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交通的日益發(fā)展,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在大力開展市政工程建設。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有許多不同于其它工程的特點,混凝土在道路橋梁工程領域發(fā)揮著極其重要作用。城市道路橋梁建設不允許工期過長,各種城市公用設施、交通設施與道路建設同步建設,加大了工程的復雜性,經常出現(xiàn)一些特殊的質量通病。
【關鍵詞】城市道路橋梁 施工質量 控制措施
1、城市道路橋梁施工的狀況
1.1城市道路與道路施工前的現(xiàn)狀。隨著生活的提高,在路基沉陷裂縫或半剛性基層,裂縫處會出現(xiàn)斷裂的現(xiàn)象。常見的裂縫有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縱向裂縫沿縱向開裂的道路,方向,長度和寬度與一般平面是不同的;沿道路橫向開裂是橫向裂縫,道路中心線基本垂直整個長度的部分路段和部分路段整個。裂縫縱橫交錯,然后出現(xiàn)在水平和垂直斜縫連接縫,形成聯(lián)合網絡。有許多道路附屬設施,有很多水井位于在車道上,有很多排水管和干井也位于檢查車道,當井的寬度小,回填土壓實是非常困難的,真正的學位考試壓力也比較困難。建設經常監(jiān)管不嚴或監(jiān)控,勢必道路施工時會造成變形、等質量問題,導致出現(xiàn)一個共同的水井和沙井和路面接縫低迷缺陷,導致公路橋頭斷裂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1.2道路橋梁建設時地形因素及應對策略。崎嶇的山谷是山區(qū)施工的主要瓶頸,長度比砂輪接觸面少,表面上看來疙瘩坑,鋪裝層的密度和強度的不統(tǒng)一。雨季結束后,再次在冬季和春季水分囤積在軟土基到大量的水,將大大降低了結構的穩(wěn)定性的雨水和雪的滲透,結構無法容納的道路,通往變形和失敗。
2、城市道路橋梁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原因
城市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經常由于施工單位的質量意識淡薄,不按設計規(guī)范施工,偷工減料等原因導致橋梁施工中經常存在著橋頭跳車、鋼筋骨架上升和橋梁裂縫等質量問題。
2.1 橋頭跳車。目前我國的城市道路橋梁中經常存在著路面在臺背回填處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沉降斷裂,車輛通過時產生顛簸,產生跳躍和沖擊,從而對橋梁和道路造成額外的沖擊負荷,有時會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造成橋頭的原因主要由:地基中存在軟土層等不良地質造成地基沉降;臺背填料中含有水分,存在孔隙,施工中很難將空隙消除,在車輛的負荷和道路自重的作用下,造成路基產生沉降;橋臺一般由剛度大的鋼筋混凝土和堅石修筑而成,具有很大的剛度,而與之相連的道路則柔度相對較大,這種剛柔突變必然會造成橋頭跳車。
2.2 鋼筋籠上升。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鋼筋籠上升的現(xiàn)象,這是道路橋梁施工中經常遇到的難題。造成鋼筋籠上升的原因主要由:鋼筋籠放置初始位置過高,混凝土流動性過小,導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過大,導管在拖拽的過程中導致筋籠被混凝土拖頂上升;混凝土灌至鋼筋籠下,導管底端距離鋼筋籠較近(大約1m)時,此時提升導管,澆筑的混凝土自導管流出后沖擊力較大,推動了鋼筋籠的上浮;混凝土澆灌過鋼筋籠且導管埋深較大時,其上層混凝土因澆注時間較長,表面已接近初凝,如此時導管底端未及時提到鋼筋籠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導管流出后將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同時也帶動鋼筋籠上升。
2.3 橋梁裂縫。橋梁裂縫是城市道路橋梁施工中經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之一。橋體出現(xiàn)裂縫,會導致橋體的承載力減弱,造成嚴重的后果。造成橋體出現(xiàn)裂縫的原因主要由:水泥的標號低、水泥受潮變質等導致混凝土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配比不合格;澆筑灌漿過程中,操作不規(guī)范,致使混凝土結構整體不均勻,出現(xiàn)蜂窩狀等;氣溫的急劇變化,導致沒有保濕保養(yǎng)好等。
3、控制措施
3.1 橋頭跳車的控制措施。
3.1.1控制橋頭跳車的關鍵是加固橋頭的軟地基。我國目前加固軟地基的主要方法有換填法、深層攪拌法和塑料排水板堆載預壓法等。
