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在建工程混凝土結構構件出現(xiàn)裂縫的實例,通過現(xiàn)場勘查、查閱施工技術資料,并采用科學的檢測手段,綜合鑒定分析,找出裂縫出現(xiàn)的原因,得出檢測鑒定的結論及處理意見。
【關鍵詞】裂縫 檢測鑒定
一、工程概況
某行政服務中心大樓為在建房屋,該工程建筑面積約19000㎡,主樓為十三層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裙樓為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形狀呈扇型。大樓混凝土主體結構工程完成后,經建設、監(jiān)理、施工三方對主體工程結構混凝土進行的一次全面檢查中發(fā)現(xiàn),裙樓天面層15米跨大梁,主樓圓柱之間11.6米跨大梁及支承裙樓天面15米跨大梁的邊柱柱頭等多處結構部位存在裂縫。
發(fā)現(xiàn)該行政服務中心大樓梁柱出現(xiàn)裂縫后,建設方工程指揮委托當?shù)亟ㄖこ藤|量監(jiān)督站對工程質量安全進行鑒定。
二、檢測鑒定
監(jiān)督站工程技術人員在工程進行現(xiàn)場勘察的基礎上,聽取了有關參建各方情況介紹,并收集了有關資料。采用通過對混凝土構件實物外觀以及裂縫發(fā)展情況的檢測掌握該工程結構的安全狀況,進而從設計、施工以及其他方面對本工程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鑒定。
1、梁、柱檢測情況:
(1)梁柱混凝土強度檢測:
1)采用鉆芯法對本工程的三層梁、五層梁、八層梁共5個構件進行了鉆孔抽芯檢測,檢測結果為5根梁混凝土強度全部達到設計要求。
2)采用回彈法對本工程的四層柱、五層梁、五層柱、六層柱、七層柱、七層梁、九層梁、十一層梁共35個構件進行了回彈檢測,其中四層D/11軸柱(12.5MPa) 、四層L2-1梁(16.7MPa) 、五層KL3-9梁(20.0MPa)達不到設計(C25)要求,其余構件強度基本滿足設計要求。
(2)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檢測:
采用瑞士PROFMETRS5 SCANLOG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位置、鋼筋直徑測試儀,對本工程梁、柱混凝土中的鋼筋位置(間距)及其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柱豎向鋼筋保護層在17—53mm,梁底縱向鋼筋保護層在9—64mm,鋼筋保護層厚度厚薄不均,離散較大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柱箍筋間距大部分在80—110mm,基本符合規(guī)范要求,梁箍筋間距大部分在180—200mm基本符合規(guī)范要求。
(3)梁、柱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量測
采用40倍裂縫顯微鏡梁、根柱表面裂縫進行量測,梁的最大裂縫寬度為 0.15mm,柱最大裂縫寬度為0.08mm,未超過規(guī)范控制規(guī)定。
三、施工設計圖及技術資料審查
1、施工設計圖查閱
經對工程指揮部提供的大樓施工設計圖紙進行查閱,查閱情況如下:
(1)主樓結構單元超長,其平面布置不規(guī)則,屬復雜體型高層建筑物,沒有有效結構構造措施。
(2)主樓11.6米跨弧形大梁腰筋配置數(shù)量、直徑偏小。
(3)裙樓天面15米跨大梁腰筋配置數(shù)量、直徑偏小。
(4)支承裙樓天面15米跨大梁的邊柱,其截面在平面布置不合理,該柱的豎向鋼筋配筋量嚴重不足。
2、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查閱:
(1)經對本工程施工所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的有關檢驗報告進行查閱,本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鋼筋、水泥、砂、石)均合格,鋼材焊接件試驗、混凝土結構試件抗壓強度合格。施工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均能達到要求。
(2)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不夠完善,未能針對本工程大梁可能會出現(xiàn)脹模等問題采取相應的施工工藝措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基本齊全,對混凝土拆模留有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有拆模申請,并經監(jiān)理方批準后,才進行模板拆除,施工程序符合要求。
3、其它有關資料查閱
