對大眾文化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閱讀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應對,從而構建正確、有效地人文閱讀教育教學改革模式。
首先,將人文閱讀作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公共必修課,制定到《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規(guī)定學分,真正做到重視人文閱讀。由于高職院校的自身特點,普遍比較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核心在于高技術、高技能型人才,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建設缺乏重視,而學生受到大眾文化的負面影響,缺乏真正有效的人文閱讀。只有將人文閱讀編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才能真正使師生共同重視人文閱讀。
其次,建立新的人文閱讀導讀模式。隨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受大眾文化的不斷影響,傳統(tǒng)的人文閱讀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的發(fā)展,這就需要從根本上轉變?nèi)宋拈喿x導讀模式。人文閱讀,不僅僅是對人文書籍和人文資料的閱讀,更需要以人文的方式進行閱讀,人文閱讀應該是啟發(fā)型、體驗型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能代替學生進行閱讀實踐。教師可在課內(nèi)從制定人文閱讀計劃著手,指導學生進行人文閱讀書籍和資料的選擇,并且利用于大眾傳媒開展新型的人文閱讀,引導學生體驗人文閱讀過程的快樂,使學生通過傳統(tǒng)書籍和大眾傳媒都能做到深度閱讀和有效閱讀,從而糾正學生的功利性閱讀和淺閱讀方式,使其真正從人文閱讀中收獲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再次,提高學校圖書館人文書籍的藏書質量,增加藏書數(shù)量。各高職院校在積極籌措資金購買相關專業(yè)實習實訓設備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人文閱讀的渠道建設,否則在大眾文化沖擊下,人文閱讀讀本會少有人問津。特別是理工科院校更要注意對人文書籍的選擇和購置,防止做表面文章,應該本著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人文閱讀提供有價值的讀本,使高職院校學生真正做到有書可選可讀。
最后,高職院校每年可組織開展大型的人文知識競賽。開展知識競賽能從本質上激發(fā)學生對人文閱讀的熱情,并且對人文閱讀產(chǎn)生主動性、持久性的熱愛,同時,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全校學生積極參與到人文閱讀中來,形成一股良好的人文閱讀風氣,將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真正貫徹落實到校園中。
綜上所述,在大眾文化的沖擊下,人文閱讀被賦予了更廣更深的內(nèi)涵,與生活更加密切相關,內(nèi)容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使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閱讀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轉變,形成了一種新的精神意識形態(tài)。與此同時,人文閱讀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閱讀觀念的挑戰(zhàn),日趨功利的閱讀方式正在校園逐漸蔓延,我們只有從思想上真正重視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閱讀,轉變過去舊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發(fā)揮大眾文化的沖擊給人文閱讀帶來的正面影響,積極消除其負面影響,才能在大眾文化這個新的背景下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人文閱讀。人文閱讀,是個人精神層面的享受,是民族思想和靈魂的核心,是文化閱讀的本質。人文閱讀給予我們智慧、給予我們靈魂的升華,關懷生命就應該注重人文閱讀。
【參考文獻】
[1]吳世彩.大眾文化的和諧價值[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2]陸揚,王毅.視點叢書:大眾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01.
[3]劉自雄,閆玉剛.大眾文化通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4]姜華.大眾文化對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應對[J].道德與文明,2004(04).
[5]唐惠芬.重視閱讀教學的人文性[EB/OL].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
http://training.teacher.com.cn/information/center/StudyGuide/xiaoxue/yuwen/xkjy/32Y2080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