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發(fā)展迅速,相信在未來一定會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本文從學生學習方法和復習要點的講解談到高中生物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用最有效的方法學習生物,將生物的有關知識融匯貫通到學生的腦中。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方式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27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能夠解決一系列人類正面臨的問題:糧食危機,環(huán)境污染,資源緊缺,生命健康等。高中生物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獲得關于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生物的新陳代謝、遺傳和變異等方面的內容。
同時能夠使學生們了解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及其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高中生物的教學要求學生學會對生物知識的記憶。很多學生不知道生物題該怎么做,或者是不理解題是什么意思,這是因為他們對生物不熟悉。生物與其他學科的不同點在于它是抽象的概念。細胞雖然是具體的,但是人們無法用肉眼識別,各種組織、各種有機物之間的關系更是無從考究,因此學生只有把這些基礎知識記下來,才能夠真正掌握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生物老師要教導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記憶,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對相關概念有所了解。生物學之間的各個名詞都是有一定聯系的,它們是一體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只有當學生把高中所有的生物課內容學完之后,他們才會發(fā)現后面的知識和之前所學的知識有很大的聯系。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起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講解知識點,對不同知識點進行相互比較,把重要的知識點羅列出來,讓學生都記錄下來。每講完一章節(jié)內容后,老師要讓學生把本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一次詳細的總結,這個工作必須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樣他們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當學生總結的知識點不完善的時候,教師再進行最后補充。多進行幾次這樣的分析總結,學生才能夠迅速地掌握生物中較難的知識點。最終,才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的學習過程也是不斷重復的一個過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周期性地引導學生復習生物中各個知識點,教導學生進行知識點歸類。老師要讓學生把熟悉的知識點放到一起,把不是十分清楚的知識點放到一起,把不懂的一些知識點歸類,讓他們自己發(fā)現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完成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們不熟悉的知識點,進行多次講解,讓其多加練習,多做練習題,特別是高考。作為一名老師,要對學生認真負責,擔當起應盡的責任。對那些特別偏的題目,重要的是教授學生做這類題的方式方法,讓他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超出一定的時間就要學會放棄。因為高考要求的是大局,并不是一兩個題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高中生物作為高考的一門必考科目,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主要的動力之一,有了學習生物的興趣,學生才會愿意多花費時間在生物的學習上,他們才不會感覺學習生物是一種負擔,反而會覺得學習生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學生對高中生物有了興趣,那么記憶對他們來說也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學生就能夠很快的對其進行了解,并從中獲得成就感。興趣是學生自己培養(yǎng)的,但是學習的勁頭卻和老師有很大一部分關系。新時代的教師不是私塾先生,而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學生打成一片,讓他們認可你的教學方式、教學特點。這樣,學生才愿意和你學習,他們才會有學習生物的興趣,才能學到知識,學到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生物成績。
高中生物的教學方法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的教學雖然不再是應試教育,但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說學生在初中的努力是為了能夠考一所好的高中的話,那么高中學習的目標就是要考一所名牌大學,這需要教師從高一開始就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等到他們升到高二時,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已經養(yǎng)成。在學習生物的時候,學生們已經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了學習的基礎,他們就不會感到厭煩,反而會覺得學習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不會把學習當成負擔。歸根到底,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功到自然成。
高中生物的教學主要就是教導學生掌握記憶理解、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加以應用這四個方法。記憶理解就是記憶書中描述的各個概念,并且能夠融匯貫通,知道其描述的具體含義是什么,抓住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原則,充分理解生物知識所要描述的概念。觀察是身體感知的一種方式,這里所說的觀察就是要查看生物知識,通過觀察得以比較各個生物知識之間的概念。比如說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根本區(qū)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哪些區(qū)別和聯系,學生只有徹底地了解知識的結構體系和概念才能夠對其進行對比,并且做出正確的判斷。學生只有學會自己進行知識點的分類整理,把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做一個系統的整理,才能為之后的學習做好準備。最后的一個方法是要進行運用,不同的題其表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性質是不會改變的,這就要看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的效果怎么樣了。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和自然的一門學科,這是在開始已經介紹過的。其涉及的理論知識比較復雜,很容易引起對概念的混淆,而實際上生物課其實是一門龐而不雜的學科。只要能夠做到系統的整理,做好系統的筆記,學生才會對高中生物有一個深層次的了解。
“生命”這一詞在生物學中的解釋是具有一定的生理結構和能夠完成一定的生理活動。不管是什么樣的考題,歸根結底都是在考查生命體的特征,其實這就是高中生物的最最基本的特點,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教導學生掌握這一基本點。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記憶與練習相結合,讓他們學會學以致用,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這樣他們才能更深次的理解生物學這一學科。作為高中生物課的教師,一定要有好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