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曾是最為關乎港人生計,港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而“營商天堂”,則在很長時期里是令港人自豪、讓世人欽羨的香港別稱之一。然而近幾年來,港人使用“營商”這個詞語的頻率越來越低;香港在世界“營商天堂”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靠后。這種“越來越低”和“越來越靠后”,已非簡單的詞語使用和名次排列問題,已經關系到香港的前途和每個港人的利益與命運。
“營商”天堂 香港最大優(yōu)勢
眾所周知,香港曾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最有效、最有業(yè)績,因而也是世人最心向往之的“營商天堂”之一,港人亦曾是世人公認最勤勞、最智慧、最堅韌、最有能力的“營商者”。
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營商天堂”,香港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最有能力的“營商者”,是因為香港擁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和“背靠世界,面向祖國”這種獨特的雙重優(yōu)勢,擁有連接社會主義中國經濟與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交匯平臺,擁有完備的資本主義制度、可在國際間自由流動的貨幣、深厚的環(huán)球經貿網絡、成熟的國際城市軟硬件基礎;擁有提供世界上最優(yōu)良金融、專業(yè)、貿易、文化和旅游等服務的功能。除了上述地緣、平臺、體制、貨幣、功能設施、服務等優(yōu)勢以外,還擁有另外兩大優(yōu)勢:
其一,是香港與上述優(yōu)勢相輔相成的經濟屬性——香港的一切軟硬件,都是圍繞發(fā)展經濟而創(chuàng)造與運行的;香港的一切利益,也都是通過繁榮經濟而得來的。
其二,是港人對“營商”的勤奮、智慧和專注。長期以來,不管周邊局勢如何動蕩,也不管大千世界有何變遷,香港總是一門心思地堅持自己的經濟屬性,打造自己的“營商天堂”,香港人也總是一門心思地堅守自己的“營商”本業(yè),刷新自己的“營商”業(yè)績。正是這種對自己的經濟屬性和“營商”本業(yè)的堅守,使得香港早早擁有并且長期保持了“亞洲四小龍”、“世界購物天堂”和“營商者天堂”的美譽;也使得極大多數(shù)香港人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依然能夠長期享有茶照飲、舞照跳、馬照跑的悠閑生活,還能夠贏得世界的尊敬。
泛政治化 香港最大“殺手”
然而,近十年來,盡管香港的城市設施依然先進、政府依然高效廉潔、法制依然完備、稅率依然低廉,特別是中央政府還持續(xù)給予高度的支持和優(yōu)惠的政策,但香港以往這種經濟雄踞亞洲前列、遙遙領先于內地許多省份的優(yōu)越地位,卻受到了很大沖擊,以至于即將退出領先行列。例如,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來自倫敦、紐約等老牌金融中心,新加坡、金磚五國等新興金融中心和上海、深圳等內地金融城市的強勁挑戰(zhàn);香港的貿易中心地位,遇到了紐約、漢堡、首爾、新加坡、里約熱內盧、開普敦以及內地許多城市的激烈競爭,難以高枕無憂;香港的航運中心地位,亦因成本高懸不下等緣故而受到嚴重削弱,世界第一大港的“座椅”更已拱手讓出;香港購物天堂的地位,也因硬件不足、軟件不佳等原因,而被巴黎“老佛爺”、東京低匯率、非洲野生園和亞洲三島(泰國普吉島、韓國濟州島、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分流擠壓;香港GDP總量在泛珠江三角洲九省中的排名,已從10年前的第二跌至2012年的第五;香港在全球城市競爭力評選中的排名,更已跌至第20位,遠遠落后于天津、深圳、大連這“新三甲”,以及紐約、多哈、東京。
