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向外纏繞訓練是指雙方雙纏推手時,防守方根據(jù)進攻方的動作,初次接手時由內接向外開始,繼而以螺旋纏繞的運行軌跡,以雙手為主同時加上腿、腳、腰、胯、肩等全身內外各部位的協(xié)調配合,化解對手進攻、再反攻而反復練習。練習纏繞的接觸部位主要是腕部前臂、肘部上臂或部位之間的位移互換,也可以稱為纏腕或纏肘。接手時按部位分內接腕與內接肘,在運行過程中雙方悉心體會粘黏連隨、順化避害、不丟不頂、隨曲就伸等操作原則和對方勁力變化的方向、路線、大小、作用點等,逐步提高聽勁、懂勁水平。
(一)甲左右進攻乙防守的合步外纏腕雙推手
1、甲右手反扇、乙左里接腕外纏
甲乙面向站立互行抱拳禮后,由預備勢開始,甲右腳上步,放在乙左腳側后,意在起到管、絆、跪等作用。同時右轉腰,以腰帶肩、肩帶肘、肘帶腕,以右掌背反扇乙的臉右側(或小指側由自己的左外側反臂砍乙脖頸部)(圖20);乙見勢撤左腳,破甲腳管絆;甲再落步在乙的右腳內側后,由此二人前右腳并立形成合步。乙撤步,同時出左手由甲右臂內側順接甲右前臂腕部(圖21),順著甲的勁力方向,從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沿圓弧軌跡螺旋纏繞運行,同時轉腰轉肩,順勢化解來力。
2、甲左手反扇、乙右里接腕外纏
接上動,甲以左掌背由自己的右側反扇乙的臉左側(或小指側反臂砍乙脖頸部)(圖22);乙出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前臂腕部(圖23),順著甲的勁力方向,從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沿圓弧軌跡纏繞運行,同時轉腰轉肩化解來力。
3、甲攻乙防連續(xù)練習
接上動,甲右掌再由自己的左側反掄扇乙頭部,乙左手再順勢化解,防守動作與上一回合引化的動作相同。甲乙雙方如此一攻一防、虛實轉換,循環(huán)往復練習,兩人的步型是弓步與虛步交替變換(圖24、圖25、圖26)。從外形上看,甲乙兩人搭手的接觸點基本是螺旋圓纏繞的運行軌跡。
4、收勢
雙方同時收手、收腳,成并步站立姿勢,身體放松、調整呼吸,相互目視對方,互行抱拳禮。
5、甲左右進攻乙防守的合步外纏腕雙推手加步訓練
當以上定步訓練較為熟練時,即可加上進步、退步,開始活步外纏腕雙推訓練。
第一種方法:甲上步、乙撤步。
當甲進攻手反扇被乙化解時,另一手掌由自己的另一側反扇乙頭部的同時上步;乙見勢撤步,化解甲上步的威脅。同時另一手在甲臂里側順著甲的勁力方向,從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纏繞運行,同時轉腰轉肩化解甲臂來力;甲進攻手被化解,再上步,另一手掌在上步同時反扇乙頭部。如此循環(huán)往復練習,其它要領不變。
甲乙雙方練習可根據(jù)場地情況,甲進乙退到場地邊時,甲乙換勢、反向練習。
第二種方法:乙上步、甲撤步。
甲攻乙防,甲右手反扇乙頭部;乙出左手由甲右臂里側順著甲的勁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螺旋纏繞,轉腰轉肩化解甲臂的來力,同時左腳向甲右腳外側上步管絆;甲右腿抽撤,同時隨右轉腰在向后退步中出左掌反扇乙頭部;乙再出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前臂腕部,從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螺旋纏繞運行,轉腰轉肩化解甲左臂的來力,同時右腳向甲左腳外側上步管絆;甲左腿抽撤,同時隨左轉腰在后退中出右掌反扇乙頭部。如此循環(huán)往復練習,其它要領不變。甲乙雙方可換勢、反向練習。
(二)甲乙互有攻守的合步外纏肘雙推手
1、甲左手反扇乙右手里接肘外纏
