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作為初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起著基礎性作用。新課程改革以后,初中數學教材中代數與幾何內容并存,幾何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好初中幾何知識不僅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對高中數學的學習也有一定影響。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認識到幾何學習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對幾何教學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 幾何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95
一、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在初中數學中由于幾何知識的講解與學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代數教學存在很大差異。幾何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和立體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會出現“幾何、幾何,叉叉角角,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情況。這就要求,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對幾何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對幾何學習的興趣,開拓思維,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學生獲得幾何知識的學習,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二、對初中熟悉結合學習的幾點體會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幾何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講解幾何例題時,可以先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自己審題意,自己尋找最佳的解題方法。通過這種學習方法的引導,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的學習習慣,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形成初步讀題審題的習慣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接受的程度,在重難點處設置思考點,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相互啟發(fā),從而促使學生再次進行審題,彌補自己先前的審題漏洞,進一步加深知識點的理解,形成良性循環(huán)。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利用好自己的知識和教學經驗,引導學生學會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重幾何定理概念的教學
走好臺階第一步做任何事不可能一步登天,更何況是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幾何教學的時候,應該從基礎開始,讓學生正確理解到幾何的定理,那么他們在以后的幾何學習中就不會感到困難了。教師在進行幾何定理教學時,應該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理解到幾何定理,這樣才可以達到我們的教學效果。
(1)多畫,在線條中得到答案。
初中幾何定理有很多很多,光憑學生記憶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通過畫圖來證明幾何定理。比如,當學到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直尺、鉛筆,先讓學生白紙上畫上一個標準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在斜邊上畫一條中線,最后再讓學生用直尺量一量中線是不是斜邊的一半.比如,學到定理“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平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白紙上隨便畫一條直線,然后再畫兩條和它平行的直線,最后把那兩條直線無限延長,看它們最后是否能夠相交,如果不相交就說明定理是正確的。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畫圖來證明定理,學生這樣做了之后才能牢牢記住這些定理。
(2)多想,在想象中尋求答案。
幾何定理的學習也需要學生靠想象來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來對幾何定理進行記憶,這樣,當學生記不住幾何定理的時候,就可以多想象一下,那么定理自然就很容易想起來了。比如,學到定理“平行線永遠不相交”時,教師則可以先讓學生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線,它們到底有沒有相交。以生活中的火車軌道為例,它們就是不相交的,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想象一下。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答案的習慣,同時也可以讓幾何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很多。
3.在習題解答的問題。
(1)漏條件。
有些學生誤以為漏條件是粗心使然,其實漏條件暴露的問題是學生對定理的已知和結論卵解不夠到位造成的。如三線合一,即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巾線,底邊上的高和頂角平分線互相重合,簡稱三線合一。學生錯誤:因為AB=AC,所以AD⊥BC。錯誤分析:學生認為只要是等腰三角形就可推三線合一,故認為已知條件是等腰三角形,其實三線合一的已知條件應該是等腰加一線成立再如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學生錯誤:因為OD是角AOB的平分線,所以DE=DF。錯誤分析:何謂點到角兩邊的距離?學生沒搞清楚點到線的距離是什么,自然不知道還需要垂直條件DE⊥OA于E,DF⊥OB于F。
(2)濫用逆定理。
雖然老師一再的重申中考所用的定理均須出自課本黑體字,但學生在證明中總能派生出林林總總千奇百怪的綱外定那,其中以濫造課本定理的逆定理首當其沖。
如三線合一推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中若有一邊等于另一條邊的一半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有一角等于30度,一邊巾點加平行推得中位線,三角形一邊上中線等于該邊一半則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等等,這其中不乏真命題,但也有假命題。錯誤分析:就算是真命題也不等同于定理公理,考試時要用就得先證明才能用,假命題更不能用。
(3)過多的輔助線條件。
我常??匆妼W生做這樣的輔助線,連結AB使AB=CD或者過三角形某頂點作對邊的中垂線等等,看著學生們作這樣的輔助線我常常哭笑不得,實際上學生對于做輔助線的目的及作法都不是很了解,而教材中也沒有單獨的一章專門講解輔助線,所以關于輔助線我們都是需要時才講起,而學生只是了解個大概,認為輔助線就是用“作”出來的,而忽略了考慮所做輔助線的存在性,即輔助線只能保證一個條件,若要得其他條件需通過證明得到。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幾何教學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越來越多地受到教育者的關注。教師在幾何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對幾何教學進行改革,從而取得更好的幾何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田順.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之我見.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
[2]丁焱鑫.試談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