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護理疏導方法,評價整體護理對肝硬化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選取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223例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同心理護理結合的整體化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的影響效果。結果:觀察組肝硬化的整體護理效果中S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臨床意義(P<0.05)。結論:對肝硬化的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預后恢復效果,具有較為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肝硬化;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11-121-01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223例肝硬化患者,上述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肝硬化的臨床診斷標準,并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糖尿病、甲亢、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的干擾。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療方法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08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干預,其中男58例、女50例,年齡58~75歲,平均年齡64.9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2.1歲;觀察組115例其中男66例、女49例,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8.8歲,病程7個月~6歲,平均1.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同心理護理結合的整體化護理措施。通過患者及家屬同意后對其進行心理干預,了解患者精神情況及配合程度,一般從入院2~3天后開始,具體步驟為:
1.2.1心理基礎的建立
醫(yī)護人員應保持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對入院后的患者進行入院宣教,讓患者了解自身病情,通過患者對自身的主訴,獲得患者的信任,使其適應住院的環(huán)境。通過同家屬及患者的主動接觸及自身的熱心關切,使患者及家屬對醫(yī)護人員產生信任及親切,對醫(yī)護人員相關事項的叮囑認真聽取,為治愈肝硬化打下良好基礎。
1.2.2疾病認知
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及背景水平,對其肝硬化的病變全過程、診治原則及相關治療的原因進行詳細易懂的講解。對于上述不懂得患者應耐心進行講解疏導,使其對肝硬化疾病解除恐懼焦慮的心理,產生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基礎。
1.2.3心理治療
針對患者因肝硬化腹水往往因為病程長易復發(fā)等特點,使其出現(xiàn)的憂傷、消極、悲觀、絕望、恐懼、易怒等不良情緒,針對這些不良情緒多采用合理情緒想象技術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技術結合的方法治療。具體為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情緒及心理上的變化,及早發(fā)現(xiàn)不良的情緒,詳細講解并協(xié)助醫(yī)生使患者認識到不良情緒的發(fā)生,了解其發(fā)生原因并及時作出調整。教會患者怎樣宣泄情感,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患者積極調動自身潛在的積極因素。
1.2.4社會支持
通過對家屬的講解該病相關護理知識,讓患者得到家屬正確的關心方式。如撫摸患者的手和臉,也可親吻患者,這樣可是患者在心理上產生幸福感,得到較大的安慰與滿足,從而樹立戰(zhàn)勝該病的信心。同時還可鼓勵朋友看望,加大自身幸福感,使身心放松,以增強患者同該病作斗爭的勇氣。
1.3護理效果評定觀察標準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及1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量患者焦慮情況[1]:SAS共有20個項目,采用1-4級評分,用正反向計分所得總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數部分即為標準分,焦慮評定的臨界標準分為50分,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出院針對患者對本次住院的護理服務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尚可,不滿意3個級別,總滿意率=滿意+尚可。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算百分位數,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比較采用啦驗,P 2 結果 2.1觀察組與對照組SAS評分效果比較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