甲乙面向站立,互行抱拳禮后由預備勢開始,甲左腳上步在乙右腳側后(圖27、圖28),同時左掌由自己的右外側反扇乙頭部。乙撤右腳(圖29)破甲腳的管控;甲隨即再落步在乙的左腳內側,由此二人前左腳并立形成合步;乙撤步同時出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上臂肘部(圖30),順著甲的勁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沿圓弧軌跡螺旋纏繞運行,同時轉腰轉肩協(xié)調配合,順勢化解來力(圖31)。
2、乙左手反扇甲右手里接肘外纏
乙在右手化解來力的同時,出左掌反扇甲頭部(圖32),甲適時重心后移,出右手由乙左臂內側順接乙左上臂肘部(圖33),順著乙左臂的勁力方向,從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沿圓弧軌跡運行,同時轉腰轉肩化解乙進攻的來力(圖34)。
3、甲乙互有攻守的連續(xù)練習
甲在化解乙左手反扇的同時,左掌再由自己的右外側反扇乙頭部(圖35),乙重心后移,右手再順勢化解,防守與進攻動作與上一回合相同(圖36)。甲乙雙方互有攻防、虛實轉換,步型是弓步與虛步交替變換。這樣一來一往反復練習。
4、收勢同上。
5、甲乙互有攻守的合步外纏肘雙推手加步訓練
當定步訓練較為熟練時,即可加上步法開始活步訓練。
第一種方法:甲上步、乙撤步。
甲左腳上步同時左掌由自己的右外側反扇乙頭部;乙撤右腳,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上臂肘部順勢化解來力;甲左腳隨即落步在乙的左腳內側;乙重心后移,同時出左掌反扇甲頭部;甲出右手由乙左臂內側順接乙左上臂肘部,順著乙左臂的勁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轉腰轉肩化解乙進攻,同時右腳上步管絆乙的左腳,左掌再反扇乙頭部;乙重心后移撤左腳,右手再順勢化解,防守與進攻動作與上一回合相同。
這樣甲乙雙方手上一來一往、互有攻守地進行反復練習,兩人的步型是弓步與虛步交替變換,步法變化上甲總是上步進攻和上步防守、乙是撤步反攻和撤步防守,其它要領不變。
第二種方法:乙上步、甲撤步。
甲左腳上步進攻同時左掌由自己的右外側反扇乙頭部;乙撤右腳、重心后移,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上臂肘部順勢化解來力;隨即再出右腳上到甲左腿外側,轉腰轉肩出左掌反扇甲頭部;甲重心后移撤左步,出右手由乙左臂外側順接乙左上臂肘部,順著乙左臂的勁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外、向下、再向內化解乙進攻,隨著撤左步的同時左掌反扇乙頭部;乙出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上臂肘部順勢化解來力,隨即上左腳,左掌再反扇甲頭部;甲重心后移適機撤右腳,右手再順勢化解,防守與進攻動作與上一回合相同。
甲乙兩人的步型是弓步與虛步交替變換。步法是乙上步進攻和上步防守、甲是撤步反攻和撤步防守。如此循環(huán)往復練習,其它要領不變。
第三種方法:甲進攻進步、乙防守退步;乙進攻進步、甲防守退步
雙方預備勢面向而立,甲左腳上步進攻,左掌由自己的右外側反扇乙頭部;乙撤右腳、重心后移,右手由甲左臂內側順接甲左上臂肘部,順著甲的勁力方向,轉腰轉肩,化解甲臂來力同時右腳蹬地,左腳上步,出左掌反扇甲頭部;此時甲若后坐引化已不能滿足調整距離的要求,需要前腳掌點地發(fā)力、后腳先撤步、前腳隨著退步,努力做到與乙上步的步幅大小基本相當,形成相對靜止狀態(tài),破解乙的進步優(yōu)勢,出右手由乙左臂內側順接乙左上臂肘部,順著乙左臂的勁力方向,由下向上、向外、向下,轉腰轉肩化解乙進攻的來力,同時后腿蹬地發(fā)力,前腳上步、后腳跟進,左掌再反扇乙頭部。如此循環(huán)往復練習,其它要領不變。進步退步、前后活步挪動、調整距離,可以加大運動幅度,這在術語里叫做加大“吞吐”幅度的訓練。此種加步練法所用場地較小,當場地不大時也可以練習。