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中瑞替普酶的應用效果。方法:將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患者治療意愿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給予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對照組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冠脈再通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冠脈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兩組患者胸痛未緩解和出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過敏等其他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結論: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脈再通率較高,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瑞替普酶;尿激酶;靜脈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11-171-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見心血管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及時確診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和改善患者預后效果的關鍵。靜脈溶栓治療是臨床上常用的重建血流手段之一,治療時機越早效果越好[1]。我院采用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已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關診斷標準[2],入院時均有超過30min的持續(xù)胸痛,含服硝酸甘油疼痛未緩解。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相鄰兩個或更多導聯(lián)ST-T段抬高,血壓監(jiān)測在160/90mmHg以下。所有患者均在發(fā)病后6h內入院,按照患者治療意愿將患者分為實驗組(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和對照組(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實驗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齡(51.73±9.12)歲;對照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52.88±8.9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10×106U/次靜脈注射,注射時間控制在2min以上,30min后再重復注射1次。溶栓治療同時給予75U/kg肝素靜脈注射,溶栓治療后繼續(xù)給予肝素持續(xù)靜脈滴注48h,維持ACT與正常水平的1.5~2倍。48h后改為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隔12h 1次,連續(xù)3d;對照組患者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1.5×106U尿激酶加入100ml 5%葡萄糖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30min。溶栓治療后4h檢查ACT水平恢復至正常水平的1.5~2倍后給予肝素持續(xù)靜脈滴注48h。48h后改為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隔12h1次,連續(xù)3d。兩組患者溶栓治療前即可給予300mg阿司匹林嚼服,5~7d后改為100mg/d口服。兩組患者均密切監(jiān)控心電圖、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等變化,根據(jù)患者病情可給予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ACEI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療,對癥處理合并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冠脈再通情況及不良反應(包括胸痛未緩解、出血、過敏反應等)發(fā)生情況。
冠脈再通判斷標準:①治療后心電圖抬高ST-T段在2h內回降超過50%;②治療后胸痛在2h內基本消失;③治療后2h內發(fā)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治療后血清CK-MB峰值提早出現(xiàn),且出現(xiàn)時間在發(fā)病14h內。出現(xiàn)上述4項中2項或以上判斷為冠脈再通,但②、③單獨組合不能判斷為再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 SPSS18.0 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實驗組冠脈再通率90.91%(40/44),對照組69.44%(25/36);不良反應實驗組胸痛未緩解9例(20.45%),出血1例(2.27%);對照組胸痛未緩解9例(25.00%),出血1例(2.78%)。實驗組患者冠脈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兩組患者胸痛未緩解和出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過敏等其他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
3 討論
臨床上一般采取急診PCI和靜脈溶栓開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關梗死血管,而急診PCI由于對醫(yī)師操作技術和醫(yī)院醫(yī)療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在基層醫(yī)院普及程度較差。靜脈溶栓治療以其操作簡單、方便,療效確定、安全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3]。本研究中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冠脈再通率為90.91%,與相關文獻報道相似;患者均未發(fā)生過敏等其他嚴重不良反應常。由此,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脈再通率較高,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濤. 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20(07):1212-1213.
[2] 桑紅斌, 劉連友, 張凱.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對比分析[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08, 16(10):15-16.
[3] 孫喜平.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 當代醫(yī)學, 2013, 19(0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