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以下簡稱公選),是指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面向社會采取公開報名、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辦法,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自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實踐以來,經過不斷改進,目前已成為我國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目前公選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選資格要求不規(guī)范
目前,公選的職位公布都由各地自行操作,公選的資格要求尚缺乏明確統一的規(guī)定。
(二)公選方法不科學
由于各地沒有建立起比較穩(wěn)定、水平較高、代表面比較廣泛的命題、考官隊伍,因而所命題型呆板,內容大都偏重理論性知識??脊訇犖樗刭|參差不齊, 評分標準和考察干部的方法不完備,考試結果很難反映出考生的真正水平。
(三)公選程序不夠嚴格
目前,雖然中組部制定了《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條例》,對公選的原則、程序做了詳細規(guī)定。但各地在操作中卻各自為政、隨意修改。另外,對公選干部的后續(xù)管理也不嚴格,缺乏對公選干部的管理、培訓以及對公選干部的幫助不夠。
二、完善公選的對策選擇
(一)完善管理機制,加強對公選工作的領導
1.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指導和管理基層的公選工作。建議中組部成立專門的公選管理機構或干部考錄選拔中心,負責管理指導全國的公選工作。各地組織部門可建立相應的、穩(wěn)定的公選機構,統一牽頭組織,統一推出職位,統—報考資格標準,統一安排考試,統一進行公示,定期開展公選,形成公選的規(guī)?;椭贫然?/p>
2.建立專門的命題隊伍和評委機構。可由中央及地方所在地的大專院校和黨校的教授專家、領導經驗豐富和學識水平較高的離退休老領導和現職領導、組織人事部門領導及相關業(yè)務干部組成一支命題隊伍,以提高命題、面試測評質量。
3.確定公選的管轄權限和舉行周期??蓢L試實行“梯級開發(fā)”的公選管理模式,形成協調統一、分級負責、權責分明、相互監(jiān)督的良性局面。根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結構狀況、單位后備干部隊伍的“庫容”情況合理確定公選周期。
4.適度把握公選的層次。在公選報考的資格要求上,要以中組部頒布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對干部的任職資格規(guī)定為準。從目前干部的級別來看,公選應以廳(局、司)級及其以下級別干部為主,從干部的職位層次看,公開選拔更適用于副職領導干部,從公選的地域范圍來看,選拔鄉(xiāng)(科)級黨政領導干部以地(市)級行政區(qū)域范圍內為宜,縣(處)級黨政領導干部以省級范圍內為宜,地(廳)級領導干部領導干部以國內為宜,適度從國外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海歸”人才除外),從干部任用的形式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更適用于委任制的領導崗位,如黨委和工、青、婦等部門的領導崗位,而用人按照組織章程和法律程序產生的干部如公、檢、法部門的干部,一般不宜采取公選的途徑來實現;從干部崗位的專業(yè)性看,公開選拔更適用于專業(yè)性較強的領導崗位,如科技、教育、財政、城建等技術性要求較高的部門的干部。
5.加強對公選的財力支持。各級人大、政府應把此項工作的費用列入政府財政預算,設立專戶,加強管理,確保??顚S茫ㄗh組織部門給予適當補貼。
(二)優(yōu)化考試方法,提高公選的科學性
1.提高筆試的命題水平。筆試的科學性越高,公選領導干部的科學性就越高。試題庫的試題要區(qū)分和適合不同級別、不同類別干部的考試要求,試題內容要豐富多樣,增強現實性和針對性,緊緊圍繞選拔崗位的基本任職要求。
2.講究面試的方法藝術。公選干部能否成功,面試答辯的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要合理設置面試答辯內容,靈活多樣地使用面試方法,要全面測試應試者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組織領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注重考察的測評質量。針對不同的職位設計不同的考核指標,根據時代要求,制定考核細則。對被選拔人選在專業(yè)技能、表彰獎勵等方面成績突出的可以適當加分。開發(fā)適合國情的領導干部素質測評與管理系統。
(三)嚴格程序,提高公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1.建立監(jiān)督程序、提高公選的透明度 。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guī)定》,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群眾代表參與,監(jiān)督公選的全部或部分過程。充分發(fā)揮媒體及互聯網的作用,及時發(fā)布公選的動態(tài)消息,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
2.建立激勵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利用各種有效形式,堅持經常性的宣傳動員,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的重要意義。對進入視野的干部大膽使用,對成績優(yōu)勝而未最終錄用者,一旦出現其他職位空缺時可在其中擇優(yōu)選用。
3.加強對公選上崗后的后續(xù)管理。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尤其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配偶就業(yè)、子女上學等,大力營造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單位:三門峽市湖濱區(qū)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