對于廣大港人來說,不是不知道愛惜自己的“營商天堂”,更不是不愿意恪守自己的“營商”本業(yè)。實在是因為,近10年來在香港滋生的泛政治化怪象,弄得香港無法集中精力搞經濟、脫困局,港人無法專注地忙“營商”、再創(chuàng)業(yè)。例如,面對要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wěn)定就必須時時堅守的“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和“愛國愛港”基本原則,有人卻一次次掀起“反國教”、“反洗腦”,以至“反中反赤”、“去中國化”的惡浪;面對正欲調整結構、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梁特首及港府,有人卻一次次發(fā)起“攻梁”、“貶梁”、“倒梁”的“沖鋒”,甚至幾次押后通過關系港府正常開支的《財政預算案》;面對香港亟待增建的機場跑道和亟待通暢的港口運輸,有人卻一次次地煽動罷工;面對被許多人視為香港“命脈”的中環(huán),有人卻一次次地揚言要“占領”、要“核爆”……大有不讓港人個個陷入政治泥淖、不讓香港這個“營商天堂”損毀殆盡就不甘罷休的架勢。
由此可見,泛政治化,是香港“營商天堂”的最大“殺手”,是港人繼續(xù)“營商”創(chuàng)業(yè)的冤家對頭。香港如果不能盡快制止這種泛政治化的亂象,不能恢復自己的經濟屬性,進一步陷入政治紛爭、政治襲擾的泥淖,那么,香港近10年來經濟下滑的頹勢就難以遏制,香港這個世界聞名的“營商天堂”、香港人的“營商”權利和“營商”實績,就會繼續(xù)受到傷害。
恢復經濟 香港最大要務
泛政治化給香港經濟帶來的傷害,可謂滿目瘡痍、清晰可見。然而,這還不是最后的結局。有經濟學家預測,倘若讓近十年來泛政治化的亂象繼續(xù)下去,倘若讓近十年來經濟下滑的頹勢繼續(xù)下去,那么,再過十年,香港目前在世界城市競爭力中前20位的排名也將不保,將會淪為中國的三流城市;香港在祖國支持下精心打造的“營商天堂”將會徹底毀掉,廣大港人繼續(xù)“營商”、再創(chuàng)佳績的前景也將徹底破滅。
對于香港面臨的這個重大危機,一切以港為家、以港為業(yè)的正直港人,以及一直全力支持香港建設、真誠關心香港前途的中央領導和各方人士,無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正因為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前不久會見香港代表團時鄭重指出:當前香港的首要任務是發(fā)展經濟,停止內耗,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據(jù)筆者以往觀察,若非事情已經到了非常嚴重、非常關鍵的時刻,一向態(tài)度中肯、言語含蓄的中央領導,是不會如此直截了當?shù)爻龃酥匮缘摹8螞r,說這話的是十年前就在廣東省委書記任上知港助港、對香港的一切了然于胸的張委員長。因此,一切以香港這個“營商天堂”而生、以香港這個衣食之地為業(yè)的香港人,都應該深刻領會和切實貫徹張委員長這番語重心長、擲地有聲的講話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近期在香港政壇、媒體、各種公開場合,都有許多聲音,專家、學者、官員、商人紛紛指出,要以發(fā)展經濟為香港的首要任務,讓香港回歸經濟本性,回歸發(fā)展“營商天堂”的正確軌道,讓港人回歸“營商”創(chuàng)業(yè)的最大本業(yè),并在此基礎上,逐步解決香港的種種難題,不斷改善香港的經濟民生;許多人還提出,要堅決制止那些肆意在香港制造政治紛爭、政治內斗的政治勢力,引導各界港人堅決地從毫無正面價值的政治內耗中猛醒,從無休無止的內斗漩渦中躍出,以實際行動維護香港的“營商天堂”,維護港人的“營商”權益;更有媒體呼吁,要緊緊抓住今后三年的關鍵時期,抓住全世界都在全力以赴實現(xiàn)經濟復蘇、走出危機陰影的關鍵時期,切實把握這一時不我待的發(fā)展機遇,努力爭創(chuàng)香港經濟的新優(yōu)勢,推動香港經濟的新發(fā)展,實現(xiàn)香港民生的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