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刑事法律中,法律援助制度使得法律中的人性化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通過對處于法律弱勢地位的人群提供法律幫助與支持,有效維護貧困弱勢群體的法律權益。在社會群體中,由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刑事法律援助,以保證其合法權利不受侵害。本文以未成年人的權利維護為核心,對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加以分析,并進一步剖析了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刑事法律援助的原因,以此為基礎對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實踐與發(fā)展進行探究。
【關鍵詞】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實踐;發(fā)展前景
1、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必要性分析
1.1法律平等性原則的體現(xiàn)。我國刑事法律的不斷完善,使得人權平等思想與法規(guī)條例得以有效結合,發(fā)展至今,刑事法律援助法規(guī)是否確立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法律完善與否和人權保障機制的重要指標。隨著人權平等思想普及范圍的逐漸擴大,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正在被更多國家采用。從國家人文角度分析,刑事法律援助機制的建立是社會人文環(huán)境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文明發(fā)展的主要體現(xiàn),在社會保障制度范疇中,刑事法律援助充分體現(xiàn)了人權平等的思想,也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刑事法律援助機制建立至今,已成為保障我國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在實際應用中也更為有力的體現(xiàn)了法律的平等性原則。
1.2控辯平衡訴訟理論的要求。社會文明的進步促使法律法規(guī)在設立過程中更多考慮到人格尊嚴和人權理念,這使得被告人在接受審判的同時被賦予了訴訟的權利,能夠與控訴方進行交涉與抗辯,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評審過程和結局,以維護被告人自身權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訴訟方和辯護方是對審判結果影響最為有力的兩個因素,因此要保證審判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刑事法律援助評審過程中應著重強調(diào)控辯雙方的平衡關系,通過協(xié)調(diào)刑事法律中兩者之間的關系以保障裁判的公平性。
2、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價值探討
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及生理發(fā)育尚未成熟,不具備明確的自我保護意識,缺乏相應的社會經(jīng)驗,這就使得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處于劣勢,無法對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辯駁與維護。這就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條件,作為處于弱勢地位的當事人,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更為依賴提供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師,以此律師在進行刑事訴訟之前,應首先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進行全面分析,并對其犯罪背景及其他相關信息進行調(diào)查,為之后的刑事訴訟做好充分準備。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未成年人在提供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師的指導下行使訴訟權利,加之律師的辯訴和刑事法律援助機制的維護,都為未成年人提供了有效的司法援助。由于未成年人在社會群體中地位的特殊性,其犯罪具有主體貧困化和犯罪動機的簡單化的特點,這就使得刑事訴訟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必須注重案件對未成年的教育作用,并以此促使未成年心理的成熟,使其能夠盡快從錯誤中反省過來,并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刑事法律援助機制的建立,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法律體制的人性化,也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這在我國法律保障體制的完善中具有更為現(xiàn)實的意義。
3、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實踐分析
3.1刑事法律援助范圍問題分析。由于我國刑事法律援助機制尚未得到有效完善,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刑事法律援助的實施范圍,使得未成年人的部分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維護。在我國司法實踐過程中,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理主要包括法院指定辯護案件和未成年人自己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就2006年~2009年法院審理的未成年人案件進行分析可知,指定辯護案件占案件審理總數(shù)的絕大部分,在對未成年人指定辯護案件中,仍有部分未成年人沒有得到刑事法律援助。面臨當下部分未成年人無法得到有效的刑事法律援助問題,應進一步完善我國立法制度,通過將未成年人刑事保護列入到立法中,以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刑事法律援助機制,在還原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主體地位的同時,實現(xiàn)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有效維護。
3.2刑事法律援助介入時間分析。結合現(xiàn)階段我國相關刑事法律的內(nèi)容可知,在未成年人行駛指定辯護權利時,法院作為行駛主體,應參照刑事法律援助機制的規(guī)定,開展對未成年人的刑事法律援助。而由于司法實踐過程中審理過程所需時間較長,造成案件審理拖沓,進而無法保證刑事法律援助的有效開展。有切實的解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中的時間問題,可以通過提前向未成年人發(fā)放告知函,使其提前申請刑事法律援助的方式避免時間因素對案件審理的影響。在對未成年人采取刑事法律援助過程中,充分考慮時間因素能夠進一步提升案件審理的效率,與此同時也為未成年人的刑事法律援助提供了充分的準備時間,進而有力促進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成功。
3.3法律援助經(jīng)費問題。根據(jù)相關部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知,我國法律援助經(jīng)費每年以大約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長,其中比如2012年的14億元人民幣,就比2010年的10.12億多了將近四億。從援助經(jīng)費的較大幅度的增長來看,我國政府及社會對于法律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如果我們深究這里邊的問題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法律援助經(jīng)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國家的財政撥款,雖然法律援助經(jīng)費從總體上來說比較樂觀,但是由于我國法律受援人數(shù)數(shù)量比較大,因此這些錢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也就所剩無幾了。我國目前的法律援助經(jīng)費的來源比較單一,這是導致法律援助經(jīng)費大部分都來自于政府財政撥款的主要原因,雖然已經(jīng)由民間自發(fā)的基金會或者是企業(yè)以及社會組織的援助活動等,但是這些活動獲得的法律援助是有限的,并且僅僅靠政府財政撥款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國法律受援需求的,因此目前我國法律援助資金存在來源渠道單一的難題,尤其是在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落后的地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給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法律的援助案件的補貼是非常有限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也嚴重影響了律師辦案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繼續(xù)擴大法律援助的資金來源渠道,從物質(zhì)方面推動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處理效率。
3.4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zhì)量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專業(yè)的律師隊伍,高素質(zhì)高質(zhì)量的律師隊伍是我國刑事法律的強力推動力,尤其是對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其自身特點不同于成年人,因此辦案律師要更加注意和未成年人的溝通問題,對于未成年受教育后重返社會問題要特別注意。目前律師行業(yè)的現(xiàn)狀是刑事法律的援助報酬不高,許多專家律師通常不會在這種案件上浪費太多時間,因此這些案子都是一些經(jīng)驗不足或者是水平不高的年輕律師來處理,這對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快高素質(zhì)律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處理效果和質(zhì)量。
結 語
刑事案件是我國法律案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處理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造成這方面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要充分了解影響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發(fā)展的阻礙因素,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糾正和彌補,不斷完善我國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相關規(guī)定,促進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英)丹寧勛爵.法律的未來[M].劉庸安,張文鎮(zhèn),譯.法律出版社,1999.
[2]田文昌.刑事辯護學[M].群眾出版社,2001.
[3]溫小潔.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研究[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