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班主任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班級建設,班級建設主要從班委組織、制度建設、特色文化建設等方面重點展開。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做,細心做,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多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班級建設
班級作為高等學校學生的基本組織方式, 在教育教學中占有著重要地位。教師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學活動,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而學生的主要日?;顒右彩且园嗉墳閱挝贿M行的。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是由班級來體現(xiàn)的, 一個學校的學風也是由班級來體現(xiàn)的[1]。衡量一個學校的教育質(zhì)量和管理水平, 班級就是最好的參照物。良好的班級建設不僅關系到一個班級建設的小問題, 更關系到整個學校發(fā)展的大問題。因此, 搞好班級建設, 是高等學校應該面對的主要問題。下面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中關于班級建設的點滴體會和感想。
1、要組建起一支強有力的班委、團支委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班級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在班級起核心骨干作用。班級工作的好壞與班干部的能力、工作開展的如何密不可分,如何調(diào)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能力,挖掘他們的潛力,是管理好一個班級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在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會盡快了解和掌握班級同學的情況,在最短時間內(nèi)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委會、團支部干部隊伍。 先培訓學生干部,然后明確班團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職責,接著下放管理權限。讓班委干部和團支委干部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管理,鼓勵學生干部大膽開展工作,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主體作用,善于調(diào)動和啟發(fā)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提升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不做凡事親力親為“苦行僧”式的班主任。
2、完善制度建設,以制度來規(guī)范學生行為,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制訂切實可行的班規(guī)。如制訂:班級考勤制度;課堂紀律評比制度;文明宿舍評比日制度;班級社會活動加分管理制度;黨課團課學習評比制度;班會制度;貧困學生推舉制度;入黨積極分子推選制度;班級團學干部選舉任用制度;大學生誠信考試制度、以及大家都很關注的綜合測評加減分制度等。健全這些管理制度對學生是一種紀律約束,同時讓同學們清楚什么是規(guī)范行為,參加什么活動是有益的,能為班集體做出貢獻,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讓制度來規(guī)范和引導班級同學們的行為,讓同學們有法可依,從而促使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制訂了切實可行制度的同時,班主任要加大和靈活掌握管理力度,同時做好法官大人和審判官大人以及調(diào)解人等多重角色。
3、加強班級特色文化建設,建立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激勵機制
針對班級特點, 每個班級形成自己的班級文化。引導班級大學生以此為核心, 開展各種班級集體活動, 形成自己班級的文化特色。久而久之, 班級大學生都會團結在這個文化理念的周圍, 并且會不自覺地把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學習或生活中去[2]。有了共同的班級文化, 班級的凝聚力便會增強。制定學生量化考核條例, 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與學年評優(yōu)、獎勵等結合起來, 形成有效的激勵制度。如學生積極參加院里活動給予相應的加分, 不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給予相應的減分。這一部分得分與學生自評結合起來, 再加上學生手冊內(nèi)明確規(guī)定的素質(zhì)獎勵分, 最終作為大學生的綜合測評成績。良好的激勵制度, 能激發(fā)班與班之間, 班級內(nèi)部大學生之間互相競爭的氛圍[3]。公平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 充分調(diào)動大學生的積極性, 在大學生中間掀起趕、學、比、超的高潮。
4、用心做好特殊學生群體的工作
4.1 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對受社會和家庭某些不良影響,在紀律上散漫、學習不認真、經(jīng)常曠課、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同學關系僵、難以相處、表現(xiàn)出難以教育的典型——后進生們。對待所謂的“后進生們”我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在生活上關心、體貼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感化工作。俗話說得好:“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善施教的師長?!蔽宜鶐У陌嗉墰]有因為所謂的“后進生”而影響到班級建設、班級榮譽。
4.2 關心貧因生,切實做好特困生工作。為了盡早地了解掌握班級學生中貧困學生的情況,從新生報到入學開始起,我就著手建立貧困生檔案,通過個人申請、同學評議、班團干部討論推薦、班主任核實等步驟,選出班級貧困學生,建立好貧困學生的檔案,每學期進行更新。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會經(jīng)常關注他們的生活及學習情況。經(jīng)常找他們談心和通過班上同學等方式,及時了解他們的困難、憂慮,不斷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激發(fā)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想辦法給予幫助,努力為他們爭取勤工助學崗位、困難補助、國家獎助學金、助學貸款等,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的關心和集體的溫暖與力量?!安蛔屆恳粋€貧困學生掉隊,不讓每一個貧困學生的利益因為我的工作沒做好而受損害。”我就是本著這樣的信念,加大對貧困生的關注、教育和引導,讓貧困生樹立起“困難家庭不能選擇,人生價值可以創(chuàng)造”的觀念。
5、加強輔導員、家長和學生三者之間的信息傳遞
主動聯(lián)系學生家長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共同探討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建立班級QQ群、飛信群與學生之間實現(xiàn)零距離對話溝通,進行心碰心的交流,從而實現(xiàn)老師、家長以及學生及時有效的溝通,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互信,為共同做好育人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總之,提前做好班級建設的規(guī)劃是教育的起點。因為迎接一批新學生的不應該只是一個班主任和一間空教室,而應該是一個凝聚了班主任的愛和智慧的已有生命的班集體。當然提前的規(guī)劃并不是為了日后的一勞永逸,這只是班級工作的起點,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在迎來了學生之后的每一個日子里,還需要班主任不停地用愛心和智慧來澆灌。所以班主任的班級建設之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沈德縣.談和諧班集體建設[J].文教資料,2006(12):157.
[2]吳太勝.高等學校班級德育管理的組織結構模式設計[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5(11):56-58.
[3]王寶珠.高等學校班級管理準則[J].江漢大學學報,2001(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