3.1.2路基處理是控制橋頭跳車的重要措施。首先要使用超輕質材料來做作路堤,這樣可以有效的減輕路堤的自重,有效降低地基應力,減少沉降并增大穩(wěn)定安全系數,常用的輕質材料有粉煤灰、泡沫聚苯乙烯塊等。其次要選擇摩擦角大、強度高、壓實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巖渣、礫石、砂礫等材料來填埋臺背,并選用“填筑路堤預壓法”來施工,讓路基排水固結,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以后再開挖涵洞或橋臺位置土方,然后再施工橋涵。
3.1.3路面處理也是控制橋頭跳車的主要措施。首先應設置橋臺搭板,搭板可以使在柔性路堤產生的較大沉降逐漸過渡至剛性橋臺上,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車輛通過時的跳躍現(xiàn)象。其次,為了避免產生二次跳車,經常會在搭板的尾端再加設一段淺埋的變厚式埋板,減少錯臺幅度,調整不均勻沉陷,改善橋頭跳車或二次跳車現(xiàn)象。
3.2 斷樁的控制措施。
3.2.1在澆灌前要徹底清孔,保證泥漿的質量。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03~1.1之間,如果太小容易出現(xiàn)坍孔,太大則不易翻漿;含砂率控制在2%以內;粘度控制在18~20Pa·S之間。
3.2.2導管在首次使用時應做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確保導管在施工過程中不漏水、不進水并有足夠的抗拉能力。在雨季施工時應防備雨水淋入導管。
3.2.3施工單位在澆灌時要連續(xù)施工,不能停歇,灌注速度要快,保證灌注的時間;導管在提升時應慢慢提升,不可用力過猛;發(fā)生堵管時,盡量采用不要將導管提出的解決方法;要注意天氣變化,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還要準備備用設備,保證施工正常進行。
3.3 鋼筋籠上升控制措施。
3.3.1下放導管時,應將導管放置在鋼筋籠孔位的中心位置。在澆灌過程中,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骨架底口時,應放慢混凝土的澆灌速度,以緩解混凝土對鋼筋骨架向上的沖擊力。
3.3.2混凝土在澆灌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質量,迅速進行。實踐證明:澆灌速度快的,質量事故少。
3.3.3可適當地減少鋼筋網下端的箍筋數量,增加適當的牽引筋焊接在鋼筋網的底部,這樣也可以減少鋼筋籠的上升。
3.3.4施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鋼筋籠上升,應方面澆灌速度,查明原因,果斷處理。
3.4 橋梁裂縫控制措施。
3.4.1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崗位責任建設,完善施工的全流程操作,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各種不規(guī)范操作。質量檢測人員要在施工前對原材料都應進行嚴格的抽樣檢驗,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而且要對具有合格剛度的支架進行壓實充分,保證混凝土振搗的勻速以及混凝土流動性,要嚴格按混凝土應配合比計量投料,拌和時間不應小于1~2min,運輸時間要短,澆注時分層澆注,分層厚度不應大于30cm,振搗時應讓振搗棒插入前層5~10cm,振搗時間為1min左右,直至排出氣泡為止。
3.4.2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控制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分層澆筑以及設計合理的養(yǎng)護措施,比如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草袋及塑料薄膜,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等,確保降低溫度應力,避免溫度裂縫
4、結論
通過對橋梁在施工中出現(xiàn)的缺陷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可以歸類出多種預防措施,在持續(xù)發(fā)展的橋梁業(yè)中有了更加寶貴的經驗,在工程建設中可以避免諸多不良因素,為公路建設的穩(wěn)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有利條件和有效方法,以滿足中國橋梁道路運輸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余昌.城市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問題分析與預防[J].科技資訊,2009(12)
[2]鐘強.論市政工程建設混凝土道路施工質量的控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