(1)本工程建設單位已按規(guī)定辦理規(guī)劃報建,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手續(xù),按規(guī)定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勘察、設計單位進行了工程地質勘察、工程設計,但未按規(guī)定委托有相應資質圖紙審查機構對本工程施工設計圖紙文件進行審查。
(2)本工程按規(guī)定實行了招標,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并按規(guī)定進行了工程質量檢測。
四、梁柱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1、結構構件裂縫情況
本工程主樓四至十三層11.6米跨弧形大梁和裙樓天面15米跨的大梁均在跨中1/3和1/2的部位出現(xiàn)多條垂直上下貫通裂縫,且裂縫上下寬度基本一致(見圖一),
裙樓天面15米跨的大梁支承邊柱在柱外表面上部出現(xiàn)多根水平貫通柱外表面裂縫,并沿側面向內延伸約80~120mm(見圖二)。
2、從結構設計方面進行分析
本工程主樓施工期間正值盛夏,結構單元超長,沒有有效的結構構造措施,其11.6米跨弧形大梁腰筋配置數(shù)量、直徑偏小,當結構混凝土樓面因高溫輻射產生延展時,位于下部的梁由于鋼筋較多且溫度較受直接輻射的樓板低,梁板間變形難以協(xié)調,在梁跨中產生水平拉應力而出現(xiàn)上下貫通的垂直裂縫。裙樓天面15米跨大梁腰筋配置數(shù)量、直徑偏小,產生以上相似的拉應力裂縫原因與中間層一致。裙樓天面15米跨的大梁支承邊柱,其截面在平面上布置不合理,且豎向鋼筋配筋量嚴重不足,該柱屬大偏心受壓構件,在荷載作用下,在柱上端部外側表面產生水平裂縫。
3、從施工方面進行分析
本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所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基本能達到設計要求,鋼筋配置基本能按圖施工,施工拆模方案基本合理。但由于施工中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可能會因混凝土收縮量增加,引起混凝土結構裂縫。
綜合以上分析表明,主樓11.6米跨弧形大梁及裙樓天面15米跨大梁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結構存在溫差以及梁縱向鋼筋配置偏小所引起;支承裙樓天面15米跨大梁邊柱上端部外表面裂縫主要是由于該柱截面在平面上布置不合理,豎向鋼筋配筋量嚴重不足所引起。由此可知,本工程存在結構安全隱患。
五、檢測鑒定結論及建議
1、本工程梁、柱出現(xiàn)裂縫寬度較小,暫未超過規(guī)范要求,但由于結構構件所承受荷載還2、本工程結構存在部分結構構件截面尺寸偏小,配筋量偏小,主樓結構單元長度超限等缺陷,建議建設單位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本工程實際使用的結構竣工圖進行設計復算,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進行審核。
3、本工程存在裂縫和經檢測混凝土強度較低梁柱結構構件以及復算、審查發(fā)現(xiàn)的結構薄弱部位應進行加固補強處理,加固補強方案應由設計審查機構進行審核,再委托有資質的補強單位施工,以確保消除結構安全隱患。
該大樓根據(jù)檢測鑒定結果,已按照建議的方法完成了加固補強,經過觀察驗收,達到了合格的質量標準,現(xiàn)已投入了使用。
六、結束及感悟
隨著建筑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大量混凝土得到了充分應用,然而混凝土裂縫問題又成為了一個建筑通病,混凝土裂縫有很多種,但不管哪一種裂縫都是能夠預防的,不管是施工單位還是商品混凝土供應單位都應該引起注意和重視。在施工前,建設單位充分了解施工環(huán)境、條件和要求,根據(jù)構件的大小、厚薄等因素選用低水化熱、低堿含量、不早強的合適水泥。商品混凝土供應在了解現(xiàn)場情況的基礎上,嚴格按照配合比攪拌混凝土,在滿足泵送、施工、強度的前提下,盡量采用低坍落度,適量外加劑摻量、砂率適宜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混凝土。施工單位也應加強學習,總結經驗,及時采取必要的混凝土養(yǎng)護措施。當施工現(xiàn)場出現(xiàn)異常情況的時候,要及時匯報,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李永生,混凝土裂縫控制,山西建筑,2008
[2]王濤,邵正明等,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混凝土,2003
[3]C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