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歸根到底,就是正風、正氣、糾錯、知錯、改錯,從而達到強健黨的肌體、密切群眾關系、保持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的目的。這其中,自我批評的分量和作用尤顯突出、格外重要。
一段時期以來,自我批評成了奢侈品,黨內(nèi)黨外對其千呼萬喚,其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就是姍姍來遲。在一些地方和單位,黨的民主生活會成了“和事會”、“招呼會”、“聚餐會”、“互捧會”、“歌功會”、“和泥會”。日常工作中的自我批評,則是避重就輕、輕描淡寫或推三躲四或得過且過或邀功諉過或文過飾非或“空頭支票”忽悠百姓,對自我批評只“唱”不做,打折扣、搞變通,一些領導干部面對缺點錯誤不反思不檢討,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給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和影響,其教訓既多又深刻。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整風,整肅黨內(nèi)、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種不正之風。而整風的核心,就是接受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地開展自我批評。自我批評,需要開誠布公,不怕揭短亮丑,不推卸責任,不“顛三倒四”,對照“鏡子”自我剖析,不隱瞞、不回避、不拖泥帶水。而“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則是檢驗和考核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重要標準之一。
2011年11月,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的一次會議上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勇于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yǎng)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chǎn)黨人良好形象”。
正確認識自我批評,主動、認真、積極地開展自我批評,既反映了領導干部克己修身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更體現(xiàn)出了領導干部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和負責精神。自我批評,就是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凈化、自我修養(yǎng)。只有堅持和開展自我批評,才能不斷地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進步;只有堅持和開展自我批評,才能達成更廣泛的團結和高度的統(tǒng)一認識。
能否開展自我批評,是衡量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試金石。沒有自我批評或不能開展自我批評,就是漠視群眾的意見和批評,就意味著黨性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自我批評必須始終貫穿整風全過程,不能應景式的、標簽式的和蜻蜓點水式的自我批評。自我批評,切實需要“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真正觸及思想和靈魂,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把自我批評和自我批評精神作為一種美德和修養(yǎng)長期弘揚光大。如果,沒有真正的自我批評,整風就失去了意義,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功能就被大大削弱。不能再讓自我批評成為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